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听力正在悄悄“溜”走 耳机不离身警惕“未老先聋”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听音乐、玩 游戏 、上网课、打电话、开会……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休闲娱乐,耳机早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会对耳朵内部的听觉器官产生损伤,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

8月30日,京东3C数码携手京东健康以及韶音、cleer、JBL、墨觉、sanag、倍思、Oladance,万魔 ,南卡,山水,魔声、兰士顿等知名音频品牌共同发起“耳部健康守护计划”,希望通过“耳部健康守护计划”,让消费者关注到“开放式耳机”在日常工作及运动娱乐等使用场景下的优势,增强个人听力健康意识,进一步推动“开放式耳机”发展,让听力健康的知识成为每个人普遍具备的素养。

你的听力正在悄悄“溜”走 耳机不离身警惕“未老先聋”

听力损伤问题不容忽视

听力下降不再是老年人出现的健康问题,听力损失已经成为各年龄段人群都不容忽视的问题,人们的爱耳护耳意识亟须提高。京东健康 互联网 医院耳鼻咽喉科全职医生表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人患病比例增加了三至四成。其中八成以上的患者伴有耳鸣,五成患者会出现耳朵发闷的情况。而耳机使用不当造成听力损伤的患者居多。建议每天使用耳机时间不超2小时,每次使用不超30分钟,音量不超50分贝。

听力损失已经成为各个年龄阶段人群都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约11亿12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其中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耳机使用不当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因素。更需关注的是,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不可逆转性伤害。由此可见,安全并科学使用耳机等音频设备,降低噪音损害是关键。

市场上耳机众多,用户该如何选择?

年轻人对耳机,是离不开也放不下。如今,蓝牙耳机的款式多种多样,头戴式、入耳式耳机、非入耳式耳机等等。其中,入耳式耳机凭借隔音出色、佩戴稳固、不易掉出等优点成为主流,但入耳式耳机的构造也决定了用户在佩戴时,耳道接近于完全封闭状态,长时间佩戴,会使得耳道内温度与湿度上升,耳道内油脂分泌物变多,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耳道炎症等健康问题。同时,入耳式耳机在有效隔绝噪音的同时也会隔绝重要的环境声,对于热爱户外运动,例如爱骑行、跑步的消费者来说,交通安全问题也需要关注。

近年来,不入耳式耳机,因其佩戴稳固、不堵塞耳道、更卫生、声音距离耳膜较远、对耳膜损伤较小、可以收听环境音等优势,成为运动爱好者、年轻人群的耳机新宠。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共有骨传导、耳夹式、气传导、眼镜耳机四种不入耳式耳机。

你的听力正在悄悄“溜”走 耳机不离身警惕“未老先聋”

其中,骨传导耳机使用固体传声原理,通过振动将音频信号传输到颞骨骨头,然后再传导到内耳,最终被听觉神经接收,不会伤到耳膜。耳夹式耳机同样采用骨传导技术,佩戴更轻盈,更稳固。气传导耳机则是采用了振动骨架和共振技术,将声音以空气振动的形式传递到听觉器官;眼镜耳机是将眼镜与耳机合二为一,采用开放声场技术,可减少对耳朵的压力,长时间佩戴也不会给耳朵带来不适和疲劳感。

在戴耳机早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当下,佩戴不入耳式耳机对听力健康更友好,且佩戴舒适性更好。如需佩戴耳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京东健康在此提醒广大用户,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减少耳机佩戴时长,避免长时间噪音污染;在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可调得过高,以免带来不可逆转的听力损伤;如出现听力下降或是耳鸣现象,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就诊,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