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五倍股启示录:如何逃脱工具宿命?
美图正在缩回自己的 " 壳里 "。
过去,其不断在移动风口上漂移, 手机 、社区、电商都经历了一遭,而吴欣鸿升任董事长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宣告美图不会再折腾了:" 以前我们不甘心于做工具类应用,但现在我们没有太多的野心,也不想太扩展自己的边界。"
经营策略也随之转向,以前是流量思维,all in 内容扩充;现在,忙着在产品上 " 补作业 ",醉心于收费墙的搭建。
且核心业务的投入,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 " 边界之内,掘地三尺 ",朝着生产力场景,从拍照 P 图软件,向打工人的帮手进化。
但回归主业,并没有帮美图摘掉被质疑的帽子。毕竟 用户用完就走、变现难以展开的阴影下,工具型应用往往难以摆脱烂生意的宿命 ,日渐没落的迅雷、猎豹、暴风影音都是生动演绎。
这样的行业底色里,玩 " 回到起点 ",看起来多少透着点鲁莽。但深度复盘了相关案例后,我们发现或许不能一棒子打死,原因有以下三点:
· 若精准定位刚需用户,持续打造硬核产品,或可摆脱 " 用完即走 ";
· 若实现流量到产品思维转变,或可支撑付费模式正向循环;
· 若能乘上风口,或能催化业绩增长、改变资本市场看法。
而从市场层面看,最近一季财报,美图也眉清目秀起来了—— MAU 实现正增长,会员数量大涨 44%,付费渗透率提升至 2.9%,拉动整体收入增长 30%。
也就是说,专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后,美图似乎重回了青春期。
如何摆脱 " 用完即走 " 的宿命?
吴欣鸿对做好产品一直有很深的执念。
其掌舵后,美图一反常年不上新(10 年推出 4 款产品)的调性,仅 2022 年 3 月、2023 年 6 月就推出了 13 款影像产品(包括部分应用的升级迭代)。
其中不少产品,已经崭露头角。比如,据披露,截至今年 6 月,Wink 月活用户数已突破 1000 万。
但对于美图释放的 " 回归 " 信号,市场依然不太感冒:" 美图从曾经的社区和内容属性重新回到了工具属性,但 工具属性的用户价值很难提升 。"
这并非市场太苛刻,而是工具型产品扑街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2010 年的 3Q 大战,原本一直占据舆论高点、掌握主动权的 360,在腾讯祭出 " 二选一 " 后,立马偃旗息鼓、结束了战斗。
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彼时二者的重合用户近 60%," 二选一 " 意味着不少人会卸载 360,最高将造成近亿个用户的流失。
而之所以不具一争之力,在于相比 社交 ,安全软件在用户眼里只是 " 用完即走 " 的工具。
更进一步,大家安装工具是为了特定功能:如杀毒、高速下载,并非娱乐。由此工具型应用在使用时长上,往往乏善可陈。
可没有用户持续的日常使用,就没有承载广告的基础。据披露,当时 360 在安全市场的占有率高达 80-90%,但 商业 变现能力并不强。
此外,一旦工具应用有了汇聚流量的能力,闻腥而来的巨头,为了扩充流量入口,往往会展开免费大战,付费习惯培养路径通常会被破坏。
变现 " 无门 ",再加上软硬件的发展完善,一些功能本身也很容易被淘汰——如视频解码、高速下载等已只是 80 后的回忆。
因此,在资本市场眼中,工具类应用被视为 " 不是一门好生意 ",美图自然也不能幸免。
但其实,这个赛道并非无解。可以看到,Adobe、office 等不仅长盛不衰,还赚钱赚到手软。
而支撑起这样的表现,一方面,在于产品规模傲视群雄—— office 不断扩充产品线;Adobe 更是不断收购,甚至为此专门成立了风险 投资 基金。
另一方面,产品上新往往锚定某细分用户群体,直击痛点需求。
以 Adobe 为例,2018 年推出的 Adobe Premiere Pro,加入虚拟现实功能,主要面向视频编辑专业人群。在当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超过一半的电影是用此编辑的。
手绘神器 Procreate 也是类似。其 Valkyrie 绘图引擎的交互逻辑,无限贴近于 苹果 原生方案,让 iPad 用户的学习成本大大降低,一举成为 2021 年中国 iPad 绘图应用程序销冠。
简而言之, 通过不断扩充产品弹药库,满足用户细致的需求,Adobe 们掌控了保持吸引力,撬动付费的密码。
回到国内来说,工具型应用要突破,也需要借鉴类似路线。
而就图像行业看,大家对产品矩阵打造热情高涨。如万兴 科技 已扩展至涵盖视频创意、绘图创意、文档创意、实用工具四大产品线;美图则更为强势,上文说过,其最近一年出新频率史无前例的激进,并且跳出舒适圈,将触手伸向视频剪辑、设计创意等领域。
同时,在精准用户群体定位上,国内侧重布局企业级客户。蓝色光标曾提到,将加码企业客户需求和目标的满足;吴欣鸿也提到:" 美图正在从生活场景向生产力场景(工作场景)延伸和拓展,服务更多客群。"
之所以这样在于,信创政策下,图像行业国产替代风口大开。相关统计显示,2025 年中国影像数字市场规模将达到 160 亿元,其中企业级应用处于高速增长的探索期。
此契机下,美图今年 6 月发布的 7 款产品,基本都定位生产力场景。
以 DreamAvatar 数字人为例,其对标海报拍摄、电商直播、视频拍摄等场景,可打造 AI 模特、AI 主播,生成口播视频等,甚至可以将 AI 演员应用到影视特效制作中,缩短制作周期。
同时,美图 2022 年报提到:面向生产力场景的美图设计室,其 ARPU 比面向 C 端娱乐场景的产品,高出 60-70%。
如此一来, 以往 " 用完即走 " 的用户经筛选变成了刚需用户,平台就此有建立付费墙的地基。
可以看到,美图旗下生活场景 APP,收费服务越来越多。比如,拉完高颅顶显得很奇怪,想要增加发量,变得自然一些,就需要充钻。
生产力场景也一样,以美图设计室为例,越来越多设计模板被纳入付费墙内,而过去半年其有效会员数突破几十万,付费渗透率超过 4%。
总的来看,工具型平台的 " 宿命 " 并非绝对,持续打造硬核产品,满足 " 刚需 " 用户的细致需求,一定程度提供了摆脱桎梏的方法论,而美图正走在这条路上。
不过,入门一般会相对容易,想要做成特定领域的常青树,却是一场硬仗。
流量打法转产品思维,嚼着玻璃凝视深渊
" 回归初心 " 后,美图竭力淡化社区属性。
可以看到,管理层在对外口径上,持续社区 " 祛魅 " ——从 " 不惜牺牲利润,all in 美和社交 ",到坦言 " 社区跟工具是割裂的,和平台的用户心智相违背。"
同时,业务线也 " 激进 " 回缩。
如 2022 年年报提到:加之战略上更倾向于 VIP 订阅业务,我们预计广告业务,日后不会大幅增长。
这背后反映的,是其 从流量到产品思维的转变。
以网文行业为例,免费平台和付费平台的 " 每万字有效剧情量 " 是不同的,前者靠广告赚钱,拖延剧情才能吊住用户胃口,为广告投放创造空间;而后者的读者为内容买单,好看、耐看才是硬道理。
美图也是类似的逻辑。以往社交定位,锚定的是广告变现,需要拉动用户时长。可以看到,美图为此费尽心思扩充内容、精进算法。
但正如吴欣鸿所说:" 用户来美图秀秀,是为了修图、修视频,你给他那些内容,他不会去消费的 ",美图广告收入的高增速仅维持了 3 个季度就出现了乏力迹象,且内容分成成本 / 广告收入也明显进入不 经济 状态。
也就是说, 工具型产品走流量路线,如果没有足够的基因,注定坎坷。 相比之下,精雕细琢产品或更适合美图体质。
以 Adobe 为参考对象,产品思维下,可以吸引更多用户订阅,进而支撑研发投入,由此形成轮动。
Procreate 也是如此,其几乎每次更新,都会将业内标准进一步拔高,同时拉动付费业务更上一层。比如,今年 3 月 iPad 版本增加悬停 Apple Pencil 和画笔效果后,次月会员数量大幅增长。
目前而言,美图正在努力 " 补作业 "。不久前吴欣鸿在影像节上表示:" 团队现在没日没夜研究 AI 技术和测试,甚至很多合作未能及时响应。"
不过, 从流量思维到产品思维的突然大转弯,稍有不慎,也很容易 " 水土不服 "。
比如,墨迹天气的产品总监那任欣就曾提到过,平台 To C 转 To B 时,团队适应方面屡屡出问题。
具体来说,面向 C 端的工作模式,有迭代的过程——访谈、调查用户需求,上线灰度测试,再根据使用反馈,调整正式版本,而 To B 上来就需要提供完善的产品,没有试错一说。
这要求团队必须摒弃一些 " 随性 "。如技术同事和销售商量,App 更新今天做不完,明天上线也可以,但对企业客户则承诺了今天上线,必须按时完工。
" 开始时,团队不是很适应。" 那任欣形容,起初就是 " 强压 ":激励措施、反复宣讲、强制要求,才将团队工作带上 " 正轨 "。
相比下,影像领域产品落地,涉及的交叉业务更多。以 AI 演员生成功能为例,因为和影视特效相关,算法工程师们不仅要摸透大模型,还要熟悉电影拍摄和后期。
如此一来,既考验研发团队的技术能力,也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图目前正在摸索中,一方面,其产品负责人表示:" 产品经理又回到 互联网 早期的状态,需要重新理解行业需求、用户需求,并对场景进行深挖。"
另一方面,试图调动全体员工的技术认知——不光是技术大牛,甚至希望行政、财务都是懂 AI 的人才。
而 不止组织思维需要重新调整,研发投入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
可以看到,Adobe 市场份额超过半壁江山的背后,是年年爬高的研发投入下,对每一轮技术进化趋势的紧跟:
· 2001-2011 年的数字化办公趋势下,其 PDF 率先上线编辑和签名功能,一度引领行业标准。
· 协同办公潮流下,前后发布 Adobe XD 和 Adobe Document Cloud 等产品,先发布局。
显然,美图也是类似的打法。如下图,其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领先,且吴欣鸿还在访谈中称:" 未来美图将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探索,结合用户需求持续研发。"
当然,虽然决心很足,但产出兑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值得注意的是,AI 浪潮下,技术难度还在进一步激增。
比如,吴欣鸿就曾坦言:" 会有人才储备焦虑,已经在接触一些对 AI 有很大兴趣、做出成绩的大牛。"
这意味着,美图未来想要追逐高增长,需要更犀利的进攻。
逃离 " 冷板凳 " 靠风口,出头比拼真功夫
" 决绝 " 转身后,美图的业绩兑现不可谓不足。
如上文所述,2021H2 开始其 MAU 增速拐头向上,付费率持续提升;同时,会员 +SaaS 收入成为业绩增长的拉动引擎。
可资本市场的关注点,却是别处:" 就想赚快钱,浮亏 3 亿、股价腰斩,简直咎由自取。"
市场声讨美图炒币的音量,盖过了一切,企业的形象 "down" 到了谷底,用吴欣鸿的话说," 资本市场已经不相信美图了。"
然而仅五个月时间,资本的态度就 180 度大转变。
多家机构争前恐后调整仓位,给出 " 买入 " 评级,美图股价从 2022 年 10 月至今,最高涨幅超过 4.3 倍。
但其实不止美图,同期相关影像设计行业标的,都是起飞之势。而支持这一奇景的,是 ChatGPT 引发的 AIGC 热潮。
说白了,资本市场不见兔子不撒鹰—— 在业务转舵过程中砸再多钱,如果没有合适的催化剂,通常只能坐 " 冷板凳 "。
而不仅是股价,甚至业绩本身也需要风口的助攻。墨迹天气 To B 转型时,就得益于此。
2016 年年中,饿了么、美团开始在 " 准时 " 业务上内卷,为规避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巨额赔付,急需专业的气象服务商。墨迹天气由此搭上了饿了么,开启转型之路。
目前,图像行业也来到了这样的时刻。特别是 GPT4 的发布,不仅意味着图片质量、生成效率提升,更关键的是,图片或许可以像文字、代码一样,成为人机交互的基本单位。
这带来了需求的激增。今年上半年,"AI+ 图像 " 类应用下载量占整体 AI 应用比达到 31%;相关谷歌搜索指数,更是持续高涨。
除了 C 端,生产力场景如 游戏 原画与 UI 设计、NFT IP 开发等行业,也大量引入 AI 进行前期绘制。
而就供给端的情况看, 这波浪潮里率先出头的却并非 " 老炮 ",而是新势力们。
比如,生成《太空歌剧院》绘画作品出圈的 Midjourney,上线不到一年,已有超 1450 万注册用户,收入达 2.5 亿美元。国内的妙鸭相机也是推出仅两个月,用户规模就达到数百万。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在于,新旧势力间的技术差距,因为大模型的开源,一定程度被逐渐熨平;另一方面,结合 AI 后,图像工具的体验大大提升,用户逐渐跳出旧工具的使用惯性,积极拥抱最好用、最新颖的产品。
而如此局面,让老炮们倍感威胁,纷纷摆出冲锋的姿势。
Adobe 今年以来多次强调,要全力备战 AI。吴欣鸿更是直言:" 在视觉领域,美图也是在重新开发产品,用 AI 重新做一遍,把很多核心功能都给 AI 化。"
在具体打法上,美图们似乎更倾向于 " 釜底抽薪 " —— 从自研大模型开始做起,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将核心技术和研发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今年 3 月 ChatGPT 火出圈后,Adobe 迅速上线了 AI 图像生成工具 Firefly,并迅速整合到了全家桶中。
就美图来说,6 月推出了自研 AI 视觉大模型 MiracleVision。
而视觉公司之所以集体押注自研,一方面在于,底层技术的自研下,落地应用可以反哺模型训练,推进技术和产品之间的正向轮动。
可以看到,全球范围内的自研 AI 大模型的玩家如 Meta、百度,都会迅速匹配上线架构层、中间层、应用层等全栈产品,来实现端到端优化。
美图也是如此,MiracleVision 大模型之上,同步推出了 AI 开放平台等中间层应用,搭建创作者生态;并配合美图设计室 2.0 等应用层产品和功能,形成视觉 AI 产品全家桶的雏形。
另一方面,在自研大模型驱动下,产品落地会有更高的灵活性,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正如吴欣鸿在采访中提到的:" 其他公司已经做好的大模型,只能做同质化的产品,且或多或少存在质量、匹配度、数据安全等问题。"
此外,据最新消息(8 月 31 日),国内首批 8 家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被准许面向公众开放,标志着国内大模型行业正式进入产品化落地阶段。
政策层面的支持,对拥有自研 AI 大模型的企业来说,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上述竞争优势能进一步得到强化。
换言之,这一轮技术变革,送来了业绩和资本市场态度双双催化加速的机遇,但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稳稳拿住船票。
小结
工具型产品真的难以摆脱宿命吗?一切应用的终点,都逃不过广告和带货吗?参照过去经验,线性外推的话,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然而 " 锚定用户细致需求,扩充产品弹药库 " 的方法论,打破了工具型应用 " 螺狮壳里做道场 " 的困局,撬动了付费订阅的想象空间;AIGC 风口吹来,美图在投资人眼里,也再次诱人起来。
不过,经营思维转变的过程,不亚于 " 嚼着玻璃凝视深渊 ",而通往 AI 新时代的大船,也挤满了竞争者,美图 " 边界之内,掘地三尺 " 能否穿越浪潮,尚需观察。
来源:表里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