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分子专盯“好色之徒” 远离色情APP和钓鱼网址能有效防骗
电信网络诈骗频频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更是经常见诸于新闻报道中,那么刚过去的2017年第一季度电信网络诈骗情况是怎样的呢?5月4日,腾讯安全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用户标记诈骗号码数量相比第四季度下滑46%、诈骗电话拨打次数比第四季度降低50%、收到诈骗短信的人数也下降了31%。
同时,随着 手机 网民的增加,手机病毒、钓鱼网址也成为诈骗分子惯用的“高 科技 ”。通过在诈骗短信中留下病毒网址或钓鱼网址,诱导用户点开网址下载病毒APP,通过病毒APP窃取手机支付验证码,从而盗刷资金的案例屡屡发生。据《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受手机病毒感染的用户数为6047万人次,其中支付类手机病毒占比为1.59%。其中,下载色情APP、打开色情网址是传染手机病毒、误入钓鱼网址的主要途径。
诈骗分子专盯“好色之徒”
《报告》显示,在这些手机病毒之中,流氓行为的手机病毒占比54.88%,这类手机病毒主要利用情色视频APP、情色图片查看器APP等方式诱导用户安装,一旦用户安装这类病毒APP就会同步安装手机病毒。
(数据来源于:《2017年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
此外,在钓鱼网址的分类中,色情网站类钓鱼网址占比最高为54.24%,而博彩网站类钓鱼网址占比22.02%,这也体现出网络赌博的严重性。
据 媒体 报道,2017年4月,一名男子到派出所报案,称“被人冒充向亲朋好友发充话费诈骗短信”,而背后的原因让人啼笑皆非。原来,该男子下载了涉黄APP软件、浏览不健康内容导致手机中毒,病毒在后台向通讯录好友群发诈骗短信,还致使其中一位亲戚被骗了200元。
安全专家支招:远离色情内容可防骗
据腾讯安全专家分析,色情内容一直是 互联网 流量的重要入口,所以诈骗分子在色情APP内植入病毒代码,一旦安装就会偷偷在后台运行,读取手机联系人,并以机主名义向手机联系人中的亲友发送诈骗短信,要求汇款、转账。而色情类钓鱼网址则会模仿一些网购、支付平台,诱导受害人输入网银、支付工具的账号、密码,然后盗刷资金账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专家建议广大手机网民不要被色情内容蒙蔽双眼,因一时之快而导致资金被盗。下载手机APP的时候最好去官方网站下载,不要去手机资源站、非安全电子市场下载。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打开不安全网址。同时,为手机安装腾讯手机管家,可以有效的查杀各类手机病毒,拦截钓鱼网址。
另据了解,腾讯”神荼反钓鱼系统”已经与全国多地运营商合作,提前部署在运营商网关,通过人工智能和腾讯最大的钓鱼网址库,从源头对钓鱼网址实施拦截。数据显示,江苏某市公安系统部署“神荼反钓鱼系统”后,拦截中奖诈骗网址72%,手机病毒链接85%,仿冒银行和伪基站98%,有效遏制了涉及网址诈骗案件的发生。
如需要查看完整版《2017年第一季度反电信网络诈骗大数据报告》,请关注公众号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