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CTO卡马克:Magic Leap过分炒作夸大实用性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来源:新浪VR

在混合现实硬件和软件领域,很少有人拥有Oculus首席技术官约翰·卡马克(John Carmack)的专家级信誉,他在ID Software 的开创性3D工作在个人电脑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几年后他把注意力转向将 VR 硬件引入生活当中。Facebook最近表示,其Insight和Guardian运动跟踪技术的未来是全天可穿戴增强现实眼镜,但卡马克强调,未来不会马上出现,这一领域还有其他公司,特别是Magic Leap,但在他们早期的宣传中还未被充分展现。

Oculus CTO卡马克:Magic Leap过分炒作夸大实用性

卡马克在Joe Rogan体验播客说,核心问题是,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把增强现实眼镜做得足够小,让人们整天戴着。他说,现在Oculus可以制造一种“鞋盒大小的东西”,人们可以把它戴到世界各地,但在大多数地方它都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即使Oculus能把尺寸缩减四分之三,做成游泳镜大小的可穿戴设备,他也不认为人们会愿意长时间佩戴它,他指出,“我们还没有制造出这种设备。”

卡马克还努力为该技术定义真实的消费者应用,并指出他对最初看起来很有趣的许多“小演示”的“广泛实用性”持怀疑态度。虽然微软已经发现其HoloLens AR技术的企业用途,包括培训和协作工程,但他说Magic Leap夸大了“实际能力”,并建议普通人不要花数千美元购买AR头显。因为视野有限, 游戏 体验也不好。

卡马克坚持认为,即使是最近推出AR太阳镜的公司也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他说:“有几家公司已经制造出了太阳镜的外形,可以用显示屏做一些小事情,但电池很快就用完了。”他建议,最终的目标是“我拿起增强现实眼镜,然后它为我做了16个小时有用的事情。”

2015年,Magic Leap 在YouTube发布了一段演示视频展示其神奇的增强现实技术,尤其是那段在学校礼堂中出鱼跃而出的鲸鱼,令外界大开眼界。不过,在2016年,外媒The Information抛出质疑称Magic Leap此前展示的革命性增强现实技术,只是由一家视频公司制作的特效。Magic Leap通过大量的 营销 技巧和不切实际的愿景来炒作自己的产品。

The Information曾列出的六大质疑:

质疑一:对外使用误导性演示

Magic Leap曾多次利用YouTube视频来展示其AR技术,比如官网的微型大象站在人手掌上、鲸鱼跳出虚拟大海,落在球场的地板上。很多用户也都是通过这样视觉惊人的效果视频,对Magic Leap产生了期待。

其中一个视频“Just Another Day in the Office at Magic Leap。”在Youtube拥有超过340万的播放量。Magic Leap用“这是我们正在办公室玩的游戏”对视频进行了描述。

然而根据Magic Leap前员工爆料,当时根本没有这样一款游戏,该视频是由视觉特效工作室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制作的。这家世界知名视觉特效工作室的作品名单中不乏《指环王》、《阿凡达》这样的巨制。

然而相比概念宣传,乃至虚假宣传更严重的是,Magic Leap对外宣传引以为傲的技术发展似乎也出现了问题。

质疑二:究竟是轻便的AR眼镜,还是笨重的头盔

Magic Leap此前对外宣传以及法务纠纷中公布的细节表示,该公司的产品目标是一副轻便的AR眼镜。而该公司前员工透露,Magic Leap在设备小型化方面遇到了困难,目前依旧是头盔大小的笨重设备。

Oculus CTO卡马克:Magic Leap过分炒作夸大实用性

The Information在收到爆料后对Magic Leap CEO Rony Abovitz进行了访谈。然而面对 媒体 的质疑,Abovitz无奈公布了两段演示视频,并反复强调保密性和对股东的重要性。

然而两段演示中使用的是极为笨重的头盔设备,通过多条电缆连接到大概六英尺远的电脑上,此外演示视频中晃动头部会出现图像模糊的情况。

有对比才有伤害,其竞争对手HoloLens不必与计算机联机就能使用,而且晃动时也不会出现图像模糊的问题。也就是说,Magic Leap相比HoloLens技术优势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Abovitz还向The Information展示了轻便版的“AR眼镜”,这里打引号是因为Abovitz并没有实际使用这个设备展示其功能,而是口头承诺“它的性能与大型头盔一样”(后面会提到)。当然,和往常一样,Abovitz也没有透露任何技术细节,反复使用暗语来回答记者的试探。

微软HoloLens已经在各个国家进行发售,然而Magic Leap的产品却一次次推迟上市,有意思的是,Rony甚至承认消费者对他们期望太高,“我很好奇是不是大家期待我们能做出超前50年的产品”。

质疑三:难产的光场技术

围绕Magic Leap有无数公司和技术人员猜测其专利和技术原理,甚至Magic Leap还把动态数字光场信号(Dynamic Digitized Lightfield Signal)注册成了商标。

“光场显示”(“light field display”)原本是被Magic Leap提出来用于解决带头显产生头晕和恶心的问题,这个词是2013年秋季Magic Leap为了A轮融资5000万美元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根据The Information的描述,光场显示类似于光钎扫描仪,通过激光快速来回扫描来呈像。关于这方面,Magic Leap的联合创始人Mr Schowengerdt曾在华盛顿大学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

Oculus CTO卡马克:Magic Leap过分炒作夸大实用性

然而根据Magic Leap前员工的爆料,这个光场技术的发展遇到了问题。

事实上,从2013年秋季到2014年底Magic Leap为了B轮融资推出的新原型头显,WD3(Wearable Demo Three),始终没有运用到所谓的光场显示,更别提后来的光场技术。

在WD3中使用的还是和初代“The Beast”一样的技术,而就是这个头显和演示,还帮助Magic Leap完成了7.93亿美元的C轮融资,直到今年2月估值45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Magic Leap把他们引以为傲的光场技术列为了长期项目,Abovitz甚至这么回答,“你必须做出作出权衡,你有成千上万的设计思路但必须思考我该选择什么(为了强调,这两句话的主语都是you)。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十年提高显示技术,但我们也意识到,如果第一代产品不好,也就没有未来的十年了”。

质疑四:最新原型和HoloLens的关系

上文提到Abovitz展示(却没有演示)了Magic Leap最新的产品原型AR眼镜,这个在内部被称为PEQ或者同代产品。

根据Magic Leap前员工爆料,PEQ采用的投影技术与HoloLens类似,没有移动部件(moving parts)。而Abovitz对此反驳称,“这是Magic Leap自己研发的新技术。PEQ相比早期原型还有很多缺陷。它没有The Beast和WD3那样的图像深度。”(The PEQ prototype has a number of drawbacks compared to the earlier prototype devices)

Oculus CTO卡马克:Magic Leap过分炒作夸大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Abovitz还承认确实把设备搭载到这样一副眼镜上不太可能,不过他们或许有一种解决方案。( it will be impossible to put the device over a pair of glasses)

即使是这样,Abovitz还是坚持认为PEQ比HoloLens好,“PEQ生成图像更深而且看上去效果比HoloLens更好,特别是目标里用户脸部更近的时候差别会很大。”

质疑五:Magic Leap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这也是此前被外界质疑的问题之一,在之前Magic Leap内部官司纠纷时也被爆出来过。Magic Leap这家与众不同的高端 科技 初创公司建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城市,这里也是Magic Leap CEO的老家。而现在许多科技初创公司基本都设立在硅谷和纽约以及波士顿,西雅图,德州奥斯汀等城市的中心地区。

Oculus CTO卡马克:Magic Leap过分炒作夸大实用性

随后Magic Leap遭遇了人才匮乏的问题,因为现在许多优秀的求职者都希望住在纽约或者是硅谷这样的大城市。

Magic Leap在佛罗里达造了用于生产关键衍射光学部件的工厂,然而这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为每一块玻璃的微观结构必须完全相同,任何差错都会导致无法使用,这导致了生产成本极高(良率过低)。

对此Abovitz则表示衍射光学元件能够帮助Magic Leap加快产品开发,他别无选择,因为Magic Leap是在发明全新东西的。(there was no other choice because Magic Leap is inventing something that is new。)

另一个受到质疑的则是人员规模,目前Magic Leap拥有800多名员工,分布在以色列,新西兰,达拉斯,奥斯汀,山景城,旧金山和西雅图的偏远办事处。然而,硬件公司Nest在商店中推出第一个产品时,只有75名员工。Oculus当时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向软件开发商销售第二版的VR头显的时候也只有75名员工。

“Magic Leap相比其他公司技术成本更加精简”这是Abovitz对于公司成本问题的回答。

与HoloLens目前针对开发者、B端市场不同。Abovitz表示,Magic Leap是针对消费者市场。然而采用成本极其高昂的衍射光学元件,更别提光场技术(2013年的时候对外表示这个技术成本在1000美元以上),Magic Leap又如何能打开消费者市场呢?这也让 投资 人之一Kleiner Perkins的Gordon感到担忧。

让我们再梳理一下Magic Leap的时间线:

2013年秋天开始,在为其5000万美元的系列A轮融资筹款期间,Magic Leap展示了初代产品“The Beast”原型,当时这个The Beast有着冰箱的大小。

2014年底为了抬高B轮融资,Magic Leap推出了WD3原型头盔,采用的不是所谓的光场技术,而是第一代The Beast的投影技术。这个WD3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7.93亿美元的C轮融资,直到今年2月估值45亿美元。

Kleiner Perkins的合伙人Bing Gordon表示,该公司在看到了The Beast的示威后,于2014年底投资了Magic Leap的B轮, 当时大家希望的是能够让设备小型化。

也就是说,谷歌、阿里、Andreessen Horowitz等大佬,确实有可能是在没看到AR眼镜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投资。

尽管遭到媒体行业的质疑,但成立8年的 Magic Leap已经完成23亿美元融资,支持者包括了谷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为何能频频获得巨头青睐?John Gaeta也解释到,这些投资者,都曾造访过Magic Leap,亲身体验过Magic Leap的技术展示。同时,更关键的是,John Gaeta称“这些巨头本身也都是平台的构建者,他们深刻地理解,一个平台需要去经历什么,用多长时间才能真正地成熟,然后到达一个拐点。这些大平台都是长期战略思考者,他们能够推测技术究竟在朝哪个方向发展”。

鉴于Carmack与混合现实社区的密切联系以及在业内最大的AR/VR公司之一工作,他对AR技术当前状态的怀疑是值得注意的,尽管Facebook付出了种种努力,但Facebook仍未做好准备。如果像 苹果 这样的竞争对手比Facebook更早的推出一款可行的消费者AR产品,他似乎会像其他人一样感到惊讶。

随意打赏

leap motionmagic one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