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录百纳三年市值缩水370亿,文化国企转型困难重重
2014年,华录百纳以约25亿元高溢价收购节目制作公司蓝色火焰100%股权,后者作出业绩承诺:2014-2016年累计净利润为7.63亿元。
3年时间里,华录百纳从一家巅峰时期市值450亿元的公司做到了现在市值只有80多亿元,最受伤的莫过于它的 投资 者。
5月8日,华录百纳的2017年度业绩线上说明会充满了火药味,其中关于华录百纳和华录新媒的同业竞争、主营业务败退、与美的少主股权转让进度等问题备受关注。
在投资者一连串的质问之下,这家创立已16年的老牌影视企业似乎被逼到了墙角:综艺接连失利,停牌重组失败,2017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1.35%,今年一季度亏损累累,股价几乎跌到发行价。
2018年,华录百纳也将面临着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转变,引入新股东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普罗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这背后的掌控者则是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亨健及其独子何剑锋,原控股股东华录文化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转出,这也意味着华录百纳将由国有控股转为民营控股。
华录百纳董事兼总经理刘德宏在日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向投资者透露,目前该股权转让已经得到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但过户手续尚未完成。
对于盈峰集团接手华录百纳之后,双方将会在业务和资源层面如何展开合作等相关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分别联系了华录百纳和盈峰集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华录百纳相关负责人的回复。而盈峰集团方面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暂时没有接受 媒体 采访的计划,一切以公告为准”。
被疑同业竞争
在华录百纳股权转让之际,公司与同属华录集团的兄弟公司华录新媒却发生了小插曲。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质疑,目前华录百纳的股权还没有正式过户,公司股东华录集团却通过子公司华录新媒在最近3个月内实质性出品、发行、引进了多部电视剧、电影和综艺,违反同业竞争条款,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公开资料显示,华录新媒成立于2013年,主要拥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全媒体数字发行业务、综合文化电 商业 务和戏曲业务,跟华录百纳的影视出品发行业务并无直接冲突。
不过,记者查阅华录集团官网发现,2018年以前,华录集团的影视剧发行业务主要由华录百纳承接,而今年以来,华录新媒取代华录百纳在影视出品发行上动作频频。
电视剧方面,华录新媒独家发行军旅剧《军人使命》,出品日漫改编影视作品轻喜剧《内衣先生》,引进电视剧《行走距离》《流星花园2》;电影方面,华录新媒联合出品悬疑网络大电影《极限拯救》,正版引进格鲁吉亚影片《妈妈》。此外,母亲节档期上映的影片《我是你妈》则由华录新媒与爱奇艺影业联合出品。
华录百纳董事兼总经理刘德宏表示,公司已经并将继续注意提示大股东及相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事实上,华录新媒对于进军出品发行业务早有打算。2014年,华录新媒获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颁发的《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被予批准制作、发行动画片、专题片、电视综艺等业务。华录新媒也表示,将深度开发利用 互联网 内容资源,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 新媒体 发行平台。
华录百纳和华录新媒被质疑同业竞争,则有可能是华录百纳与盈峰集团股权交易存在时间差所导致。今年1月初,华录百纳就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华录集团放弃了增持本公司股份的原计划,改为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华录文化转让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从目前看来,华录集团未来关于影视剧发行的业务有可能落到“新手”华录新媒的肩上。作为已经有16年历史的老牌影视企业华录百纳,曾一度与华谊兄弟、光线 传媒 、华策影视并称为“国内影视四大金刚”,如今华录集团忍痛割出华录百纳,重新发展影视业务,这个决定的背后则是华录百纳的业绩陡降。
转型瓶颈期
纵观华录百纳2011年底上市之后6年多的发展,2015年是一个分水岭。前3年华录百纳一路高歌猛进,总市值冲到超过450亿元;而后3年则业绩陡降,股价不断下探,几乎跌至发行价。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告诉记者,华录百纳的市值变化,与影视文化行业的整体估值缩水、文化企业股价总体下跌有关,而华录百纳自身的业务没有做好则是最关键的原因。
作为华录集团下属子公司,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华录百纳,在诸多文化传媒类公司中确实有自己的特性:国有背景、民营体制。此前,华录百纳的招股书披露了公司的具体营收方式:主要收入来源于电视剧发行,与电视台采取“预售制”,按销定产。
2012年,华录百纳成功上市以后,公司继续着力发展电视剧业务。2012-2015年,收益于影视文化的热门概念,加上亮丽的业绩增速,使得华录百纳2015年以2.7亿元的净利润撑起了超过450亿元的庞大市值。
伴随着市值的高涨,华录百纳的隐忧显现。在这期间,公司的电视剧业务受到“一剧两星”政策的影响,市场容量缩小,销售对接各大卫视的产量也随之减少。此外,在电视剧市场供大于求的行情之下,电视台开始将收视率和播映权购买成本挂钩。这打破了华录百纳稳定的收入机制。
在行业倒逼之下,华录百纳开始尝试改变电视剧单一的营收模式,以更加市场化的姿态,开辟综艺、体育等新兴板块。正当时,优质的综艺内容和体育创投正成为风口。
收购成为华录百纳发展多元化业务最直接的方式。2014年,华录百纳以约25亿元高溢价收购节目制作公司蓝色火焰100%股权,后者作出业绩承诺:2014-2016年累计净利润为7.63亿元。
最终,蓝色火焰的业绩承诺踩线完成。不过完成业绩承诺后的蓝色火焰却出现业绩变脸,2017年综艺板块占营收比重骤降为21.15%,同比下滑42.28%,这也直接导致华录百纳2017年的年度净利润同比下滑71.35%。公司解释,综艺节目收益不达预期。
为了加强综艺板块,去年华录百纳停牌5个月拟收购综艺节目制作公司上海嘉娱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不过9月份宣布收购终止。这笔备受期待的交易破裂后,公司股价迎来三连跌,三天蒸发36亿元市值。
此外,华录百纳切入体育板块也并不顺利。2016年报显示,体育赛事运营项目在累计投入1.23亿元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实现的效益却仅有90.5万元,2017年体育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已经缩水到4.40%,同比减少62.51%。
主营业务不振,多元化策略受阻,综艺体育板块发展不如预期,资本市场遇冷,华录百纳正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型困扰。
文化国企谋变
作为目前为数不多的国有控股影视文化上市公司,华录百纳如今却开始谋划“易主”,引入市场化的制度,改变国企的性质。
工商资料显示,此次的接盘方盈峰集团和普罗非投资,均为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亨健及其独子何剑锋的控股公司,不过交易并不直接涉及美的集团,而是以他们的个人名义参与。
“华录百纳可以看做是国企试水‘混改’的一个案例。”著名 经济 学家宋清辉向记者说道,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加速推进,今年以来仍延续了前两年的情况,有多家文化类的国企启动了大股东股权转让。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为了加速国企改革进程,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利益最大化。
股权转让之后,华录百纳与盈峰集团将会在业务层面展开哪些合作?华录百纳董事兼总经理刘德宏在业绩说明会上并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而是透露了公司“看中”盈峰集团和普罗非投资的原因。
总的概括来说,原控股股东华录文化对于受让方的要求是具备明晰的经营发展战略、较强的产业运营实力,以及改善华录百纳内部管理结构的能力。换句话说,在华录文化看来,盈峰集团和普罗非投资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力强以及经营理念相对一致。
宋清辉认为,华录百纳之所以选择美的少主何剑锋旗下的盈峰集团,主要看中的还是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其次是新东家的资源和人脉,可以借此实现快速发展。
而对于盈峰集团来说,此次入股更倾向于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布局。天眼查资料显示,盈峰集团全资拥有2家文化投资公司,2013年与海润影视制作公司共同设立无锡海润盈峰影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另外还参股麒麟盈峰电影投资无锡合伙企业。
“在影视公司IPO难度增加的情况下,投资并购影视企业和项目是一个机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向记者分析,盈峰集团主要的目标估计是通过控股华录百纳,与基金合作发展投资并购,促进旗下业务和盈利的增长。
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