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我救赎 325 天:无上线日期的顺风车 程维待破的困局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滴滴自我救赎 325 天:无上线日期的顺风车 程维待破的困局 7 月 18 日,滴滴顺风车下线的 325 天后,程维和柳青,以及滴滴众多高管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的 媒体 面前,肃穆而立、坦言相陈,首次公布顺风车整改情况。

两个星期前,柳青在同样的场地上进行了滴滴整改后的首场媒体公开会,如果说这是滴滴开始卸下身上的防护罩,尝试与外界沟通,那么此次无疑将是滴滴顺风车回归的关键信号。

2018 年,两起顺风车安全事件让滴滴走到了悬崖边上,严苛的整治和合规性要求下,曾经风驰电掣的出行独角兽不得不按下暂停键,"All in 安全 ",一年之后的发布会上,虽然滴滴顺风车负责人张瑞依然声称 " 顺风车仍然没有明确的上线时间 ",不过从此前的诸多传言和风声,以及此次发布会上高管集体露面、公布产品方案等均可看出,滴滴顺风车已经 " 有备而来 "。

7 月 23 日,时代周报记者就顺风车何时上线、公司预计何时 IPO 等问题询问了滴滴方面,但未得到明确正面回应。

在外界看来,随着哈啰、高德、美团等在网约车领域发起新一轮的竞争攻势,以及对于出行入口虎视眈眈的阿里、腾讯和整车厂的 " 搅局 ",这已经容不得停滞一年之久的滴滴继续放缓节奏,而无论是 " 储粮备战 ",还是一再投入的安全升级成本,都让滴滴扫除障碍、推进 IPO 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还未下线之前,滴滴顺风车一年 200 万的单量是滴滴盈利性最好的业务,倘若顺风车能顺利回归,滴滴是否就能走出 " 坎途 "?

滴滴自我救赎 325 天:无上线日期的顺风车 程维待破的困局 顺风车回归?

高管云集,肃穆而立,会场紧张而隆重的气氛显示,在顺风车这道坎上,程维和柳青显然很是慎重,并希望能够打个完美的 " 修复战 ","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 "。

无心,滴跌落谷底是从 2018 年的两起顺风车安全时间开始,这一年里滴滴 " 现金奶牛 " 业务顺风车宣布无限期下线;一向意气风发的滴滴创始人程维在面对各方压力时落泪致歉;在 " 安全 " 和 " 合规性 " 的双重整治风暴下,滴滴开始被要求清退不符合平台准入机制的司机。由此,曾经一度或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出行平台,最终错失了机会,估值由此前的 800 亿美元,下降至 560 亿元美元。

事实上,这场由顺风车引发的危机已经成为关系到滴滴生存的一次大调整,这不仅扼住了滴滴的喉咙,更是滴滴从内至外的一次重新构建。在过去的一年里,滴滴成立了安全响应中心,招募的客服人员达到 8 万人,此前的公关部也更名为公众沟通部,甚至两个星期前柳青感言," 科技 不足以解决全部的问题,这个行业其实最终是服务属性 "。

以服务为先,这是滴滴对企业定位和对行业本质的重新思考,而在安全上,滴滴顺风车负责人张瑞在会场做的整改汇报,是一页密密麻麻的 PPT。

一如滴滴早前已经公布的多项整改措施显示,滴滴顺风车的整改主要围绕人、场景和对象三大要素," 重建三重防护体系 ",而在会场上张瑞披露的顺风车安全能力全景图上,包含了准入门槛、行前预防、行中保护、行后处置四大模式,包含上百个安全功能与策略。

他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顺风车团队主要思考三个问题:如何保证真正的顺路行程?如何保障真实的身份核验?如何保障全程的安心保障?而相应的措施则为:去掉附近的功能;仅能在常用地点之间接乘;永久下线用户隐私信息。

可见,在上线顺风车一事上,滴滴似乎万事俱备,但为何迟迟不上呢?对此,滴滴方面表示,目前,关于顺风车到底要不要上线,内部也存有争议,即要不要为一个只占 5%-10% 订单量的产品承担那么大风险。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透露,目前滴滴全平台为 2000-3000 万单,而顺风车订单只有 100-200 万。" 有可能我们在做一款最难用的顺风车产品,还要为它每天担惊受怕,并且考虑到各种因素也不一定能把它做的到 100% 安全 "。

不过,顺风车的盈利性或许让滴滴不得不需要这一业务。据界面此前报道,2017 年滴滴顺风车 GMV 接近 200 亿元左右,收入为 20 亿元,净利接近 9 亿元,一度为滴滴贡献九成净利润。

对此,程维在此次发布会上表示,顺风车如果未来要上线,一定不会把规模和盈利当成主要的目标," 实际上张瑞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指标,滴滴在过去包括未来很长一个阶段里面,我们都不会把追求盈利当成最重要的工作目标 "。

滴滴自我救赎 325 天:无上线日期的顺风车 程维待破的困局 转型阵痛

撇除盈利性考虑,在 互联网 丁道师看来,顺风车能否重新上线其实也承担着滴滴品牌修复、消费者信心修复的重任," 正在开始构建第四方出行平台的滴滴,已经由‘滴滴的滴滴’升级为了‘行业的滴滴’,滴滴有责任承担起更多的行业责任和社会担当,如果滴滴不做顺风车,那么就会客观的造就黑车猖獗,滴滴第四方平台和行业领导者的合法性就没有了 "。

而更为重要的是,眼下的滴滴需要以顺风车为切口,去面对其转型的阵痛。实际上,在 All in 安全 300 多天之后,全力以赴专注安全无疑依然是滴滴今年的关键词,而相比一年之前,无论是在安全技术保障,或是安全管控机制方面,滴滴都有了充足的准备。然而,正如柳青所承认的,安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冰点周刊》近期的一篇报道指出的,在去年 9 月,滴滴新成立安全响应中心时,抽检 10 个安全类投诉,几乎每例都有 3-5 个流程错误,10 个月后的今天,虽然再也抽检不到流程问题了,但在每天近 5000 例的安全投诉中,滴滴需要面对比 " 客观题更难的主观题 "," 疑罪从有 " 还是 " 疑罪从无 " 的标准被争论了很久,最终结论是 " 以投诉人的感受为准 "。这意味着,在渴求修复公众对滴滴的信心上,要让外界满意并非那么容易。

一个不可被忽略的点是,在滴滴反思、转型安全和提升服务的一年,作为互联网四小巨头之一的光环逐渐暗淡,沮丧情绪的蔓延也开始在滴滴内部员工之间蔓延。

一位滴滴技术线的员工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两年前自己加入滴滴之时,对公司的前景很有信心,但历经两起安全事故事件后,如今自己身边的同事都表示不看好公司,与此同时,也疑惑公司未来能走向何处。

而坚定让他开始找寻下一家公司决心的因素是," 转型安全和服务,滴滴更像是一家注重运营和服务的公司,留给技术和产品施展拳脚的空间缩小。" 据他透露,目前滴滴外出学习的对象是海底捞、麦当劳,而在年初的裁员之后,公司技术线上的一些较高层级的员工也有不少主动辞职。

6 月 14 日,曾在 PC 时代依靠百度搜索、百度贴吧等产品封神的产品经理俞军,在当天就宣布离职滴滴。某 社交 平台认证为滴滴员工也透露,滴滴安全事件发生后,公司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

这显然是滴滴在自救和转型的中不得不面对的阵痛,而更大的阵痛正来源于平台的运力整顿:政策整治下,滴滴不得不作别曾经倚仗的 " 灰色运力 "。

7 月 17 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官方 微信 消息显示,继 7 月 8 日以来,滴滴和美团在上海 9 天拿到 10 张违规运营罚单,据悉此前的数据显示,滴滴上海 41 万注册司机中仅有 1 万司机为合规性司机。

而在 7 月 2 日的媒体公开日上,滴滴公布在过去的一年里,平台清退不符合准入机制的司机 30.6 万人,虽然这不及滴滴 2100 万注册司机的零头,但据滴滴 2 月 14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从小年到正月初六,全国平均打车成功率仅维持在 60% 左右。

一位在北京全职开滴滴快车的司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随着补贴减少和平台派单量向 " 三证齐全 " 的司机倾斜,自己是外地人无法拿到个人的网约车运营执照,目前的收入已经比不上以前上班的收入,他介绍," 曾经同一车队的 8 个同事,目前 5 个已经回到餐饮行业,而等到下个月车辆租期到期后,自己也会和同队的另一个老乡一起退车回去卖电子产品。"

在大搜车创始人姚军红看来,当不合规司机的清退工作持续推进,运力问题将扼住滴滴 " 喉咙 ",尽管左手消费右手运力,但真正的护城河只能是运力,而这并不可控。

形势更为严峻的是,在滴滴收起锋芒的这一年中,互联网出行领域已经风起云涌。曾经尚存实力的易到等平台,彻底退出了网约车领域,相反的,除了一大批传统车企宣布杀入网约车领域以外,包括哈啰、高德、百度和美团点评等平台,开始以聚合模式旨在撬动滴滴的市场份额,成为围剿滴滴的生力军。由此,滴滴也不得不在成都上线聚合模式,形成防御之战。

滴滴自我救赎 325 天:无上线日期的顺风车 程维待破的困局 滴滴未来

摆在程维面前的是一盘需要全面挽回 " 颓势 " 的棋局,但现实或许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糟糕,不止一位互联网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滴滴在行业的竞争优势依然显著,后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追上,滴滴的一家独大的格局仍不会发生改变。

不过在内外交困下,滴滴要确保市场份额、突破时下的困境,仍然是不小的挑战,从近日一系列举措来看,滴滴调整节奏加快。

7 月 9 日,滴滴宣布自 7 月 11 日起调整在北京市的计价规则,虽然在普通时段消费者打车相对便宜了,但在高峰时期滴滴将进行自 2017 年以来的首次涨价。在外界看来,随着滴滴平台抽佣的提高,滴滴涨价是必然趋势," 滴滴不可能一直亏损下去,而滴滴若想扭亏为盈,涨价是一条必经之路 "。

事实上,早在今年 2 月份的员工大会上,程维就提出了 " 聚焦、过关、上岸 " 的战略,亦即聚焦当前最重要的出行主业,继续加大安全和合规投入、提升效率,对非主业进行 " 关停并转 " 并且将 " 安全 " 和 " 盈利 " 视为 2019 年的重要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行生态的布局上," 沉睡 " 了两年的的滴滴开始加速。今年年初,滴滴开始在 App 中上线 " 金融 服务 " 频道,低调进军金融新业务,在围绕出行场景构建金融生态的同时,滴滴还发力车生态。据悉,滴滴小桔车服独立之后,又联合北汽新能源成立 " 京桔新能源 " 公司,试图在车的维度发力和突破。

此外,在 6 月 26 日,滴滴与广汽集团、腾讯等联手推出的移动出行平台 " 如祺出行 " 宣布上线,率先在广州试运营。两天后的消息称,日产 汽车 、东风集团正与滴滴进行谈判,计划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以管理滴滴的共享出行车队,同时,滴滴将可能获得东风自主品牌汽车。

联手广汽、东风,这意味着,滴滴在 2018 年春天集合 31 位成员的 " 洪流联盟 " 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而彼时,程维表示," 滴滴希望成为未来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到 2020 年,滴滴平台上的新能源汽车将达到 100 万辆 "。

在一位互联网人士看来," 在滴滴这样一个生态里,网约车业务是一个长板,以车为核心的后市场服务是一大长板,金融也是一个大长板,每一个板块在规模效应牵引力下,板块间的协同效应才能出现,然后,再各自打出一个面来,‘新’滴滴自我保驾护航的势能才能形成 "。

然而,在诸多因素下,滴滴此时的执棋路线或许早已有了偏差,在现实面前,滴滴也不得不做出妥协。近日消息,在关系到网约车行业最终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业务上,滴滴正谋求进行剥离,以寻找合作伙伴共同承担这一烧钱的业务。艾媒咨询 CEO 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虽然滴滴希望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王者,但在目前的境况下,剥离这一业务或是明智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滴滴转移国内压力、同时也是滴滴决胜未来的国际业务,滴滴在过去一年正逐渐打开局面。仅在过去的 6 月 21 日,滴滴日本宣布在北海道地区上线出租车召车服务,根据日经新闻,滴滴计划 2019 年度内将服务区域扩大至 13 个地区。6 月 5 日,滴滴宣布正式进入智利和哥伦比亚。滴滴内部技术部门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能够明显感到公司来自海外打车订单有明显的上升。

来源:时代周报 王州婷

随意打赏

滴滴出行顺风车滴滴顺风车司机滴滴顺风车程维滴滴打车程维碳纤维材料拼车顺风车滴滴拼车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