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播蜻蜓FM音频 喜马拉雅回应:用户自主上传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进入2018年以来,喜马拉雅又一次次深陷盗播侵权的舆论旋涡。

从曾鹏宇到蔡春猪再到唐小饭、编剧张瑶等人的控诉,均没有让这家号称中国最大音频平台的企业产生一丝丝的悔改之意,至于后续的补救措施和赔偿方案也是不得而知。

盗播蜻蜓FM音频 喜马拉雅回应:用户自主上传

之于我而言,对这种事情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这一次,我的态度要变了,因为我发现:喜马拉雅FM平台公然出现了《丁道师杂谈》的专辑以及相关内容,用户无需付费就可以免费收听和下载。

《丁道师杂谈》是我和蜻蜓FM筹备多时,联合推出的一档原创音频节目,内容主要是针对 科技 行业的时评,当时签署了独家协议,蜻蜓也给了一些渠道支持。

发现侵权后,我和喜马拉雅FM取得联系,然而遭遇到了各种扯皮和推诿,给我的回复很简单:这是用户自主上传的!

对于这种依据避风港原则,不负责任的回应,我作为从业者自然不陌生。通过这种回应平台彻底撇清了和侵权者的关系,但却享受到了盗播到来的内容充实和流量红利,可谓一举多得。

盗播蜻蜓FM音频 喜马拉雅回应:用户自主上传

我同时也和蜻蜓FM方面取得了联系,对喜马拉雅FM这种侵权盗播行为,蜻蜓FM也只能愤怒的表示“我们没有给喜马拉雅授权,这是完全的盗播行为”。

愤怒过后,是维权的无力感,对于喜马拉雅这种平台来讲,早已经研究透了各种司法认定和维权举证,必要时刻它完全可以删除内容以避责。你能把它怎么办?

“惯犯”喜马拉雅 避风港原则能否频频免责?

喜马拉雅被指盗播侵权其实历经数年,极少得到法律的制裁,更何谈对被侵权著作人和版权方的道歉以及相关的赔偿。

这其实靠的就是我们俗称的“避风港原则”,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避风港”原则是指在发生著作权侵权案件时,当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并不制作网页内容,如果ISP被告知侵权,则有删除的义务,否则就被视为侵权。如果侵权内容既不在ISP的服务器上存储,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删除,则ISP不承担侵权责任。后来避风港原则也被应用在搜索引擎、网络存储、在线图书馆等方面。

避风港原则让平台免受法律制裁的同时,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助长了平台作恶,甚至肆无忌惮的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违法侵权。比如今年3月,知名作家曾鹏宇公开炮轰喜马拉雅FM,称在该平台发现了自己撰写的《世上有颗后悔药》全本有声书内容,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和打赏主播,却没得到他和出版社的授权同意。随即原定的项目合作被搁置,6位数的有声书版权收益也打了水漂。然而直到今天,影响深远的这件案子,我们也没有看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滴滴顺风车司机不是司机员工,淘宝店主也不是淘宝员工, 但这些大型平台的服务或者产品出现问题后,并没有依据避风港原则跳出来撇清责任“我们只是平台,犯事的是用户”,而是积极的承担固有责任,协助各方解决问题。

相比滴滴和淘宝,喜马拉雅不算大公司,但平台的担当与否和大小无关,更关乎其价值观。“惯犯”喜马拉雅一次次被免责,其实也给我们的行业和司法部门敲响了警钟,对于这种危害行业至深但没有法律依据来处罚的事件,我们该怎么办?

音频付费产业发展遇阻 但“开源节流”不能走了歪路

其实在今年,还包括作家蔡春猪、唐小饭、编剧张瑶等公开表达了对喜马拉雅侵权盗播的愤怒。那为什么被推上了舆论的浪尖的喜马拉雅,依然铤而走险,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容平台主播盗播呢?

原因很简单:音频付费产业发展遇阻,盈利乏力,而秉承“避风港原则”,可以有效的增加平台用户量和人气,同时减少成本以及降低法律风险,这也是行业特色的开源节流。

近期,我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谈了我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在我看来,知识付费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在音频领域表现力非常有限,而且版权意识还没达到相对的高度,并没有形成强壁垒。相比而言,音频付费远不及视频的展现形式好。

时代财经的报道显示,喜马拉雅FM已累计拥有4.7亿激活用户,而其爆款产品《好好说话》至今的订阅人数仅为40万。换言之,该节目产品的付费用户转化率大约仅为千分之一。

对此,我对时代财经采访时同时表示“喜马拉雅FM的用户量已经形成规模,但相应的 商业 化尚未与用户量形成匹配。音频付费转化这个过程并没有得到用户的完全接受,所以商业化的转化率相对低一点。”

由此可见看得出来,喜马拉雅频频出现盗播内容,背后是现实发展的困境。不过,即便如此,“开源节流”也不能走了歪路,更不能成为给不法侵权提供温床的借口。

写在最后:对于喜马拉雅这种吃着知识 经济 的饭,却砸着知识经济锅的平台,按理我们这种著作权人应该积极的通过司法手段维权。但现在,我深感无力!

随意打赏

蜻蜓fm 喜马拉雅喜马拉雅 蜻蜓喜马拉雅蜻蜓喜马拉雅音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