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召开 百度智慧课堂助力打造教育生态
2018年3月18日,第三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 互联网 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赵沁平,教育部 科技 司司长雷朝滋,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等中美两国教育科技界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2.0和教育信息化2.0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研究机构、学校和企业的8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百度教育旗下产品-“百度智慧课堂”推出最新高校业务,涵盖智慧教务、智慧图书馆和智慧资料库等解决方案。“百度智慧课堂”高校知识图谱覆盖7590门高校课程知识,匹配了2亿+专业文档、2000万优质课程文档、20万+正版图书资源,7万+精品视频课程资源,并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精准匹配学生的课程学习诉求,打造“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同时,运用人脸识别,OCR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百度智慧课堂”为智慧图书馆和智慧教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AI+教育”的理念和 VR 的玩法吸引了大量参会者的展会上的围观使用。
大会首日智能时代企业战略发展高峰论坛上,百度教育高校业务负责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援引了大量教学场景实例,令与会者感到人工智能技术并不陌生,拉近了前沿技术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海量知识图谱演化AI教育大脑
报告里着重提及海量数据对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关键性。据介绍,百度教育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在线教育资源平台,旗下的百度文库、百度阅读等产品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线上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各个领域的知识图谱,包括文档、视频或者整个书籍,结合百度大脑知识图谱的计算、云资源的计算技术和人脸识别的技术,已演化成整个教育大脑初级的技术核心部分。
五大核心技术 打造智慧教育生态
据报告,百度智慧课堂主要应用到的五个技术分别是人脸识别、知识图谱、知识捕捉、知识评测、知识共享。这些技术在高校里分别有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人脸识别”可以用于课堂签到和图书馆进出,“知识评测”用于个性化考试出题等。
“知识图谱”是百度海量优质资源和知识点一一对应之后构建的一个知识库,百度教育知识图谱现已挖掘、串联了1千多万细颗粒度知识点,形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教育知识图谱库。利用知识图谱可以管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开阔知识边界和视野,给用户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
“知识捕捉”功能用于从线下到线上搬运知识的工具,包括OCR识别技术等,云端的“知识图谱”将通过用户的知识捕捉进行扩展。与C端相比,B端的智慧图书馆更需要这项技术,精准获取和分析读者的兴趣,有助于更好地支持图书采购的决策。
“知识共享”是百度基于自身“搜索”基因构建的高校间资源联盟,百度与包括清华、北大、北科大在内的所有211高校签署了战略协议,联盟成员之间共享重要的科研和学习资料。知识共享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优质外校学习资源,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曝光自己的科研成果,形成更良性的校际互动。
智慧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与落地应用则是实现智慧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未来百度教育将继续通过智能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加速推动“AI+教育”的成果落地,推动社会范围内的教育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