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维瑞光」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解决需求痛点,助力无人车产业化
2022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于1月5日至8日举办,在被称为消费电子领域的风向标的CES展会中,激光雷达成为“吸睛之王”。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感知、决策、执行”三大核心环节之首的感知层传感器,被誉为“机器设备之眼”,是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
从2021年到2022年,行业和资本市场都对激光雷达重点关注。多家车企宣布公司将有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保守估计有超过20台发布/量产的车型确定搭载激光雷达),同时 创业 公司在产业链中不断涌现。预计在2024年前后,激光雷达开始进入规模交付阶段。
专注于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领域的深圳亿维瑞光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亿维瑞光”),就是一家激光雷达领域的创新企业,亿维瑞光创始人王霄鹏表示,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作为我们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将助力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产业化。
自2013年以来,多部门都陆续出台了了支持、规范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政策。2020年以来,自动驾驶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激光雷达产业迎来了新的风口。L3级自动驾驶以上,大部分 汽车 厂商认为激光雷达是必不可少的部件。
事实上,谷歌、奥迪、福特和百度等公司研发的无人车均已配备了激光雷达,威马、蔚来、智己、小鹏和哪吒等造车新势力也都发布了基于激光雷达的产品和发展路线图。目前,激光雷达正逐渐向产品化和大规模 商业 化过渡,并正在为无人车的最终量产铺平道路。
尽管美国、德国、以色列等国的公司开发激光雷达起步较早,技术较成熟,但在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领域,中国技术居于国际前沿。
量子成像从1995年首次实现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能够传统神经网络的框架下在光学探测的过程中实现不依赖GPU或AI芯片的视场分割和目标识别,能够显著提升恶劣天气条件下目标的成像和识别效果,而其低剂量高灵敏度的探测性能则可为未来无人车流情况下的设备和人眼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量子鬼成像的又可同可寻址VCSEL阵列相结合,进而实现激光鬼成像雷达的真固态与可量产。
中信建投电子研究发布报告称,高等级自动驾驶中激光雷达不可或缺,短期应用以半固态为核心的技术组合为主,未来向固态式方向发展;激光雷达市场处于爆发前夕,国内市场发展有超越早先预期可能;技术布局、车规量产、商业化合作进展决定未来胜负,多家国产厂商已具备较强领先优势;上游核心元器件有望优先受益,目前激光器与光学元件领域具备 投资 机会。
在激光雷达领域,亿维瑞光将如何发力?
在量子鬼成像雷达领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韩申生研究员是国际公认的权威专家。王霄鹏博士基于此前和韩申生研究员在量子成像领域的学术合作发起创立了亿维瑞光,并吸纳了业界一批“尖兵”,有多位博士和海归高端人才,具备可实施化项目开发经验。
王霄鹏团队认为,固态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这一技术路线将成为关键突破口,会为市场带来真固态、可量产、可靠低价的产品。而真正固态的、可量产的、更安全的产品,将大幅缓解现有无人车算力紧张、保障无人车流场景中的人眼安全和设备安全,并提供性价比极高、高可靠、全天候的成像激光雷达。
由于无人车所面对的路况往往非常复杂,所以需要处理庞大的数据。目前车载计算平台约60%以上的算力都消耗在了感知算法对激光雷达点云的处理上。这就意味着,要进一步优化相关算法,对算力消耗会更大,对更高性能的GPU或AI芯片的需求就更迫切。而亿维瑞光的固态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将原本运行在GPU或者AI芯片上的神经网络搬运到了光学探测的过程中,一边探测一边对视场进行分割、对目标进行识别,进而免去了对于点云的硬件传输和车载芯片上的处理,极大地缓解了无人车对车载芯片的算力要求。
亿维瑞光创始人王霄鹏解释说:“我们的量子鬼成像雷达可以不对车、对人或者对障碍物做任何空间信息的解算,通过探测光场中各节点信息的组合,对车、人、路面或者障碍物进行光端的类神经网络运算,直接得到这些目标的分割和识别结果。这是量子鬼成像雷达的最突出特点。”
固态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具备另一个突出技术特点是,不同于已有的激光雷达产品,量子鬼成像雷达的系统结构是基于可编程阵面光源和单像素接收器。此外,王霄鹏表示,安装使用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可以显著降低无人车流所产生的高密度点云对行人、司机和路边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不良影响,真正做到安全。因此,激光量子鬼成像雷达同样能够应对伴随着无人车流出现的激光雷达互串扰难题。
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激光雷达领域2021年全年融资事件合计25起,金额超140亿元。
亿维瑞光近期已正式启动天使轮融资,资金计划用于样机生产、武汉光谷和上海研发基地的技术投入、全国市场和客户开发等,快速推进量产和行业应用场景的落地。亿维瑞光计划在2024年前后将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乘用车市场。
中信建投电子研究报告指出,工信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指引国内2025年L2级和L3级新车要达到50%,到2030年要超过70%,且L4占比20%。再考虑到目前国内车厂的激光雷达搭载方案普遍较海外厂商激进,小鹏P5、北汽ARCFOX、长城WEY、广汽AION LX Plus等多款车型配备的激光雷达数目均超过1台,可以合理预期激光雷达市场发展速度有望超过早先预期。
目前,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已处于爆发前期。根据预测,全球ADAS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2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46.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3.7%;全球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3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0.9%;国内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合计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超过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