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现形记:从资本宠儿到造车末等生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威马现形记:从资本宠儿到造车末等生

威马 汽车 揭开了新造车的 " 遮羞布 "。

不久前,据新浪汽车报道称,威马位于北京的线下门店几乎全部关闭,加上缺少配套零件,维修工作已经暂停,整个销售维修渠道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其实这已经不是威马第一次传来负面消息。在过去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威马已经先后被曝出资金链断裂、总部裁员、联合创始人离职等一系列负面新闻。

负面新闻缠身之时,港股上市公司 APOLLO 智慧出行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以 20.23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36.76 亿元)收购威马控股子公司 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 全部已发行股本,将透过以每股 0.55 港元配发 288 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据了解,被并购的公司约持有威马汽车总股本的 80.93%。

威马能否借 APOLLO 之壳成功上岸或许是后话,本篇文章想要探讨的是,曾位列 " 新势力四小龙 " 的威马,为何当下却 " 失速 ",陷入至暗时刻?

从独角兽到末等生

成立于 2015 年的威马,虽然时间稍晚于 " 蔚小理 ",但起点并不低,一度非常被业内人士看好。威马创始人沈晖曾任吉利高层,并带队完成了轰动海内外的 " 并购沃尔沃案 ", 这份专业经历为威马的发展带来不少便利。

当其他造车新势力还在为钱发愁、为生产资质奔波的时候,威马已经先后在温州、黄冈布局生产基地,并成为首个拥有自建工厂且获得整车生产资质的新势力企业。

2017 年,威马生产出首款量产车型 EX5,并于次年实现量产交付。此后,威马又陆续推出了 W6、EX6 等车型,年交付量也逐年攀升,从 2019 年 12799 辆上升至 2021 年 44152 辆。相比之下,理想汽车于 2018 年 10 月才推出理想 ONE,到 2019 年 12 月才正式交付了 1000 多辆,远远落后于威马。

作为国产新势力里的佼佼者,威马也深受资本青睐,前后融资了 11 次。2016 年 8 月,威马就拿到了 10 亿美元 A 轮 投资 ,是当时所有国内 " 造车新势力 " 中获得融资数额最大的车企;2020 年时,又获得了上海国资投资平台、青浦投资平台、上汽集团、杨浦投资平台联合领投 100 亿人民币 D 轮融资,也是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的单轮融资。

除了有国有产业投资者、红杉中国、红塔集团等强劲投资机构,还有百度、腾讯等 互联网 巨头,以及李泽楷、何超琼为代表的中国港澳资本巨头参与。可以说威马背后的资本实力强大且背景深厚。

在多方助力下,威马一跃成为 2020 年中国独角兽汽车行业第一名,估值约为 410 亿人民币。

然而,最新数据显示,威马的估值只剩下 25.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70.3 亿人民币),还不到高峰时估值的一半。

三年不到,威马彻底由造车新势力中的学霸沦为末等生。

细数威马这几年的发展,虽然生产销售数量不错,但质量和口碑却难言理想。据公开报道显示,从 2020 年 9 月~2022 年 4 月,威马汽车至少发生了 11 起自燃事件。虽然威马公开召回了 EX5 车型 1282 辆,却并没有消除其安全隐患。以至于威马后来为了降低自燃,偷偷 " 锁电 ",导致车辆续航明显降低,消费者多次进行维权,甚至成了 315 晚会重点关注事件。

此外,威马多次因质量问题遭到消费者投诉。不少威马用户都表示威马毛病很多,空调系统经常出现故障、电池底板容易刮坏、无故掉电等问题。一系列质量问题加安全隐患,彻底透支了消费者对威马的信任,也让威马的销量逐渐边缘化,财务严重亏损,甚至走入绝境。

从 2022 年下半年起,威马的负面消息就接踵而至。先是被曝出资金链断裂,随后全员降薪、裁员、关店、联合创始人离职等舆论风波愈演愈烈。

威马彻底迎来寒冬。

从威马到理哪小蔚 造车新势力现原形

威马日子艰难," 理哪小蔚 " 等造车新势力也不如外表那般真风光。

虽然 " 理哪小蔚 " 早已实现量产,且销量还算稳定,但至今全部没能摆脱亏损困境。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老大哥,蔚来是亏损最严重的。自 2018 年交付首辆电动车型 ES8 以来,蔚来已经累计亏损高达 450 亿元。更艰难的是,别人每卖出一辆车都挣钱,蔚来每卖出一辆车却要净亏损 13 万元。因此 2022 年第四季度,尽管蔚来销量处于增长状态,亏损却明显进一步扩大。

走低端路线的哪吒汽车,其实也是卖一辆亏一辆。数据显示,哪吒 2020 年和 2021 年,亏损就超过 42 亿元。据 360 发布的《关于对外投资进展》最新公告显示:哪吒的估值为 107 亿元,与去年 7 月完成 D 轮融资后 250 亿元估值相比,整整缩水了 150 亿元左右。

小鹏汽车也不例外,根据其财报显示,2019 年~2021 年,小鹏汽车亏损额度分别为 46.43 亿元、48.9 亿元、48.63 亿元。而 2022 年前三季度,就已经亏掉 67.78 亿元,俨然亏出历史新高。

理想汽车也很渴望摆脱不盈利情况,创始人李想直接立下军令状:" 是时候该和连续七年的亏损经营说再见了。"

除了亏损,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也在阻碍着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一直以来,造车新势力能迅速崛起,得益于用互联网思维去造车。传统车企要想造车,需要先申请新能源资质,之后才能改造或新建生产线。但造车新势力完全是 营销 先行,只要有漂亮的 PPT 就能获得融资、上市。拿到钱后,造车新势力通常会购买生产资质,采用代工模式来实现弯道超车,迅速占领市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海马汽车曾经是小鹏汽车的代工厂,力帆汽车则为理想汽车代工,而江淮汽车为蔚来汽车代工。造车新势力用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虽然成功占领了市场,却要面临被传统车企掣肘的局面。

威马沈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 代工实际操作和理论差别太大,理论上研发、工艺和营销渠道都在我的手里,而中间的东西是由代工做的,但实际操作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由于缺少成熟的技术和生产实际掌控权,造车新势力即便能完成新车交付,却依旧会被各种质量问题诟病。小鹏汽车安全质量问题频出。2022 年中旬," 小鹏 P7 出事故安全气囊没有弹出 " 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事件源于小鹏车主杨先生驾驶小鹏 P7 在行驶过程中,不慎因打滑撞到了护栏。然而,在事故发生后,不但车门无法打开,安全气囊也未弹出。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小鹏汽车,就会看到大量关于刹车异响、转向异响、压缩机噪音大等问题的投诉。 几乎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曾因质量问题被消费者集体投诉、进行维权。但新能源汽车召回的次数却寥寥无几。

2020 年,理想汽车召回了存在严重设计缺陷的汽车,并试图用 " 免费升级 " 来美化,没想到反而遭受严重质疑,最终在舆论的抨击下才以道歉草草了结。

拥有自建工厂的威马也因缺少成熟技术,质量问题不断,甚至被吉利以侵害 商业 秘密为由,告上法庭。 最终,在一审判决中威马不但要赔付 700 万元,同时停用 EX5 车型上的 5 个汽车零部件图纸。

凡此种种,都在昭示着整个造车新势力当下正集体面临着无法摆脱的困局。

造血能力不足 前路迷茫

自从 2019 年 7 月,高达 60% 降幅的补贴新政出炉,造车新势力的日子就愈发艰难。

尤其 2023 年元旦后,直接取消了持续 12 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更让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哀嚎一片。有 媒体 统计,十二年的时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累计投入超过 1200 亿元,加上各地方财政补贴、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里面投入的补贴金额高达数千亿元。

在补贴加上诸多政策扶持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我国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然而,取消补贴,势必让本就亏钱的造车新势力更加雪上加霜,更会影响低端车辆的销量。譬如哪吒汽车中售价最便宜的哪吒 V 潮 300Lite,可以享受到 9100 元补贴,一辆车的售价低至 7.99 万元。但取消补贴后,要想维系原有的毛利,价格就会上涨至 8.9 万元,涨幅高达 11%。对于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而言, 可能就会放弃购买意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 车补在中低端车中占比通常较高,取消后,价格上涨明显,将会导致购车需求就减少 "。

祸不单行的是,造车新势力还要面临传统车企的夹击。随着越来越多传统车企转型成功,曾经风头强劲的造车新势力们,明显失去往日荣光。

回看 2022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销量前五已经再无国产造车新势力的身影。

比亚迪自 2021 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后,已经牢牢占据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位置,市场占有率高达 31.7%。吉利汽车和广汽旗下广汽埃安则分别以 22.4 万台、 14.7 万台位列第四、第五。

同时,传统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也非常惊人,吉利和比亚迪增速都在 200% 以上,奇瑞、广汽埃安同比增幅也都在一倍以上。而反观新势力中的领头军 " 理哪小蔚 ",份额增速都大幅下跌,逐渐从资本的宠儿变成弃儿。

在这样艰难的局势下,技术和服务反而显得更加重要。传统车企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后,本身就手握成熟技术,加上强盛产能,化身成为新能源实力派也是水到渠成。但绝对大部分造成新势力还深受产能困扰,即便有自己的工厂,仍不能实现完全 " 造血 "。

威马汽车先发的风光,恰是因为产品率先实现量产。2019 年,威马汽车的交付量位于造车新势力第二,仅次于蔚来。然而,随着同行们飞速崛起,纷纷迈向 10 万辆大关时,威马却只交付了 4.4 万辆车。加上产品性能不够突出,缺少性价比,逐渐被市场淘汰。

随着大众越来越认可新能源汽车,只靠噱头很难再讲出好故事,回归制造业本质才是新出路。

只有提高产能,造出过硬的产品,不再因为质量问题被消费者吐槽,才有希望抢夺更多的市场,占领不败之地。

狭路相逢勇者胜,正如伟大企业都要经历至暗时刻,谁能率先抵达光明对岸,只有交由时间判定。

来源:钛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