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阿里合体 手机厂商对决第三方应用商店无望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豌豆荚阿里合体 手机厂商对决第三方应用商店无望

作者:龚进辉

传闻往往接近真相,豌豆荚应用分发业务并入阿里移动最终被坐实,外界不仅关心豌豆荚这家以情怀著称公司的决策考量,更期待未来阿里移动在应用分发较量中的表现。

事实上,面对BAT3的猛烈攻势和小米、华为等 手机 厂商的强势崛起,豌豆荚这一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命运走向一直备受关注。如今,豌豆荚并入阿里移动,迟迟未公布的“卖身”价格反倒成为关注焦点。

其实大可不必,在我看来,“卖身”价格不公布是豌豆荚与阿里移动共同商讨的结果,目的是不希望焦点转移,而是聚焦于双方联姻的初衷、行业影响力和未来发展方向,尤其是增强应对手机厂商的竞争筹码,使应用分发排位战再添变数。

安卓应用商店四股势力

与手机行业相似,应用分发也是个碎片化市场,各种势力你来我往、明争暗斗,我总结主要有四股势力。一是 互联网 巨头,凭借自身资金和流量优势,其应用商店突飞猛进,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应用宝是典型代表;二是独立应用商店,其在巨头和手机厂商的夹击下无法独善其身,要么被收购,要么退出市场。

业内习惯把互联网巨头和独立应用商店统称为第三方应用商店,智能手机的走俏,使其迎来一个新的劲敌——手机厂商,随着应用分发能力不断提升,手机厂商逐渐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成为应用分发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比如小米、华为、vivo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被管道化,近年来运营商不遗余力地推广自家应用商店,以抢占应用分发这一价值洼地,中国移动MM应用商场、中国电信天翼空间、中国联通沃商店应运而生。

四股势力互相攻伐,好不热闹,缠斗数年之久,应用分发行业格局基本成型,起步较早、舍得砸钱、产品导流的BT3跻身第一阵营,现阿里旗下拥有了市场排名第四的豌豆荚和排名第五的PP助手,BAT齐聚应用分发第一梯队。资金、资源匮乏的独立应用商店和用户体验不佳的运营商应用商店败下阵来,未来应用分发市场的重头戏莫过于第三方应用商店与手机厂商的对决。

豌豆荚阿里合体的深层考量

豌豆荚并入阿里消息一公布,外界反应不一,有人为其找到最终归属叫好,也有人为其被收购感到惋惜。在我看来,上述观点只能代表对豌豆荚过去的评价,而无法准确预测其未来命运。想要知道豌豆荚命运走向和行业趋势,必须弄清楚豌豆荚与阿里联姻的初衷。

先说豌豆荚,傍上阿里大腿,除了获得资本输血,更重要的是优质资源互补,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和内容双向互利。大数据是阿里未来10年三大战略之一,借助阿里深度数据和海量用户,不仅可以快速提升豌豆荚的品牌影响力,UC、高德地图、神马搜索、PP助手等阿里移动分发矩阵为其提供流量支持,还能实现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分发。要知道,应用分发是一项价值业务,更是规模业务,必须有庞大且稳步增长的体量,才能有对应的数据积累,构成精准分发的前提。

同时,阿里在文化娱乐领域广泛布局,积累视频、电影、 游戏 、小说、体育等丰富的内容资源,这对深耕应用内搜索的豌豆荚而言具有天然吸引力,缓解优质内容匮乏和类型不齐全的尴尬。通过与阿里文化娱乐产品的深度结合,豌豆荚可以更好地响应用户从搜索应用到消费内容的需求转变。

再说阿里,收购豌豆荚的重头戏莫过于强化自身应用分发实力,增加行业话语权。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安卓应用商店,豌豆荚拥有业内最全的应用数据库,装机量已超过5亿,2015年近一半三星、1/4小米和华为用户选择豌豆荚,而且包括魅族、小米、搜狗、APPSolution在内的80多家软硬件厂商均选择接入豌豆荚的应用和游戏内容库,进一步巩固阿里多元大数据对应用分发的赋能效应。

另外,区别于其他应用商店,豌豆荚还具备强悍的内容挖掘能力,帮助用户发现高品质的应用和游戏是其重要使命,豌豆荚设计奖、应用发布会等手段屡试不爽,挖掘大量优质应用和游戏并推荐给用户,皇室战争、VSCO、纪念碑谷在华首发均由豌豆荚运作,其中皇室战争首发期间豌豆荚分发量行业第二,近期已跃居第一。豌豆荚对优质内容的敏感,成为阿里收购的又一原因,为其大而全的文化娱乐内容增加一个高效输出渠道。

正如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所言,豌豆荚并入阿里不是一场基于财务的收购,而是双方基于未来战略方向共识的合体。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阿里移动将形成大数据+内容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个性化、精准的应用内容分发。

手机厂商觊觎应用分发

去年4月,手机厂商抱团“抵制”第三方应用商店引起广泛关注,在华为、金立、vivo应用商店搜索360手机助手、百度手机助手、豌豆荚、应用宝均无果。手机厂商此举目的不言而喻,意在推广自家应用商店,以获取不菲的收益。

众所周知,手机拥有天然入口优势,非常适合做分发类、工具型产品,因为每出货一台,代表自带应用商店增加一个用户,强悍的用户拓展能力是第三方应用商店无法企及的。

手机厂商涉足应用分发市场,主要有两大优势:一、实现应用商店与底层系统的深度对接和整合,提供更多独特功能,比如免流量静默应用更新、减少用户安装过程的“秒装”。二、平台延续性,手机厂商每年出货量至少达百万级,优秀应用可以获得更好的推广政策,帮助其触达用户,而且应用商店既能结合硬件、定制ROM,也可以与用户互动。换言之,手机应用商店可以从底层系统与用户建立强关联,从而提升分发能力,有效解决用户与第三方应用商店的割裂感。

尽管手机厂商涉足应用分发领域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两大明显短板。一、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手机应用商店主要通过捆绑终端覆盖海量用户,因此出货量成为左右其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中国智能手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已成定局,这意味着手机出货量增长每况愈下,导致应用商店增量用户逐步减少。

二、应用商店管理规范,现有应用商店鱼龙混杂,存在诸多灰色地带,需要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相比管理机制健全且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厂商则显得力不从心。华为消费者BG掌门人余承东曾公开表示应用是其工作重心之一,意在加强应用审核力度,以杜绝恶意应用对用户、平台产生不利影响。

显然,现阶段手机厂商想要蚕食第三方应用商店市场份额,仍面临诸多阻碍。事实上,以BAT3为首的第三方应用商店仍是主流分发渠道,这是否意味着行业格局生变再无生变可能?我看未必,任何玩家都不能掉以轻心,打赢未来分发之战才是关键,个性化推荐、精准分发大势所趋。

第三方VS手机厂商:谁能打赢未来分发之战

第三方应用商店的优势是用户体验和产品运营,过去经常参与手机应用商店的定制、运营,双方关系算不上亲密无间,但至少和平相处,如今部分手机厂商收回应用商店运营权,比如魅族从37游戏 手游 团队收回游戏应用中心接入和运营权,而抱团屏蔽第三方应用代表双方矛盾正式公开化,大战一触即发。

小米、华为、vivo等手机厂商应用分发能力增强有目共睹,但并不意味着手机厂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冲击第一阵营。姜还是老的辣,百度、腾讯、360仍占据领先优势,而且不会坐以待毙,第四名PP助手与第五名豌豆荚合体后,阿里跻身应用分发第一阵营,形成BAT3应用分发新格局。

对开发者而言,大量僵尸、冷门应用得不到有效分发,甚至应用一上线生命就进入倒计时,其核心诉求是以最低成本获得最高效的应用分发。对用户而言,玩转应用的需求强烈,但不知道哪款应用有价值,个性化推荐可以满足其越来越细分的需求,千人千面式的个性化、精准分发才是最优解,这恰恰证明阿里移动大数据分发思路的正确性,与手淘千人千面和UC赋能 媒体 计划如出一辙。此前,PP助手曾提出“数据+”的大数据分发战略。此次阿里和豌豆荚媒体沟通会上,王俊煜也指出,“大数据驱动精准分发”和“产品和内容精品化”将是豌豆荚未来发展方向。

不难看出,智能、精准、高效的应用分发是未来应用商店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满足开发者和用户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应用商店正面临新一轮变革,从工具性产品转型为内容型产品,用户通过应用商店获取优质内容的需求日益旺盛,为善于挖掘内容的阿里移动提供施展空间,未来或将在个性化、精准应用内容分发大战中拔得头筹。

长远来看,第三方应用商店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手机厂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豌豆荚确认并入阿里阿里宣布收购豌豆荚阿里移动 豌豆荚豌豆荚被阿里收购微信第三方应用豌豆荚手机助手豌豆荚应用商店第三方应用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阿里收购豌豆荚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