屡战屡败,房多多突围路在何方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互联网 有两个知名的 " 多多 " 公司,一个是拼多多,另外一个是房多多。

9 月 27 日,有 媒体 报道,移动互联网房产交易平台房多多计划赴美上市,拟筹集 3 亿美元,房多多对传闻未予以回应。

5 年来,资本市场多次传出房多多要 IPO 的消息。

最早一次要追溯到 2014 年,房多多专门设立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深圳市房多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通过股权质押方式运营房多多的实体,从而搭建了为境外上市准备的 VIE 结构。

那一年,房多多招揽被王石评价为 " 与 投资 人打交道是你的强项 " 的万科原副总裁肖莉,肖莉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去房多多就是为了助其上市。"

直到 2018 年 9 月 28 日,房多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将于 2019 年初上市,大家以为要尘埃落定了。

可没过多久就又变成赴美上市,之后有关房多多的上市传闻一直扑朔迷离,融资额度也从 8 亿美元不断缩水至 3 亿美元。

入选 "2019 年中国互联网企业 100 强 "、被誉为 " 独角兽 " 的房多多,为何迟迟得不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错过最佳上市时机、 商业 模式多变,缺乏 " 护城河 " 的房多多被视为下一个资本败局。

巅峰期已过

8 年前,房多多创始人段毅,独自一人背着双肩包,南下在深圳汇景豪苑小区租了一间民房,开启了房多多的 创业 之旅。

段毅有一个宏大的梦想:"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唯独没怎么改变房地产行业,我希望改变这个行业,让房多多能集合这个行业所有的信息,提供更好服务给经纪人使用,让买房子和卖房子的人能充分交流。"

房多多渴望通过 O2O 模式发动一场房地产行业颠覆革命。

时也,运也。

" 互联网 +" 风靡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争先恐后与之拥抱,房地产也不例外,再加上 2014 年房地产低迷,销售压力巨大,愿意接纳新的销售渠道。

房多多迎来了高光时刻。

房多多联合创始人兼 CTO、昔日腾讯技术大拿李建成曾透露:" 我们 2014 年的时候,在我们平台上服务的房产交易金额是 2000 亿左右,主要以新房为主。"

彼时,万科年度销售额才 2151.3 亿元,链家二手房年度交易额刚好 2000 亿元。

于是,段毅与今日头条的张一鸣、陌陌的唐岩、饿了么的张旭豪、同程旅游的吴志祥等一起被评为 "2014 年度十大创业家 "。

他们被资本市场寄以厚望:谁能下一个成就百亿美元奇迹。

需知,2014 年的房多多与今日头条、饿了么同处 5 亿美元的估值水平,如今今日头条估值 750 亿美元、饿了么估值 300 亿美元,而房多多 2015 年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 10 亿美元,2018 年瑞士信贷曾给出 40 亿美元的估值。

屡战屡败,房多多突围路在何方 房多多融资状况

一位行业匿名人士告诉锌刻度:" 房多多一端连接地产商,另外一端连接能接触购房者的经纪人,其实做的还是‘互联网中介’生意,可这个生意并没有行业堡垒,爱屋吉屋、好屋中国、吉屋网等一大批效仿者如春笋般冒出,将市场拖入了血腥的绞杀战。"

一位互联网资深观察人士表示:" 定价权、房源数量等资源都牢牢掌握在地产商手中,互联网中介与传统的线下代销公司一样地位都不高,无法聚拢资源、掌握话语权。"

这场颠覆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技术革命故事讲不下去

当新房代销市场从红海变成蓝海时,房多多 2015 年将突围方向定为二手房市场,渴望找到公司真正的 " 护城河 "。

段毅斗志高昂地宣布:" 我们开创了二手房‘直买直卖’模式,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房源精确匹配。"

公开资料显示,房多多的 " 直买直卖 " 模式,就是买卖双方直接相约看房、约谈价格,避免被中介吃差价,而房多多面向买主只收取 2999 元的交易费与房价 × 0.3% 的交易保障费,大大低于传统中介 2% 的收费。

房多多意图颠覆二手房市场:撼不动地产商,难道撼不动二手房中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房多多的 " 直买直卖 " 模式叫好不叫座,有市场人士指出,二手房市场鱼目混珠,用户需要中介帮助筛选房源,且多数优质房源在中介手中。

只坚持了一两年,房多多就向市场妥协了," 直买直卖 " 模式悄然变味,在用户与中小地产中介之中穿针引线。

此时,二手房市场早已三分天下。

安居客、链家与房天下成为头部玩家,爱屋吉屋、平安好房等中小玩家经过惨烈厮杀黯然退场,而房多多虽然活下来,但与头部玩家的差距已不可逾越。

易观千帆指数显示,2019 年 8 月,房多多的月活指数为 21.8 万,安居客的月活指数为 1928 万,链家的月活指数为 542.4 万,房天下的月活指数为 353.1 万。

屡战屡败,房多多突围路在何方 房多多在二手房市场已掉队

房多多的月活不及头部玩家的十分之一。

多方人士告诉锌刻度,房多多的技术革命故事讲不下去了,既未颠覆新房市场,也未颠覆二手房市场,自然不讨资本市场喜欢。

资深地产界媒体人相国良曾如此评价房多多:" 被江湖高估的一门生意 "。

依然未找到 " 护城河 "

房多多再次开启转型之路,APP 标语变成 " 全网经纪人直卖平台 "。

对普通人而言,新房或者二手房可能一生就买得起一两套,属于低频需求,但经纪人却以此为生,算高频需求。

房多多突围方向是转换服务思路,从普通人变成经纪人,为经纪人提供增值服务、协助完成交易,从而实现多赢局面。

简而言之,做一个新房、二手房代销的超级服务平台。

不过这也涉及中小地产中介的数据独立性,为了打消疑虑,段毅承诺:" 坚决捍卫每一个平台商户的正当利益,不侵占任何一个商户的私有数据,以及只做独立平台,不自雇一个经纪人。"

其实, 这个算盘,不止房多多在打,链家也在打。

2018 年 4 月,链家(注:自营平台)旗下的贝壳找房就上线了,定位就是开放平台,以吸引中小地产中介加盟,共享市场蛋糕。

相比房多多,链家的优势为,其既是 " 运动员 ",又是 " 裁判员 "。

对此,链家 CEO 彭永东表示:" 做裁判的核心在于你得有规则,而这个行业恰恰缺少规则。应该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认为我的规则还不赖,要不咱们一块试试?"

而在贝壳之上,还有一个更早切入开放平台的安居客。

房多多又面临艰难的抉择:如何弯道超越起点更高的贝壳找房,拿什么挑战行业霸主安居客。

" 不管房多多准备如何搏命,都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这也是坊间不断传闻上市的重要缘由。" 一名私募人士称。

上市,寻找资本支持,成为房多多突围的最后机会。

来源:锌刻度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敢问路在何方房多多段毅房多多肖莉路在何方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