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手里有 创业 板公司股票的 投资 者注意了,创业板即将变身 " 创壳板 ",这一惊人消息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出自深交所上海区域中心主任黄丽娜之口。5 月 18 日的 2019 年世界半导体大会上,黄丽娜透露:" 虽然注册制后壳资源基本没什么价值了,但至少(创业板借壳)限制条件上可以取消。"
创业板不许借壳规定名存实亡
创业板借壳限制松绑的话音刚落地,创业板的一些壳资源概念股即纷纷涨停。首当其冲的即天龙光电,5 月 15 日 ~22 日,公司连续收出了 6 个涨停。天龙光电的异常表现不仅备受市场关注,也理所当然的遭到了深交所的问询。这家成立于 2001 年 12 月的太阳能光电设备研发生产企业,目前已停产 161 天,尽管 10 年间两度易主,公司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到了退市还是保壳的十字路口。
创业板原本是不允许借壳上市的,但所谓不允许借壳上市,与其说是蒙别人,还不如说是蒙自己。除了天龙光电,在造假上市东窗事发后,通过司法判决实现股权转移,万福生科将所谓 " 史上最严退市新规 " 化于无形的同时,就成功地避开了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的规定。而南通锻压的 " 类借壳 ",尽管经历了一次被否、一次终止,其后也是大获成功,除了重组方案精心设计了一个无第三方资产外,归根结底还是与重组新规有意无意间预留的某些政策空隙是分不开的。创业板上市十年间所发生的如此众多切入点各异的案例足以说明,不允许借壳上市在创业板早已名存实亡。
如今,创业板的壳资源终于无须再挂羊头卖狗肉。不过,如果以为此举所追求的不过是借壳上市概念股疯狂炒作的末日效应,也许未必真正理解了有关政策谋变的良苦用心。问题的关键或不仅在于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推出注册制改革所给创业板留下的将是一个什么机会,而更在于比科创板整整晚了半年甚至一年之久的注册制改革对创业板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目前的情形而言,创业板对大盘股的容量和承受力不如主板,在中小企业中的受宠程度不如中小板,新办企业注册及上市的便利方面也不如 新三板 。如果非要等到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取得了成熟经验后再去推行创业板注册制,等来等去真有些黄花菜都等凉了的意味。而如果再实行注册制后,上市公司的壳还是不至于一下子就失去其价值,那创业板现在借完善市场并购重组功能的名义给借壳上市松绑,非但不是没有理由,反而有可能不失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一条出路。
创业板借壳上市松绑并非聪明之举
尽管有些人似乎总是对松绑借壳上市情有独钟,但在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上,政策取向的选择仍是不容含糊的。第一,对一些存在股权质押问题的民营控股创业板企业,并购重组固然不失为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但是因势利导走向混改,还是借机为借壳上市提供跳板,显然并非没有区别。现行政策的立足点究竟应该偏向那一边?第二,退市机制的一步到位。既然是保障注册制顺利推进的关键,那对创业板中的害群之马为什么不是与证监会有一个退一个的姿态保持一致,反而要借完善并购重组功能的名义向 ST 股抛出网开一面的橄榄枝。这究竟又意欲何为?第三,注册制条件下无须再对借壳上市进行过多限制,无非是因为上市门槛本身已经很低,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没有必要放着 IPO 的大道不走,非要钻偏门搞借壳。即使未来实行注册制后不再需要对借壳上市有所限制,对于现在的创业板来说,目前有关借壳上市的限制条件尚未失效,刻意混淆时态和时效方面的区别,难道不怕对市场有误导之嫌?
曾经错失了一开板就推进注册制改革最佳机会的创业板,眼下固然不难以借壳上市的松绑博得某些上市公司利益相关方尤其是投机炒作资金的喝彩,但如果非要以此当做与后来居上的科创板一争高下的机会,则未必可以称得上是聪明之举。一味由着资本的性子让创业板变身为 " 保壳板 "、" 创壳板 "、" 炒壳板 " 甚至 " 造壳板 ",不仅将影响到对投资者根本利益的维护,也不利于注册制改革的正常推进和退市机制的切实到位,反而将有损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局。
来源:红刊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