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互联网人如何炒股票?
抖音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给分享我的 投资 经历。我先简单介绍下自己:
我在 2017 年之前和大家是同行,最早 创业 做过一个车载 智能硬件 的项目,后来被行业龙头企业收购。
15 年加入滴滴,先在 CTO 事业线负责一款内部孵化项目,滴滴小巴,之后 trans 到了国际化团队负责整个澳洲区的产品增长。也算打过硬仗,感受过时代的浪潮。
我个人对二级市场投资一直很感兴趣,15 年那会开了港股跟美股账户,之后 3 年期间买过 5 只股票,很幸运选的标的都大涨了,还加了杠杆,算下来 3 年本金翻了有大概 8 倍。
17 年开始投数字货币,18 年创办了安币资本,专注 区块链 的股权投资,我们在行业垂直 媒体 、钱包、矿机、交易所等赛道都有所布局,目前已经有多个项目拿到 10 倍以上 return。
ok,今天咱们都算半个同行,我聊的干一点,大概讲三点:
1. 为什么要做投资。
2. 作为 互联网 人,参与二级市场投资,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3.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投资实践。
为什么要做投资
记得 16 年俞军加入滴滴那会,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当时我问他,俞老师你对互联网业务和企业发展有这么深刻的洞察,有没有想过做投资,用自己的眼光和经验去发掘好项目呢?
俞老师说他不感兴趣,看别人做不够爽,自己入场做业务才爽。
我觉得这个观点很能代表一类人的想法,这种一定要扛枪上战场的企业家精神我是十分佩服的。但我个人性格是好奇心比较重,创业和投资都很 enjoy,相比之下投资有几点吸引我:
其一是解放时间 ,让我不再需要重复事务性工作,专注于思考事物本质、更多用判断力而非行动力挣钱;
其二是增大容错 ,不管打工还是创业都很难并发,但投资可以让我有更多押注机会;
其三是提高流动性 ,抖音是很牛逼的团队,但如果我不幸去了个沙雕公司沙雕 team,很难立即抽身,但我买了烂股票可以立刻卖掉,不用为别人的错误持续埋单。
其四是丰富体验 ,每天都可以学习新的领域新的知识,很刺激。当然广度上来了,深度会有折损,具体怎么平衡也很重要。
好,以上是精神层面的。再说点物质层面的。
投资是帮助我们早日实现相对财务自由的最优手段。
关于财务自由有一个很经典的认知错误,假设我 1 年开销 50w,我有 1000w 存款拿去理财,每年 5% 利息正好够我吃喝,我就财务自由了。
大家肯定知道这个算的不对,因为有通胀存在,所有的东西都会越来越贵,所以你只能自由一段时间。
但你们知道真实的通胀是多少吗?
来看一个 M2 的数据哈:
20 年前货币供应量是 13w 亿,现在是 200w,翻了 15 倍。大概一年 15%。
在之前一阵的数据更夸张,水库论坛之前做过一个统计,大概 90 年代到 10 年代有相当长一阵,M2 每年增发 26%。
刨掉 7 个点的 gdp,2~3 个点的名义通胀,每年还多出大概 17%。这 17% 就是被地产消化的。同期一线城市的房价大概每年涨 17%+,每 4 年翻 1 番,16 年翻 16 倍。
这就是过去 20 年我们的 经济 状况。
回到刚才的问题,假设我手上有 1000w 全存起来,年薪 100w,利息 50w,每年资产增长 15%,刚好跟印钞速度持平。
那我不吃不喝不浪,拿着高薪,扛着压力,换来的结果也只是勉强跟上时代步伐,不会社会甩在身后罢了。
何况我还要吃喝拉撒。还得花钱。
这里就得到一个算式:在广义情况下,中产阶级所能积累的个人财富上限,大概相当于其年收入的 10 倍。再往上,增长很难跑赢印钞。
而当你能积累下 10 倍收入的积蓄时,往往也工作得有 20 年了,职场晋升的空间也相对有限。这可能就是所谓中产阶级焦虑吧。
怎么办?
上杠杆买房,是个好思路。前人已经实践过了,但不适用于每个人。
一来动辄几百万开销难以负担(何况作为投资还得是第二套,难);
二来限购政策在压榨空间;
第三,流动性太差,一着不慎就把自己坑进去了(标的没选好、时机没踩好、中间急用钱 ……)。
二级市场投资就成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有流动性,能享受到印钞的注水效益,门槛也足够低,哪怕 1000 块钱也可以开始实践。
当然,所有东西都是一体两面的,证券市场给了这么好的赚钱机会,相应的你也要承担对应的风险和代价,这个我们后面说。
再给大家看两张图:
图 1 是随机抽取标普 500 成分股,持有股票 / 债券 / 国库券不同年份情况下,最佳情况和最差情况的收益对比。
支持有一年的时候,股票风险是很大的,可能暴富也可能暴亏。
但随着年份拉长,持有股票的预期收益(EV)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到持有 30 年,已经是稳赚不赔了。
图 2 是各类资产在 200 年周期内的回报率情况,股票依然遥遥领先,我们可以看到复利的巨大能量。
这是为什么鼓励大家投资二级市场,而且是买股票,不买基金债券黄金,用足够长的时间来对冲掉波动的风险,吃到国家增长和企业增长的双重红利。
作为互联网人,我们的优势在哪
先来说个人投资相对于机构投资的优势,再说互联网人相对其他行业的优势。
个人投资 vs 机构投资 ,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会想,我要做投资,是不是应该去一个专业的基金公司做一个基金经理,背靠一整个团队,掌握最全面的信息,有最优秀的分析员,充沛的时间研究行情。
这个是一体两面的,相对于机构,我们作为个人投资者也有自己的相对优势。
你在一家大机构做投资,会有很多的 " 投资人手铐 "。
比如说有的只能做多、不能做空,有的不能长期的大资金空仓,还有的限制你每只个股持仓比率,这些都可能摊薄你的收益。
再比如基金会比拼三年业绩、一年业绩甚至季度月度业绩,让我们忽略了最应该关注的长期业绩并措施长期机会。
再比如,因为拿 LP 的钱投资,很多时候追求的是不犯错误,而非追求长期 EV 最大化。
今天再来聊一点不一样的,除了这些之外,群体决策相应的也可能导致群体愚蠢。
用力思考是花时间的,而在一群人讨论时你的停顿是很失礼的。
大多数人是跟风的,直接反对别人的观点是伤面子的。
鼓励每一个人去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种被认可的企业文化。但术业有专攻,对特定领域深度观察深入思考的永远是少数人,而表达的权重却往往被平均化。
因此,投资这件事,可以听多数人交流,和少数人讨论,但一定得自己做决策。
再说互联网行业给予我们的优势。
一个常见的认识错误是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泡沫太高。这也是巴菲特一直不愿持有 科技 股(IBM、AT&T)的原因,他喜欢现金流好的、辛苦钱万万年的生意。
这种坚持自己能力圈的纪律性让巴菲特躲过了本世纪初的美股科技股暴跌,为他本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然而时过境迁,过去 20 年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6 年有一个统计, 苹果 、google、amazon、fb、微软 5 家公司占到全球市值前 10 名公司总市值的 55%,而他们的利润占前十名总利润的比例是 56%。这显然已经不是泡沫了。
高科技泡沫和之后的萧条,让基金经理们发现技术壁垒并不是长期壁垒。然后他们就停止了思考。
但事实是,互联网对人类行为的改变只是来得晚了一些。
传统行业渐进式的演化路线,给庞大的系统留足了反馈时间窗口,而技术跃迁带来的信息革命则让依赖惯有路径的大基金出现了响应失灵。
旧有的 " 市场调研 - 财务分析 - 投资研究报告 - 讨论决策 " 的流程,在信息更扁平、传播渠道更多元的今天,早已不再是最佳的思考路径。
曾有幸和中金一位长者请教 金融 市场的问题,这位亲手操刀了中国最早一批 IT 企业上市的前辈,谈起资本市场时高屋建瓴,干货绵绵不绝,但当问及对人工智能和英伟达的看法时却避而不答。
有时不是不想懂,而是心老了啊。
因此,身为一线互联网人的我们,参与投资这场 游戏 ,相对其他玩家还有这几个优势:
其一是牌桌优势。
行业本身依然有高成长,能吃到红利,相当于上了一张庄家不停给你补充筹码的牌桌,比其他桌存量筹码博弈更有优势。
如果咱们不是做互联网,而是搞建筑、水利酒店管理这种行业,要在二级市场找到自己能力圈内的具备高成长性的标的,真的很难。
其二是信息优势。
我们就是处在行业最前沿的,是在暴风眼上,我们每一天的所见所思所为都在直接和间接的书写着行业前进的方向,我们身边打交道的也往往是各个大厂一线员工,大家彼此交织出的信息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相对机构和非业内人士极大的信息优势。
对于机构而言,他们所能依赖的核心信息,像财报年报这种东西,再怎么数据详实密密麻麻,也都是滞后信息,我们拿到的确实即时信息甚至是提前信息。
其三是认知优势。
即便我把关于滴滴所有了解的东西全部掰开揉碎了给你讲一遍,你对滴滴的业务理解也大概率达不到我的程度,同样你们把抖音 商业 化给我复盘一遍我也没能力立刻上手。
文字也好语言也好图标也好,所能传递的信息总是有限的,每传递一次都意味着有效摄入信息的衰减。我们每天所亲历的一切,塑造了我们对行业的洞见,这种洞见就算我告诉下一个人,他就算听进去,也必然在笃信程度上有折损,这种折损又会传导到决策上,形成下一步折损,最后导致我们的投资实操大相径庭。
毕竟,能通过别人的经验学到教训的人太稀缺了,大多数人还是只能从自己的经历中学到教训。所以,亲历本身构建的认知优势是最不可替代的。
3 年 8 倍,我个人的投资实践
我在 2015 年入市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投资原则:
花 9 成的时间找到你熟悉行业里的好公司。这些公司市场潜力巨大、可持续构建壁垒、有优秀的管理团队。
花 1 成的时间确定公司股价在合理区间,没有过高溢价。
无视市场情绪和短期波动,在可承受范围内,重仓买入。
在企业经营遭遇瓶颈或黑天鹅事件时卖出,不管那时涨了多少,只看趋势不问盈亏。
如果企业一直蒸蒸日上?那就不要卖,一只股票能拿 50 年那叫真牛逼。
基于以上原则,在自己熟悉的 TMT 领域挑选股票,每挑中一个都会问自己以下问题:
我对这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清醒的认识吗?对其所在赛道的增长有客观的预期吗?
我和这家企业一线员工交流情况如何,他们对公司前景乐观吗?他们觉得自己年终奖能拿多少?他的老板心态怎么样?
我是否有把握这家公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都值得持有?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我是否能第一时间察觉到临界点并及时调整持仓?
一只股票,如果不敢持有 5 年,那就一天都不要持有。
带着这些问题去研究和决策,我先后买了 5 只股票:腾讯、英伟达、好未来、融创、特斯拉。
先说腾讯。
这个大家都很熟,护城河实在太深了,在最核心的 社交 跟游戏两个赛道,又有持续微创新自我迭代的硬实力,加上有张小龙跟姚晓光两个帅才,都是我愿意把自己 all in 进去追随的男人(狗头),说是中国最稳的科技企业也不为过。
关于腾讯之前也有个热议的话题,是说抄袭问题。记得当年 3Q 大战那会,有一阵我 家电 脑的确被腾讯全家桶绑架了,QQ 浏览器,QQ 影音,QQ 杀毒、SOSO 搜索,SOSO 地图 …… 确实烦人。但这些抄作业的赛道最后也都没跑出来,说明光抄没用,体验上不去,流量再好也没人买单。
但社交跟游戏,是实实在在下了硬功夫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翻翻腾讯早点历史,qq 当年也被 msn 摁着头打过,后来就是靠一点点叠加产品体验上的微创新累积出竞争优势。游戏赛道也一样,CF 08 年上线,10 年大火,中间 20 多个版本迭代,角色、枪械、玩法都在不断升级。LOL 跟 DOTA2,这个就不说了,我作为一个刀塔玩家,都是泪啊 ……
Anyway:不是因为腾讯的社交和游戏做大了,别人干不过它,它才牛逼。是因为腾讯的社交和游戏做的牛逼,别人干不过它,它才变大。
投资新手常犯一个错误,就是一个股票涨了就卖掉,跌了就拿住死扛。其实大多时候应该反过来,涨的多说明资产好,应该继续持有,跌的多说明资产不行,应该及时止损。
问大家一个问题,09 年移动互联网兴起至今,大量的科技公司崭露头角。
如果回到当年让你选择一只股票 all in,你会买什么?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应该是苹果或者 google.
这都是很好的选择,但要我说,还有更好的。我会买 ARM。
移动互联网之争,底层是芯片,中间层是操作系统,上层是应用。
应用层百花齐放,很难早期押中;
系统层 iOS 跟 Android 双雄对立,不知道谁赢,可以都买;
而芯片层,无非高通和联发科两家。这两家背后又都得用到 ARM 的核心技术来生产芯片。
你们知道 ARM 架构的芯片市场占有率是多少嘛?
超过 90%。
如果 09 年买入 ARM,持有到 17 年,有超过 20 倍回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知道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那我的目标很简单,找到人工智能时代的 ARM。
人工智能有三个核心要素,数据、算法、计算量。现阶段数据量足够,既有算法也能起到很好的支撑,而计算量的突破才是 AI 被炒热的主要原因。计算量背后是 GPU,GPU 领域长期耕耘并构建起技术壁垒的公司是英伟达。
进入 17 年初,很多人开始看衰,主要基于两点:
1.AI 爆发的时间点不会太早,对应的市场增长不会太快;
2.GPU 并非针对 AI 专设的芯片,未来最终的芯片胜出者一定不会是现在的形态。Intel、Google 都在研制专为 AI 而设的芯片技术。
但新技术积累需要时间,未来短暂几年内难有成熟的下一代芯片诞生,市场不会干等技术突破再行动,尤其当现有的 GPU 运算量已经足以在商业化领域有所施展的时候。
好未来和融创,这两个不算互联网,但教育和地产是相对好看懂的行业。
好未来的买入决策比较简单,我自己之前在新东方兼职教过一阵课,也认识不少搞教育的朋友,大家对这家公司都一致看好。当时朋友和我说了一个场景,清晨 6 点有大批的学生家长去店门口排队,只为了抢一个好未来的入学考试报名资格。只是一个报名资格。
这已经不是供不应求的问题了,简直快赶上 " 饥饿 营销 " 了。
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另一种中产阶级焦虑:这届 80 后辛苦打拼经历重重竞争终于能在大城市立足,我们不是权贵也没有深厚家底,唯一能仰仗的是真才实学。在完成阶层跃迁的过程中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我们希望下一代也能赢在起跑线上。
出国留学找新东方,国内高考找好未来。只要这种期待依然存在,好未来就依然有好的未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定性的逻辑,我对教育行业的理解远不如互联网,所以这只股票只占很小的头寸。
融创也是类似思路。
首先是看好内房股的逻辑。
随着不可逆的城镇化率及改善需求,龙头地产公司(掌握人口流入的优质土地资源)未来十年周期来看会更趋向于永续行业而非周期行业。
而市场的波动和错判以及估值的打折,是依照周期性行业来判断的。
这个错判在未来一定会被市场纠正,相应的估值回升会拉动股价。
最后说特斯拉,这个看的最清楚。
特斯拉首先是一个电池公司,其次是一个电动车公司,最后是一个 AI 公司。
我那会在滴滴负责过一个新能源 汽车 调研的项目,把国内外各家电动车厂都研究了一遍,直接说当时的结论: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领先同行业至少 3 年。
同样的电池,我比你便宜,同样便宜的电池,我比你能量利用效率高。
高效率意味着更高续航,意味着不可替代的成本优势。这在新能源车里恰恰是成本大头。单这一项技术就非常值钱,就算特斯拉真的不造车了,卖电池组也能挣钱。这是其一。
其二,Model 3 当年的产能危机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大家质疑 Elon Musk 的落地能力,同时又因为 Tesla 这家公司背了太高的债务,Musk 又老爱吹逼给市场制造过高的心理预期,各方合力下导致股价经历了一波暴跌。Tesla 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全球空头最爱做空的股票。
但!我作为一个 Musk 铁杆粉,我是有信仰的。
首先,Model 3 再怎么被诟病产能问题,也只是 " 什么时候造出来 " 的问题,不存在 " 造不造的出来 " 的问题。产能问题一旦解决,销量问题根本不存在,看看预定数量就知道了,多一点耐心,一定能涨回来。
其次,Musk 每次大嘴巴说一个东西,没法在承诺的时间点兑现,他自带的争议光环会放大这种预期未能兑现的市场看跌预期,虽说股价老经历过山车不是好事,但也的确给我们这些看中价值的投资者提供了更佳的上车时机。
其三,特斯拉是一个 AI 公司,一个做无人驾驶技术的 AI 公司。举个例子,你打一辆滴滴下班回家花了 100,这里面有 30 块钱是车的折旧,30 块钱是油钱,40 块钱是人工成本。(实际模型比这个复杂,我们估个大概)
过去我们花大量的力气优化线路、找到更省油的、性价比更高的车型,但这些都是边边角角的 cost down。如果能把司机 " 干掉 ",成本直接降 40%。这个是质变。
各大厂都在争夺无人驾驶赛道,而在这条赛道上最领先依然是特斯拉。百度当年弄个无人车上路,各大媒体都在炒。特斯拉可是实打实的几十万辆车在路上采集道路信息,真实数据量的差距是几何级数的,模型算法的优势也很明显了。
当然具体的分析可以讲很久,时间原因咱们就不展开了。最后给大家补一张图,这是 Musk 在 2006 年写的 Tesla 商业计划中的一段:
嗯,十几年前吹的牛逼现在全都逐一实现了。每一步都在按最初的计划走,初心从未改变。
上一个给我这种强烈震撼的人是 Jeff Bezos。
我的实践大抵可以佐证一个观点,如果说投资三要素是品质、估值和时机,那么三者重要性排序是品质 > 估值 > 时机。可大多数人在实操中的重视程度排序却是时机 > 估值 > 品质。本末倒置,是没法战胜市场的。
18 年转做区块链投资后,战场变了,玩家构成变了,玩法也变了。但很多底层的逻辑是互通的。我在币圈踩了很多坑买了很多教训,这段经历十分有趣,这是另一个故事了。有机会,咱们下次接着聊。
来源:虎嗅APP 森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