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安全管家丨AI+NI齐上阵,物流才能更安全
2020年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题为《三十七次预警》的专题节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物流行业,特别是快递快运行业可以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物流安全、车队管理和司机生活却似乎与大部分的人们是两个世界,并不为人所熟悉。行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98.0万亿元,占GDP的14.7%,中国公路货运整体周转量已达到 7.48 万亿吨公里,全国约有2300万台货运车辆日夜不息地奔跑在全国的公路网上。过去十年的货运领域,随着上游电商行业在国内的大发展,拉动了京东物流、顺丰、德邦等一大批快递快运公司的组织化。组织化带来了车队、装备、仓储、调度等全方位的技术进步,进而导致消费品物流的效率大幅提升。举个微观的例子,衡量一台高效重卡每个月的运输公里数,已经从过去的1万公里变成了3万公里以上。
G7后台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一辆车单次里程超过2800km
卡车月均行驶里程不断增长的背后,是物流对于时效近乎苛刻的要求。正如节目中展示的那样,嘉兴到合肥460km的路程,到达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40分钟,司机哪怕片刻不停,也很难保证准时抵达,因为超时而被罚款几乎是家常便饭。
为了避免罚款,超速、超时长驾驶、疲劳驾驶等行为在司机群体中十分普遍,而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据交通部门统计,每年约有2万名司机因交通事故而丧生,此外大量第三者的人伤就更无法估量。
早在2012年底,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就开始要求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及重型载货 汽车 和半挂牵引车,在车辆出厂前应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能够对于车辆超速、急加急减速等危险行为进行报警,同时要求车辆连续驾驶4小时需强制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而在2016年底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要求“两客一危”车辆需要强制安装智能视频监控设备。但我们从节目中能够发现,仅仅有安全设备,是难以真正防范真正的风险的。节目中司机和安全员收到了安全设备多达37次的预警却置若罔闻,最终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事实表明,这种基于危险驾驶行为的实时事后干预,只能覆盖到20%的道路安全风险。而最终被成功干预、解决的风险,更是只有10%。物流的安全,不仅需要安全设备,还需要智能设备、监管平台、司机、安全员、车队长以及车队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G7安全管家应运而生,提供一套基于「IoT 技术+AI 算法」和7 x 24 小时安全管家运营的服务。
G7安全管家具备了大数据分析、感知、预测能力,产品不再局限在几秒钟内的安全提醒,而是可以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效预测不同卡车司机与车队的长期安全风险。
首先,G7安全管家以闭眼、打哈欠、车道偏离等等事件报警作为基本的干预手段,而借助大数据算法平台提升7*24小时人工干预效率、建立风险路段地图提示以及开展长期风险预测分析帮助车队、车辆、司机的长期管理改善,帮助物流企业提升车队安全管理能力。
其次,G7安全管家还推出了“G7安全分”这一产品,用IoT、大数据的手段为司机、车队打分,预测他们在未来3个月、半年乃至一整年的风险水平,而非下一秒钟的事故风险。有了“安全分”,G7便可以为司机、车队划分出低、中、高等不同的风险等级,再以此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干预、服务手段。
G7安全管家的服务核心是G7的AI算法、大数据模型,以及配置在车内的硬件中断,除此之外,为了让安全服务真正能服务到司机个人,G7还为司机配备了专职的安全运营人员,她们常常被司机亲切地称呼为“安全小姐姐”。安全小姐姐也成为了司机们的一道重要安全防线。当司机出现危险驾驶行为后,G7终端会首先对司机进行机器干预,提醒司机的危险驾驶行为。如果多次警告后,司机仍出现危险驾驶行为,G7的安全小姐姐会主动介入,以语音提醒、拨打电话的方式提醒司机。如果危险驾驶行为持续出现,G7安全小姐姐还会立刻通知车队长,直至司机危险驾驶行为消失。
G7安全管家这种由IOT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数据驱动的物联网安全管理咨询共同构成的物联网车队管理SAAS服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认可和接受。G7安全管家AI人工智能+NI人类智能齐上阵,让公路运输更高效,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