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狂跌近 6 倍,失控的 WeWork 和孙正义的反思
对于正在焦急寻找软银愿景基金第二期 投资 方的孙正义来说,这是一场名誉之战。
一条直线迅速冲到 470 亿美元,一年之后又掉头,直线下跌至 80 亿美元,资产估值缩水近 83%。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正在全球第一的共享房屋租赁公司 WeWork 上演。
颇为戏剧的是,曾经用 470 亿美元估值将 WeWork 送到全球独角兽估值排名第四的人,同样也是最近接盘,给出 80 亿美元估值的人——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
" 这是孙正义不得不做的一个选择。" 某位熟悉软银的投资人称。如果软银不接盘,WeWork 账面上的现金或许无法支撑到下个月,对于孙正义来说,他将面临一个更为糟糕的局面——软银愿景基金此前在 WeWork 上投资的上百亿美元将打水漂。对于正在焦急寻找软银愿景基金第二期投资方的孙正义来说,这是一场名誉之战。因此,在这个时间点选择继续投资 50 亿美元,持有 WeWork80% 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不是最糟的选择。
自软银集团宣布对于 WeWork 的援助计划后,软银的股价进一步下跌 3.2% 至 4057 日元,为今年 1 月以来的新低。实际上,从今年 8 月开始,软银的股价走势就像泄洪般持续向下。期间,Uber 股价下跌了近 13%,WeWork 以当年全球最大规模募资项目申请在美上市,之后又因为创始人公司治理丑闻而被迫终止上市。
10 月 23 日,软银和 We company(WeWork 母公司)对外声明中称,WeWork 创始人亚当 · 诺伊曼(Adam Neumann )将从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成为董事观察员,软银集团 COO 马塞洛 · 克劳尔(Marcelo Claure)将在完成 15 亿美元先期到账后成为 WeWork 董事会主席。不过在新组成的董事会中,软银并没有拥有多数投票权,这意味着 WeWork 只是软银的投资公司,而不是其子公司。
这场由公司治理所引起的风波,其思考却并不仅仅限于公司治理。据外媒报道,在最近的一场企业务虚会上,孙正义提及,需要在被投公司上市后的几年内,更加专注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在同行眼中,孙正义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早期投资人,虽然目前管理着大规模市场化私募投资基金,但这种浪漫主义的早期投资风格仍未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他也比大部分投资人都更具有掌控全球 互联网 格局的野心。即使是之前 Uber、Slack 上市后股价下跌超过 20%,孙正义对于用资金快速做大占领市场的理念仍然坚定。
但是,WeWork 将孙正义从星辰大海拉回到了地球,这对于孙正义来说或许不是坏事。
上海 WeWork。摄影:吴育琛
危险的浪漫主义
在今年接受 媒体 采访,谈及 WeWork 的未来时,孙正义宣称,WeWork 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体 社交 网络。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则认为,这个想法有点太浪漫。" 一个公司老板会鼓励自己的员工和其他公司的员工社交吗?" 在朱啸虎看来,WeWork 纯粹是一个二房东的生意,而且在 2018 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高点锁定长期房租合同,其所承担的风险是很高的。
不过一位参与 WeWork 上市的投行人士则认为,WeWork 的模式没有问题,只不过当时估值确实有不对的地方。当被问及 WeWork 到底是房地产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时,该人士的说法却有点模棱两可,在他看来 WeWork 是用了互联网的一种创新方式做房地产。
在该投行人士看来,WeWork 因为大幅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短期内导致公司估值承压。然而他并没有说明的是,导致 WeWork 出现资金链断裂危机的正是创始人的野心,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被孙正义鼓励后失控了的野心。
一些媒体报道了孙正义初见诺伊曼的一幕:见面不到半小时,孙正义就丢给他一份草拟的价值 44 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并郑重其事地跟他说," 让 WeWork 比你最初的计划大十倍 "。
在孙正义眼中,WeWork 价值数千亿美元。
WeWork 的确有其内在 商业 价值,随着未来人类工作方式的变革,工作方式的连接会越来越呈现个体化、松散化的特点,而 WeWork 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办公租赁方式。
自 2017 年开始,软银对公司累计投资 106.5 亿美元,公司的估值也从 200 亿美元涨到了令人咋舌的 470 亿美元。正如孙正义告诉其他被投公司要全球化扩张一样,WeWork 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品牌扩张到了全球 29 个国家的 111 个城市,目前 WeWork 拥有 528 处地点。而在 2016 年,WeWork 进驻的城市还只有 34 个。
但是短时间内的全球扩张并非适用于所有商业模式和所有市场,依据市场份额和房屋数量的估值忽略了本地市场实际需求和容量。之后,公司现金流陷入紧张,2018 年公司净现金流出为 717.7 万美元,2019 年上半年的净现金流入为 88.4 亿美元,主要来自于筹资活动所带来的现金流,公司自身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出为 19.8 亿美元,而 2018 年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为 8.43 亿美元。按照公司现金流支出的情况,有分析师预计最快 11 月 WeWork 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最终为 WeWork 和软银买单的是孙正义自己。
据媒体报道,软银集团将投资 WeWork50 亿美元,并将购买 30 亿美元的现有老股,同时加快变现 15 亿美元认股权证。此外,软银还将购买创始人诺伊曼手中 9.7 亿美元的股票,并支付其 1.85 亿美元的咨询费,同时提供给他个人 5 亿美元的贷款。
有消息称,WeWork 将在近期裁员最多 4000 人,同时关闭亏损较多的写字楼,扩张计划将放缓,将优先考虑美国、日本和欧洲等表现较好的市场,对于入住率不佳的市场,包括美国、印度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将考虑撤出。上述投行人士表示,未来 2~3 年内 WeWork 需要将盈利模式 " 跑出来 "。
这是软银推动下 WeWork 的瘦身计划,不过 WeWork 给向来自信的孙正义带来的反思并不仅仅限于 WeWork。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最近孙正义告诉愿景基金的投资人,需要推动被投企业尽快产生现金流,而在此之前,孙正义所管理的愿景基金更为关注被投企业的高度成长性、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能力,对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在其考虑的优先级之列。
由于 Uber、WeWork 在投资后表现不佳,据悉软银已计提了 50 亿美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孙正义需要重新评估其愿景基金投资的价值。
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在公开场合表示,WeWork 上市失败的事情让所有 GP,不管是人民币为主的还是美元为主的 GP,更加注重企业的内在价值。" 应该关注 创业 公司本身的商业价值在哪里,有多大规模,以及商业模式能产生多少经营性收入和现金流,而不仅仅注重交易价值。"
闪电式扩张的特殊性
软银愿景基金一期在过去不到 2 年时间内投资了近 700 亿美元,投资的公司涵盖从交通出行到电子商务再到共享办公。
之所以成立超大规模的软银愿景基金,是因为孙正义看到了一个趋势,即未来互联网公司将越来越垄断,占有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公司将吃掉这个行业的大部分利润,在此情形下,给予公司超过其当前所需要的资金,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利用网络效应,迅速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这被美国 VC 公司格雷洛克的投资人、LinkedIn 联合创始人里德 • 霍夫曼称为 " 闪电式扩张 " 策略。在该策略中,速度比效率更为重要,而人才和资本是实现闪电式扩张最为重要的子弹。
在软银愿景基金投资的很多公司中,都在快速成长期间采用了闪电式扩张策略。在共享出行公司 Uber 上,孙正义尝到了闪电战的甜头。在 Uber 全球扩张中,软银是其最重要的 " 子弹 " 供给方。
孙正义希望建立一个帝国,每一个被投公司都成为其所在行业的霸主,而他则是成就整个未来互联网帝国的霸主。
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适合闪电战策略,比如 WeWork。据 WeWork 的招股说明书,WeWork 的扩张并没有体现边际收益递减,每新建一幢楼所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会因为规模而减少。从 WeWork 的经营利润来看,WeWork 过去三年的净损失为 42.96 亿美元、88.39 亿美元、161.079 亿美元。
WeWork 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轻资产公司。它将自身定义为空间即服务(space-as-a-service),为会员提供灵活的所需空间服务,并围绕其会员体系,提供包括保险、IT、教育、企业服务等业务。
WeWork 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及,随着现有城市越来越多开设门店以及社区更为活跃,这种聚集效应将带来更大的品牌知名度并带来规模效应,最终带来全球平台的商业化。
但矛盾的是,WeWork 平均单个会员收入自 2017 年开始连续下降,WeWork 在招股说明中解释称,这是由于在低定价市场的拓展所带来的。在同一区域开设 WeWork 可能对提高知名度有帮助,但单位密度的提高在房地产运营中会起到相反作用。
此外,品牌知名度带来的效应与网络效应并不一致。网络效应的前提是固定成本随着规模的增长,其单位成本逐渐降低最终等于零。而品牌知名度或许能帮助 WeWork 节约市场 营销 成本,但是占成本 40% 以上的运营成本作为变动成本,是无法随着规模的扩张而逐渐降低最终等于零的。
虽然在招股书中,WeWork 提及其在改造房屋中,也存在按照与房东共享租赁收益的轻资产模式,不过该比例目前在 WeWork 业务中只占 15%,如果想要把 WeWork 所有租赁合同全部转换成轻资产模式,或许存在现实难度。
根据 CBRE Research 数据,目前 WeWork 已经在共享办公领域占据了 71% 的市场份额。公司希望在未来毛利率将达到 30%。但是现在来看 WeWork 并没有因为全球性扩张享受由此带来的巨额利润。共享办公公司 IWG 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 15%,如果按照边际贡献率去衡量,目前并没有看到 WeWork 的优势。
实际上,过去 2 年市场费用的同比增长明显大于 WeWork 的收入增长,WeWork 的增长更大部分来自于营销以及不断的开疆拓土。
很多企业在收到软银的巨额支票的同时,也被要求将模式复制到全球,但是被拉长的战线对于本土化作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WeWork 在 2016 年进入中国,并成立了 WeWork 中国,除了软银之外,还引入了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弘毅投资,但是 WeWork 中国的表现并不是很理想。由于 经济 增长放缓,国内主要 17 个城市的整体房屋空置率攀升至 21.5%,WeWork 也无法置身事外。据外媒报道,目前 WeWork 中国在上海的空置率为 35.7%,深圳的空置率为 65.3%, 在西安的空置率高达 75.3%。WeWork 中国的业务也影响了 WeWork 整体的边际收益,使得整体边际收益率下降,但是排除中国地区后,2019 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同比增长了 3 个百分点。
对于之后 WeWork 中国如何变化,弘毅投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各投资方还在交易当中,无法对外披露太多信息。
除了地理上的开城拓土之外,软银还提倡拓展业务边界。比如此前印度创业公司 OYO,孙正义希望公司除了原有的房屋改造之外,还积极推动在酒店闲置空间开拓外卖业务。
WeWork 的业务也异常丰富。除了保险之外,还提供 We Live、We Grow 等业务,甚至还收购了一家做冲浪泳池的公司。
除了创始人战略上的好高骛远外,过多的资本和膨胀的估值也间接为公司带来了麻烦,比如软银愿景基金投资的美国二手车租赁公司 Fair。这家公司在去年 12 月刚刚获得了软银集团领投的 3.5 亿美元融资,该公司估值达到 12 亿美元。日前该公司宣布裁员 40%,同时解雇了公司的 CFO。该创始人提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他要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业务盈利上。
在软银实施其救援计划的同时,WeWork 开始为自己过去的野心计划减压,公司将裁撤掉软件业务,以及由创始人妻子 Rehekah 运营的一所小学,重新将专注力放在租赁和翻新办公空间上。
在经历了新的资金注入以及高层变更之后,WeWork 将如何触底反弹?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