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行业再曝乱象,三生公司“消费致富”是个什么计划
2019 年 1 月 8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 13 个部门针对 " 保健 " 市场乱象在全国开展百日联合整治风暴。继权健后,华林、无限极先后被立案调查。但这只是掀开了直销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第一财经记者在自称 " 中国网络 营销 做得最规范 " 的国内老牌直销平台三生公司的服务平台发现,公司近日紧急停用会员系统,大量披露公司内幕的网络信息被删除。而其类似传销的 " 消费致富计划 " 却仍在全国范围继续扩散,并且应用在其他直销平台上。
三生 ( 中国 ) 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下称 " 三生公司 ")是中国最早一批拿到直销牌照的企业之一,主营保健品、化妆品和家具用品。行业增长乏力,但公司近年业绩却能连续翻倍增长。其中一大奥秘或许可以用《道德经》中的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来形容。
第一财经记者在成为三生公司会员的六个月时间里,发现公司宣称的所谓零 投资 、零风险、高回报的 互联网 电商 " 消费致富计划 " 其实是一个拉人头、交入会费、层层返点的类似传销活动,并且参与成员众多,涉及金额巨大。
近年来,随着 社交 电商的崛起,人人微商的时代到来,销售活动裂变式传播为传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避开了相关部门对直销企业人员、实体网点的监管。不少知名直销企业都存在越过法律红线,涉嫌从事类似传销的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 金融 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认为,传销活动参与人群众多,涉及金额巨大。他建议对 " 涉众 商业 模式 " 进行监管立法,来规制公司行为的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对违背商业价值规律、不可能盈利的经营模式加以监管。
老牌直销公司涉嫌传销
2018 年 6 月,三生公司举办年中大会,公司 1-5 月业绩同比增长 158%,会议现场盛况空前。被称为 " 互联网直销王国黑马女少帅 " 的三生公司执行销售总监王芳(网名)发表获奖感言。
她哽咽地说," 像我这样一个安徽打工妹,能作为一家企业的中层站在这样的舞台上,完成了从土鸡到凤凰的蜕变,只能用忠诚二字来诠释。"
德道云创系统是三生公司 14 个营销团队之一,以互联网为主要推销渠道,是公司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支销售力量,成员数量达到数十万人,2018 年总共完成销售业绩 21 亿元,两年中增长了十倍,2019 年更是定下了 50 亿元的销售目标。
王芳是家乡镇上第一个开奔驰的人。" 提车后的一周里,我老公像着了魔一样,每天坐在车里,用最好的毛巾从里面擦到外面,外面擦到里面。" 王芳说,她感谢她的团队,更感谢自己五年前加入三生的决定。
执行销售总监也叫二钻经理,根据公司内部培训资料,二钻经理的月收入在 200 万元以上。级别到了钻石经理以上的,都已经不必亲自做市场,只需从下线的业绩里提成和分红。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走到这一步,绝大部分三生公司的会员都在缴纳了高昂的会员费后,一无所获,除了家中囤积了一堆三生公司的产品,以及需要每天在 微信 群和直播间里学习课程、聆听经理的分享。
记者在缴纳 1700 元成为普通卡会员后,就被拉入 " 追赶风口群 "、" 屌丝逆袭群 " 等诸多微信群,和三生 " 家人 "、" 老师 " 们分享励志故事,学习奖励制度和招商话术。
" 早日想办法升级 VIP,你不升级,你会错过无数个分钱的机会!千万不要为公司省钱!" 老师每天都会在群里督促会员。钻石卡 VIP 是三生会员的最高等级,成为 VIP 需要缴纳 39800 元会费。
和权健 960 元的会员费相比,三生公司会员的门槛更高,层级奖励也更加复杂。
根据规则,如果会员 A 推荐一个普卡会员 B,A 能从 B 缴纳的 1700 元会费中获得 500 元直推奖励;如果 B 继续推荐了 C,A 能从 C 身上分 150 元;C 再推荐了 D,A 还能分到 90 元 …… 一直到第八代。
当然,你可能不甘心做一个普卡会员,因为 VIP 会员的奖励要丰厚得多,有推荐奖、消费返利、对碰奖、管理奖等等,名目繁多。单靠发展下线就能有 15% 的提成,推荐两个 VIP 能拿 1 万元,推荐 7 个 VIP 就把自己买会员的本钱赚回来。
但这都只是小钱,要赚大钱必须要层层返点,不断分裂式发展下线。比如管理奖规定,经理能够分得其以下三代会员总收入的 10%,加上四到八代会员总收入的 5%。只要每代每人发展 5 个会员,经理仅管理奖就能拿到每月大概 65 万元。
而经理又分 8 个级别,从一星经理、二星经理一直到五钻经理。
" 必须懂得借力,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市场会无限地倍增下去。坚持一两年,你一定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管道,源源不断地来钱,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过上有钱有闲的生活。" 老师在直播间里向数百名三生 " 家人 " 喊麦。
虽然三生公司等直销企业拥有商务部直销牌照,但直销和传销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国法律规定,传销是以推销商品为名,要求参加者缴费或者购买商品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并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 经济 社会秩序的活动。
" 虽然有些平台具有直销资质,但其以缴纳会员费、形式取得会员资格,并对会员进行分级,根据级别、人头确定返利,本质上已经与商品或服务脱节,具有变相传销的特征。"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春林对第一财经表示。
消费致富是馅饼还是陷阱
许多人加入三生都是被 " 排队赚钱 " 所吸引,即所谓消费致富," 把消费者变成消费商!"。
" 我们公司首创独有的排队分钱奖励,你加入之后呢,就算你不推荐人,没有业绩,也有钱拿。只要抢先占了位子,排在你后面的人就要分钱给你。" 这就是三生公司营销人员宣传的所谓轻松 创业 计划。
记者的上家提供的公司奖励规则显示," 消费奖完全没有风险,不需要自己做市场,只要你后面有人加盟,公司每个月奖励你 8.4 元,1000 人就是 8400 元。" 她使用美女头像,通过加微信、QQ 好友来拓展市场。
但在长达六个月时间里,记者从未得到过消费奖。上家这才告诉记者,领取消费奖需要额外花 350 元买产品,很划不来,建议记者尽早升级到 VIP,领取更大的排队奖——矩阵奖。
矩阵奖也不需要自己拉业绩,只要后面有新的 VIP 加盟就能分钱,1-5 层每单分红 700 元,6-10 层见单秒接 300 元,11-16 层 50 元。" 三三倍增,就是 32 亿元!就算只完成百分之一,也有 3200 万!"
但是,和记者一样,许多会员都没有拿到过所谓的无风险、无投入的排队奖。
北京巡回律师事务所主任曹晋义律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传统的传销是拉人头来算报酬,如果连人头都没有拉,别人给他派下线、分钱,就是一个脱离实物的报酬系统,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他认为,判断非法金融活动的关键是看有没有实物的流转,只要有派下线的成分,又没有金融产品资质,就构成虚假交易。公司以直销的幌子来筹集资金,而消费者追求投资回报而非商品本身。
2019 年 1 月 9 日,王芳的教练曾鸿在 YY 直播做了《从规范运作 看直销发展趋势》的分享,他反复强调,商品实物是合规的关键,收会费要配以等值的公司产品,否则就成了资金盘。和其他老师一样,曾鸿并没有在商务部备案为直销培训员。
" 传销平台可能通过赠送商品的形式绕开对金融传销甚至诈骗的认定,以符合直销的条件,但是缴纳的会费与商品本身的价值大幅偏离。" 财经学者布娜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传销网络运行成本高昂,大量传销人员并不创造价值,而是从网络中层层抽利,最终靠底层新进成员输血,少数顶层成员坐拥巨额财富,其模式难以为继。
第一财经记者对比了三生产品和市面知名品牌的价格发现,三生产品价格明显偏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以三生公司思莉姿系列日用品为例,思莉姿一片面膜价格为 90 元,与国际顶尖品牌价格齐平,是一些平价畅销品牌的 10 倍左右。思莉姿一瓶 15ml 的眼霜,价格在 1068 元,相当于进口高档品牌价格的两倍。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在淘宝网上,思莉姿产品鲜有成交。
在三生公司的宣传片中," 思莉姿使用的是纯德国技术,每一滴都是德国配置生产,原材料全部来自欧洲农场。" 公司的德国合作方叫做德善健肤(Schätze)有限公司,公司总裁名字叫 Connie Zhong。
不过,公开资料却找不到关于这家公司的信息。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上述这家所谓德国合作方实际上是国内一家成立于 2015 年的化妆品销售公司——深圳前海德善健肤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钟颖,正在申请名为 Schätze Germany 的商标。
目前,三生公司共推出了 119 种产品,包括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和家居用品,其中只有 61 种在商务部备案。
公司产品的一大特点是善于捕捉市场热点,比如保健品螺旋藻、角鲨烯、牛初乳、芦荟胶囊都紧扣当时的热门概念。近年,公司还推出了富氢水机、远红外负离子床垫等家居产品,价格分别高达 8980 元和 17600 元,这些产品既没有在商务部备案,其效果也没有得到过科学验证。
价格本来就高昂,质量又没有公允的评判,要让许多原本并不富裕的会员购买,三生公司需要一个创意来说服他们。那就是告诉他们,这不是消费,而是在赚钱,消费越多,积分越高,晋升越快,回报就越高。比如,消费 10 套远红外负离子床垫的积分就可以晋升经理,然后再通过各种奖励从下线把本钱捞回来。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武长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些网商平台,通过让消费者成为会员,对会员进行返利,最终黏住了消费者,消费者本来可以货比三家,但是被得便宜的心理蒙蔽了。这属于一种不正当竞争。
2018 年 4 月,银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提示公众防范 " 消费返利 " 平台风险。
文件指出,一些第三方平台打着 " 创业 "、" 创新 " 的旗号,以 " 消费等于赚钱 " 为噱头,要求加入者缴纳入门费并 " 拉人头 " 发展人员加入,靠发展下线获取提成。上述行为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行为的特征。此类平台运作模式违背价值规律,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直销企业为何频踩法律红线
王芳曾发誓 " 要比任何一个人都活得好 "。她自称 "10 岁失去父亲,家里失去男劳动力。王芳经常听见母亲哭泣,说她要是个男孩就好了 "。
高中毕业后,王芳独自坐上开往南方的火车到城市里闯荡,有了工厂打工、做销售员、创办销售公司一系列经历。2013 年经营传统生意失败后,王芳加入了三生公司。凭着要强的劲,她很快当上推荐冠军,成为团队的新星。
如果再升一级,王芳也能像权健的经销商一样去名牌大学深造了,不是继续教育学院,而是经济管理学院 EMBA 的高级研修班。
根据公司的推介资料,德道云创系统创始人之一、三生公司行政销售总监(三钻经理) 高宁(网名) 来自四川广安的农村家庭,大学毕业后他不甘心当数学老师,选择了创业。但创业艰难,他勉强维持生计。直到 2010 年,他加入三生公司,创立了公司现在的网商直销模式。他常常以自己的例子宣传如何通过消费致富。
记者所在的三生会员微信群里,层级多达 8 级,成员数量超过 400 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其中不少是退休老人、家庭妇女、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个体企业主。还有很多会员同时在多个平台从事微商,或形形色色的金融传销活动。
" 传销看似暴利,且低投入、低门槛,对经济收入、技能水平都较低,或者希望迅速致富的人群很有吸引力。" 布娜新表示," 如果经济形势不好,居民收入减少,传销活动的潜力人群将大大增加。"
他认为,一旦进入传销组织,个人会对组织产生精神的依附感,无法分辨组织头目下达的指令是否合理、合法,最终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2018 年 8 月,腾讯安全发布半年度 互联网金融 安全报告。报告认为,打着 " 消费返利 "、" 消费就是存钱 " 等口号的各类网上商城及线下商城,开始成为传销的新变种。
如 2013 年被查处的浙江万家购物网,按照资格和条件,把成员分为普通会员、VIP 会员、金牌代理、金牌代理商、区域代理商等级别,实行层级计酬,涉案人员 190 万人,金额高达 287 亿元,遍及全国 31 个省的 2300 多个县市。
近日,拥有直销牌照的保健品直销巨头权健集团、河北华林、无极限等先后被立案调查,权健董事长束昱辉等 16 人因涉嫌组织传销活动罪被法院批捕。2013 年 1 月和 2018 年 8 月,三生公司也曾被 媒体 曝光涉嫌传销。
这些现象让人不得不思考,为什么直销企业会屡屡越过法律的红线。
2014 年是国内直销惨淡的一年,受电子商务冲击和 " 涉嫌传销 " 等负面消息,直销企业普遍遭遇业绩下滑,和三生公司一样在 2006 年同批获得牌照的直销企业,现在许多已销声匿迹。
不过,近年来社交电商的崛起让直销企业感受到了互联网的红利,利用直播平台、社交工具、视频网站能大大提高销售人员的效率。但与此同时,人人微商时代下,销售活动裂变式传播也提供了滋生传销的温床,轻松避开了相关部门对直销企业人员、实体网点的监管。
权健事件爆发后,1 月 8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 13 个部门召开会议,针对 " 保健 " 市场乱象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 100 天的联合整治。
"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最终都要靠利润维持,由生产者、销售商、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分享产品的利润。如果只是消耗消费者的本金,依靠下线不断补充上线,这样的模式是不能维持的。" 武长海表示。
他认为,传销具有涉众特点,参与人群众多,涉及金额巨大。他建议出台《涉众商业模式监督管理办法》,来规制公司行为的负外部性,对违背商业价值规律、不可能盈利的经营模式加以监管。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