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皮一下的《淑女的品格》,影视大佬不接招?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高手在民间,业内人汗颜。

各位影视大佬,如果目前有一个创意概念已经初步被市场认可到上了热搜、拟定的四位主演中有两位已经公开发声表示感兴趣、各种人设和情节设计已经有了端倪且源源不断被贡献、甚至连概念海报和预告都做好了,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网友皮一下的《淑女的品格》,影视大佬不接招?

网友皮一下的《淑女的品格》,影视大佬不接招?

这就是微博网友力挺的《淑女的品格》,其女王走向充分反映了市场需求——为什么?因为他们就是市场! 

无独有偶,大洋彼岸也不缺如此神功。 

网友皮一下的《淑女的品格》,影视大佬不接招?

一切源自一张Lupita Nyong’o和Rihanna在秀上排排坐的照片。在Tumblr上,Rihanna是一个侠义女盗贼,Lupita是一个天才黑客;在Twitter上,Rihanna专门劫财白人富豪,Lupita则帮她策划和实现。这个故事也是转疯了,并且两位主人公现实生活里同意了。

网友皮一下的《淑女的品格》,影视大佬不接招?

很牛逼吧?不过,到现在也没看到有关这个创意的一丝丝作品。而《淑女的品格》目前也是无官方接招。 

官方和粉丝的恒久PK

粉丝其实是迷恋和失意的混合平衡体。如果内容或者个人不能让我们着迷,我们就不会想要参与其中;但是如果内容或者个人不能在某种程度中让我们纠结甚至失望,我们就没有动力去改编改写、制作很多饭制素材去满足我们自己的幻想——“要是XXX该多好”。 

也就是说,粉丝对喜欢的东西拥有权力和控制的渴望,也需要不停地发言发声来抒发自己的期望。这包括对一部作品,比如影评、同人文、饭制素材等;也包括对具体艺人。《淑女的品格》就可以看做是对所关注的艺人外加自身情感点诉求的粉丝呼声。


这意为着制片方(官方)和粉丝间有着永恒的权力博弈。官方当然想自己控制作品走向,事实上也有着传统意义上压倒性的权力优势。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并看到, 互联网 带来了直接的反馈机会、饭制声音的无限扩张、粉丝力量的质点聚集,这些催生了prosumers消费制造者、participatory culture参与文化、crowdsourcing 众创和众筹、co-creation联合创造等现象。 媒体 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已经不单纯是弱势接收方了。


网友皮一下的《淑女的品格》,影视大佬不接招?

面对新的市场变化,文化制作人也要不断更新调整。一个和粉丝合作创作的成功案例是《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和制作公司新线的制片人在前期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平衡那1亿原著粉。于是粉丝被邀请参与改编,并且从前期策划就介入,和主创一起讨论哪些情节是可以被删减的等等。

直接的结果是影片改编得更贴合原著,而不是采用之前计划的改编方向。事后导演和官方总结说和粉丝一起创作性价比高,并且自带宣传功能。这个系列的市场表现你们都知道了。 

还有,2017年的多部美剧制作人承认,从剧情设计到宣传推广,都是受了网友启发和 营销 。比如《河谷镇》最初是想按照老套路来讲故事,但是后来决定要增加一具尸体——一个悬疑元素。这部剧的制作人坦诚是论坛Reddit促成了这个创意。另外因为全世界爱腐和LGBT平等,《河谷镇》的两大女主还有了吻戏,并且加入了一个gay角色。

在《两世奇人》里,作家和连环杀手之间的追逐互动眉来眼去比作家和女主之间的戏份还要多。 

不过,官方听不听粉丝的声音、听到什么程度,永远是个比例问题。如提姆·伯顿在回答粉丝对于《蝙蝠侠》演员选角的反对声说,这也许会给电影带来一些损失,但是我不会介意这个,因为这是一部需要很多投入的大制作,不能说一些漫画迷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还有新线公司的另外一个例子:Snakes on a Plane是一部cult片,官方听了积极粉丝的建议甚至重拍了一些镜头让电影更粗暴,到了R级的程度。但是票房不如预期,结果就被批评说影片本来可以从12~15岁少年间挤出利润,现在听了激进分子的意见变成了R级,所以票房少了。

但是这都是后话,谁也不知道“如果当时”会是什么情况,说不定只是用青少年的票房产出替换了现在的更多成年cult迷票房而已。 

大部分情况下,官方和粉丝的关系是既不能得罪,又不能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来。一个试图平衡的例子是卢卡斯影业。

面对《星球大战》的庞大且狂热粉丝群,卢卡斯采取了带有官方控制的粉丝力量授予,比如既在官网上开辟针对性板块、提供官方素材,供粉丝们自制内容满足抒发的需要,又限制饭制作品的内容、规格和流通。有些粉丝严格遵守获得了官方奖励,而有些粉丝因为自由发挥太多而被官方谴责甚至法律制裁。结果星战品牌遭到了抵制,因为粉丝的创作本来应该是无所顾忌的自有权力,而不是官方的假意授予和充当傀儡。 

可是如果一直听粉丝会影响作品的创作发展。这里面牵扯进了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问题,比如越是重大决定越应该少参与者,因为众人的七嘴八舌会导致完全丧失了所谓最好标准。 

想象一下,假如我们购买了《淑女的品格》这个概念,可以肯定的是在改编过程中阻力会一直伴随着关注度并存。策划从业者有自己的系统想法,然而会时刻被网络声音打断甚至强硬干扰。有时候网友自己也会吵架PK。这些都很容易影响作品的完成度甚至最终质量。尤其是目前这还不是一部完整的原著,还只停留在一个概念的阶段。 

另外整体来看,目前可以认为粉丝的力量再强大也只是相比较而言,从来不是绝对值上的有影响力。政治、 经济 和社会阶层划分在粉丝经济下仍旧存在,还是有主导能力的少数派最终说了算,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给一个(可控)权力的假象让粉丝们满意。 

而从《淑女的品格》这个现象看也是如此。即便市场甚至媒体已经有了反应,但是没有钱和人聚一身的大佬动,这件事就仍然是草根自嗨。 

影视公司的孙子兵法

但是官方也可以先占个坑、所谓借势和先发制人?毕竟第一个站出来公布说要做的官方必定收获眼球。 

然而这里面没有那么简单。首先这个“先机”是要经过判断后决定出不出手的,不要有诱饵即动,先冷静思考一下。其次,判断要不要占先机的方法其实非常中西结合,最简单就用SWOT分析,亦即S+W=内、自身、知己;O+T=外、市场、知彼。具体来说,比如公司自身已经有了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项目在孵化和制作,那么多这一个概念是否值得公司再调配资源?

再有,这件事一出,整个市场都知道,那么会不会大家都抢着做这一个主题导致蓝海成了红海?不过,会不会出现羊群效应,都以为其他公司会做结果没人做?孙子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最后,有些先机是要声势,比如公布购入一个头部版权有助于提升关注度以及吓退对手。但是《淑女的品格》只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完整作品,在版权保护方面非常薄弱,所以挥旗出击并不会让竞争者退却。这个时候默默行动但快速完成反而是占领了行动先机——不管谁最初喊的声音大,谁第一个拿出卖得出手的成品,回过头来在宣发阶段是完全可以利用这次事件的声势的。

所以,也很可能是影视大佬默默接招,只不过我等平民不知道,结果未来一两年全是女王戏。被艾特的男女主演霸屏片酬飞涨的时候,别忘了当时支持的网民们啊。

作者: 雪子

随意打赏

大佬 影视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