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身滴滴? ofo第四次辟谣:结局还早
由于过于庞大的单车总量,与高昂的维修费用,有统计称,ofo每月仅运维成本就约需3-4亿元,使得ofo的 商业 模式不堪重负。ofo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困境。
这已是近期ofo卖身传言的第四回合,再次被ofo官方否认。
8月22日,针对共享单车ofo卖身滴滴的传闻,联合创始人于信在朋友圈回应“周一就提前辟谣了,周三还要再来一遍。假的。结局?还早。”
这一次的传闻是“ofo 最终「卖身」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公司作价 20 亿美元左右。最近,ofo 的众多小股东正在陆续收到需要确认签字的文件。戴威暂时保留董事局职位,而 ofo 的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出局。”
此前,滴滴曾参与ofo的多轮融资。早在2016年9月的B+轮,滴滴第一次参与ofo融资;此后,滴滴还参与了ofo C、D、E轮融资。
2017年4月,滴滴将ofo接入到App中。随后,滴滴系派出三名高管进驻ofo,但在一段时间后派驻高管们陆续撤出。同月,蚂蚁金服参与了ofo的D+轮融资,这是阿里系资金首次 投资 ofo。
根据介绍,ofo为全球21个国家超过250座城市提供服务。同时,海外城市布局超过50座,投放超过10万辆共享单车。但近日ofo也开始收缩海外市场,先后退出了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德国和美国。
由于过于庞大的单车总量,与高昂的维修费用,有统计称,ofo每月仅运维成本就约需3-4亿元,使得ofo的商业模式不堪重负。ofo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困境。
因此,2018年2月初,ofo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换取了阿里巴巴17.7亿元的借款;3月中旬,ofo宣称以“股权+债权”的方式,获得阿里领投、蚂蚁金服等跟投的E2-1轮8.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融资,其中包含之前的借款。
来源: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