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法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说,“社区”是通过人们意向、习惯、回忆等“本质意志”连接起来的。 互联网 内容社区作为虚拟意义上的社区,同样具备这一特征。

近日,内容社区知乎在十周年之际发布了一系列“十年十大”盘点,囊括了十大知乎梗、十大知乎脑洞、十大知乎故事、十大领域问答四个不同名单。从全网皆知的“谢邀”“刚下飞机”等知乎梗,到“假如被蜗牛追杀”“吃一勺xx”等知乎脑洞,再到知乎版“我不是药神”“与命运抗争的程浩”等知乎故事,这些盘点背后,凝结了十年间,知乎用户的共同记忆、习惯与精神,构成了一种属于知乎的“本质意志”。

十大知乎梗:谢邀,人在xx,刚下飞机

知乎以问答起步,用户在一问一答间,逐步形成专业、开放分享的内容社区特质。随着邀请回答机制的普及,用户在回答问题之前往往会先说一声“谢邀”。久而久之,“谢邀”这两个字成为了知乎的专属词汇。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知乎用户遍布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在分享中也喜欢展示自身的生活经验。大家在“谢邀”风靡之后,也开始加上不同的场景延伸,最终共同创造出了“谢邀,人在xx,刚下飞机”这一完整“谢邀体”。这句极具现场感的戏谑,逐渐走出知乎,成为全网范围内都极具辨识度的网络语言。

除了回答专属词汇。知乎用户在提问时也形成了固定句式。当用户对新奇的、不常见的人生经历感到好奇时,会使用“是一种什么体验”句式,以邀请更多人分享某种独特且猎奇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当用户邀请其他用户针对某个人或某件事,从不同角度出发给出不同看法时,则喜欢说“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这两种句式也成为了典型的知乎提问句式,成为独特的知乎标识。

除此之外,同时入选十大知乎梗的还有“实名反对”“细思极恐”“小透明”“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镜像问题”“以上”几个用户耳熟能详的语言和句式。

对于一个社区来说,共同语言和句式的形成,也意味着知乎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知乎用户之间在也在知乎体和知乎梗的创造和使用中,显示出共同的社区文化认同感。

十大知乎故事:冷暖人生守望相助

作为一个内容社区,知乎不仅集合了不同领域的优质内容,更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独特连接。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2013年,知乎上一名叫“程浩”的用户在“你觉得自己牛的地方在哪”问题下写下了自己的真实经历。他从1993年一出生就没走过路,是一名“职业病人”。他认为“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座右铭。

程浩在知乎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回答,分享自己关于阅读和成长等方面的经验,成为很多人的精神知己甚至老师。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体情况,他自小患肌无力、心脏衰竭等各种病症,身体萎缩,每打下一个字就要耗费巨大体力,收到的病危通知书都有厚厚一摞。2013年8月,程浩去世了,留下了厚厚的文字和向死而生的精神。到今天,知乎上还会有非常多网友自发怀念他。

程浩与病痛抗争的精神让人懂得生命的可贵,也激励了知乎用户在面对生死病痛时的守望相助。2019年,知乎上演了真实的“我不是药神”。一位流感病危患者的家属在知乎求助,她的舅舅因流感引发重症肺炎,生命危在旦夕,尝试了国内所有的药物和治疗方法都失败了。唯一有可能救她舅舅的,是一种刚刚上市的创新药物。这种药全世界只有日本能买到,而且日本开药流程非常繁琐麻烦。但在求助发生的第16个小时,6个知乎用户把药从日本东京人肉送到了患者所在的沈阳医院,成功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2020年,当全球都被疫情折磨时,知乎用户关雅荻却经历了一个平行世界。1月20日关雅荻所在的帆船队从澳大利亚出发,航行4100海里,到达菲律宾港口。2月14日登岸后,他才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这段独特的经历充满电影般的荒诞感,也让每个人感受到生命的可贵。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知乎上演。十年间,数亿知乎用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同时也在知乎上创造了一个个共同记忆。

十大知乎脑洞与领域问答: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知乎的名字来源于论语中孔子对子由的教导:“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时也代表知乎创始团队对世界的态度,在知识的创作与分享中发现更大的世界。

十年来,知乎聚集了超过4400万个问题和2.4亿个回答。这些内容遍布各个领域和专业,既有实用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也有天马行空的放飞脑洞。

从“谢邀”到“知乎宇宙”,知乎公布十年十大盘点

2014年,有网友在知乎提问“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单身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6年来,这条问题下积累了将近4千条回答,其中有回忆感悟也有希望畅想,每个文字背后都是当下年轻人的生动面孔和真实情感。

2016年,AlphaGo对战李世石。在“AlphaGo能战胜李世石吗?”这一问题下,知乎用户分别从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学等多个层面给出专业回答,也在讨论中共同见证了人类与 科技 博弈的又一个里程碑。

2018年,知乎上出现这样一个问题“给你10亿美元,但会有一只蜗牛永远追杀你,你干不干?”这种看似荒诞的假设类问题,瞬间开启了网友的脑洞,有人用数学概率计算出被蜗牛攻击的概率,有人将其引申为一个有关生命与自由的哲学讨论,有人甚至以此为场景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这个问题与“如果吃一小勺太阳会如何?”“普通人强化一亿倍是什么概念?” 等脑洞问题一起,构筑起一个“知乎宇宙”,成为由用户自发创作、极具知乎特色的“集体代表作”。2019年12月,“知乎宇宙”话题被用户创建,目前已包括761个问题,已拥有全网热度与知名度,成为了网友们喜闻乐见的知乎原生梗。

一边脚踏实地,一边仰望星空。这是知乎社区的内容肌理,也是知乎用户的人生写照。

十年间,知乎用户最喜爱的两个提问是:“我们穷极一生,究竟追寻的是什么?”“有哪些知识,你知道后你的世界马上就不一样了?”透过知乎,每个提问者都尝试寻找答案,知乎则连接了每个做出提问和解答的人,让每个问题都有答案。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