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新闻:新媒体的下一场狂欢?
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身上。他曾经是一位记者,他说,记者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因为新闻业能够培养快速学习能力。
“新闻职业要求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新闻工作环境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阿尔维托·耶拉斯·卡马戈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两次当选哥伦比亚总统,但他甚至没有高中毕业。”
在他们的表述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从业者拥有的与信息“打交道”的能力。新闻有三个众所周知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能够对外部环境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从种种事实来看,他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但显然,在 互联网 “纸媒已亡”的论调下,各家有着悠久历史的 媒体 数字化的进程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像《纽约客》这样本身就擅长以视觉效果吸引读者的媒体转型当然很成功,甚至比之前拥有更多的收入方式。 但一些较为严肃的媒体,转型之路则显得愈发艰难。
近日,BBC宣布推出首部 VR 喜剧短片《People Just Do Nothing》。这部短片由Roughcut TV和BBC VR Hub联合制作,也是BBC第一次尝试将VR融入喜剧。但这并不是BBC第一次使用VR技术,实际上早在2014年,他们就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上。
而今年,BBC几乎每个月都有相关的VR体验、新闻报道出现。5月的《Life in VR》纪录片,6月VR直播世界杯,7月推出VR房屋设计系列片,8月到11月连续推出了三个不同题材的VR影片。
经历过从报纸到广播,到电视,再发展到如今以互联网 社交 平台为基础的传播方式,从历史的宏观上做判断的话,实际上,在每一次的技术浪潮中,媒体都是弄潮儿。 而这一次的VR,会是个例外吗?
五年探索
在我们细数VR的发展史时,常常会将2015年设为起点,也就是那一年,VR才开始迎来真正发展的开始。 但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 关于VR的一切始于2014年。
那一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录制了一段Fiona Bruce的新闻简报,让观众观看Fiona Bruce的一天,就像她是观众们的同事、伙伴一样。显然这项体验在当年也引起了一些用户的兴趣和关注。 可惜它仅支持在Oculus Rift上观看,时间短、内容无趣,更重要的是分辨率和体验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这些因素让着这个尝试最终也只能以尝试收尾。
但它却为媒体们开了个好头。在随后的2015年里,伴随着VR的浪潮,ABC在某一次的《夜间报道》中,记者Alexander Marquardt为观众带来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罕见画面,以及其他一些为保护文物所做的工作。而观众只要从Jaunt官网下载APP就可以看到关于这则新闻的 360度全景视频 。 同样的,Facebook作为当年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巨头,也在新闻推送中提供了 360度全视角视频内容。
同年,《纽约时报》推出一部名为《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的新VR电影,该影片讲述的是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儿童。这部影片需要通过搭载智能 手机 用眼镜盒子观看,眼镜盒子会在11月7日发放到订阅用户家中。《纽约时报》数字版的订阅用户将通过电子邮件中的代码兑换眼镜盒子。
这时候的各大媒体在对VR的使用方面抓住了其最大的特点,强沉浸感。在这样的前提下,为观众提供能在手机端裸眼或使用Cardboard类的眼睛盒子,就能够观看的360度全景视频,是2015年VR新闻的发展方向。
而对全景视频不断地探索,也是2016年各大媒体VR新闻的发展主题。
《今日美国》就开设了一个名为“VRtually There”的VR视频栏目,通过360度全景视频为观众讲故事。这种形式更类似于我们喜欢的直播。而这个频道也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认同,直到今年年初,VRtually There的Youtube频道还在更新。
这当然不是观众对VR的热情让它拥有活跃的资本,而是一种新的故事。如果说2015年的VR新闻更像是“大媒体办公室的日常”这样的纪录片的话,2016年就是在试着用360度全景视频给观众讲故事。
虽说在叙事手法上有了精确的变化,但在观众看来,仍然没有跳出“360全景视频=VR”的谬误。借用当年网易 传媒 副总编辑刘晶的一句话 ,“VR技术的使用还局限在全景视频上,还不够成熟”。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我们应如何通过沉浸式故事叙述来推进新闻领域的发展?”成为了主旋律。 谷歌也曾发表言论认为,“故事情节”才是VR新闻的Freestyle。并且设立了20万美元奖项,用于探索VR新闻,入选项目最高可获35000美元。
喜欢在“刀尖上跳舞”的CNN,也设立了名为“CNNVR”的部门,他们想用一台头显,一条视频就能把观众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让观众拥有更有真实感的新闻体验。
但随着 苹果 、谷歌等全球领先的 科技 企业纷纷押宝AR,媒体们也将注意力转移到了AR上。 曾经热衷于VR新闻报道的《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都添加了AR的功能。
BBC更是联合Nexus工作室,开发了《文明(Civilisation)》系列纪录片的AR应用《Civilisations AR》。有的用户则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表示,“这很酷,(著名大雕塑家)罗丹(的雕塑“The kiss”)居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里”、“安利大家都去试试,人类的文明就在自己身边的感觉太好了。”
虽然整体转向了AR,但此前提到BBC的一系列动作,也显示大媒体并没有放弃对VR新闻的探索。
从开始情节单一、清晰度极低的全景视频,到后来尝试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展示,再到现在VR/AR双线并行, 五年的探索已经让VR新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媒体们在对如何用VR报道新闻上也有了相当的成果。
三个观点
媒体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以社交平台为主的传播形式, 每一种媒介,都有它相应的传播方式,VR/AR也并不例外。
首先就是今年最火热,也最受关注的AR。 经过不断的试错,媒体们最终将关注点落在了用AR的形式展现更具 人文价值 的内容上。比如上文说过,市场反响非常不错的AR应用《Civilisations AR》。
它通过对实体文物的AR建模再还原,让用户能够真正接触到人类历史的文明,它能够引发用户对一种文明强烈的认同感,帮助人们更好的感同身受。这种形式对人造成的冲击力是其他形式所远不能及的。
而对VR技术的应用则更着重于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上。 一开始,媒体使用简单的全景视频,让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直接观看,可这种方式和普通的视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所以现在他们更专注于对真正的VR体验的打造。比如十月份BBC推出的,以二战时期某记者现场录音为基础,还原出当年柏林闪电战的真实场景。
在这样的沉浸式体验下,观众听的是来自从前的、现场的录音,看的是被炮火点燃的大地和伤痕累累的战机。相比于360度全景视频,类似这样的VR体验更能够在观众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别忘了…
但太过强烈的沉浸感,新闻来说很可能是双刃剑。 新闻报道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性,它要展现的是事件的真相,它需要人们理性、客观、冷静的近乎冷血。
VR能够让观众对战乱地区的孩子所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体验他们炮火连天的生活,甚至让很多人对战争产生超乎理智的愤怒。 而这种程度的沉浸感也是危险的,因为同理心会变得非常强大,容易扭曲人们对事实的印象。
毕竟当年仅凭借一张照片,人们的口水就淹死了普利策奖得主、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 关于新闻伦理和道德观之间冲突的讨论也从未停止。
从另一个方面讲,一则新闻是不是好新闻,我们可以参照普利策奖的评判标准:
可以看出,决定一篇新闻报道好坏与否的更多在于非技术因素,需要编辑、记者和撰稿人的个人知识、资历和经验——25至54岁这三十年是美国新闻从业者获取普利策新闻奖的黄金时期;约五分之一的美国籍获奖者曾就读于常春藤盟校。
这其实就是在告诉所有新闻从业者,在任何时代,都是内容为王。
但无论如何,我们阻止不了时代的发展,也阻止不了VR新闻发展的脚步。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现在还只是想象,但我们必将置身其中。
来源:8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