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亿元“烧”出独角兽 阿里抢得走滴滴的奶酪?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60亿元“烧”出独角兽 阿里抢得走滴滴的奶酪?

与北京寒冬相伴而来的,是街头数量骤减的共享单车。

“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北京街头的ofo和摩拜少了很多。以前一下地铁到处都是,现在要走很远才能找到一辆。尤其是晚高峰下班回家,基本找不到没有坏掉的共享单车。”一位北京的上班族对投中网说道。

而这时,一直默默站在第二梯队的哈啰瞄准了另外一条赛道——“一站式出行平台”,哈啰执行总裁李开逐如是描述。

10月中旬,哈啰对外宣布网约出租车服务正式上线。投中网发现,用户可以在哈啰出行APP上看到,除了有单车,助力车,又多了一个栏目“打车”,通过定位操作,可以发现附近的可用车辆。“这个服务将在10月底遍布全国80座城市。”

故事听起来气势磅礴,但是“一站式出行平台”这个大概念,真的有听起来那样“性感”吗?

哈啰的“中庸之道”

“表面上看,共享单车行业要想成功,就要多铺车辆,快速跑马圈地,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如果没有精细化的运维,车辆铺得越多,所背负的运维成本越高,最终即使拥有再丰厚的资本,在寒冬来临时,都难以为继。”某大型 互联网 企业前公关总监如是评价共享单车的 商业 模式。

最早,哈啰进入大众的视野,便是由于“创新化技术+精细化运维”的差异化战略。其中,哈啰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

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的后来者,哈啰出行于2016年11月份才开始投放车辆,目睹了一线市场的快速饱和与残酷竞争,专注于三四线城市共享单车的运营。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1月底,哈啰注册用户已达到8000万。

相比在一线城市与摩拜、ofo正面对抗的小蓝单车,哈啰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共享单车发展边界。但是,在三四线城市这样需求相对较为疲软的市场能否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仍然有待观察;共享出行大战是否值得大规模打入乡镇,也还留有疑问。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创新化技术+精细化运维”,将成为哈啰一路领先的筹码。然而,他忽略的是,当视线转向“一站式出行”而非简单的单车模式,哈啰出行的玩法,其实并不新鲜。

早在2017年,滴滴出行通过多次 投资 ofo,成功打通了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环节。而摩拜在与首汽约车联手介入滴滴的主业网约车之后,也已宣布与顺路搭乘平台嘀嗒出行达成战略合作。

而这次,哈啰同样选择了与嘀嗒合作,而非自己搭建出租车平台。

据嘀嗒披露的数据,截至目前,嘀嗒出租车业务已开通81个城市。在开通较早的城市以及达成战略合作的城市,嘀嗒出租车的注册率已超过90%甚至接近100%。而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嘀嗒出租车在乘客叫车1分钟以内平均应答率,已经超过75%。

在实际打车体验中,投中网发现,经常会出现出租车司机邀请乘客下载嘀嗒出行并支付的事例。对此,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投中网,“嘀嗒出行对司机还算友好。乘客在发出用车需求后,出租车司机可根据距离远近自由挑单,平台不设任务数,不强行派单,不抽取司机佣金。”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滴滴一系列恶性事件连续发酵后,顺风车业务起家的嘀嗒曾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因此,毫无疑问的是,对出租车业务的补贴与扶持将成为其下一步的重点战略。

这样看来,哈啰也算是选对了入口。

此外,哈啰确实找到了很好的进入时机。滴滴事件后,人们安全出行意识亦不断增强。出租车在安全、合法合规、价格透明、监管成熟、保险完善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逐渐凸显,因而重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所以,以第三方平台入驻出租车业务,也不失为一条“中庸之道”。

背后的阿里巴巴

即便有阿里巴巴撑腰,哈啰也还没强大到与滴滴争天下。

抛开晚入市场的时间劣势不谈,有了美团和滴滴在上海补贴大战后双双被政府部门约谈的“教训”在前,哈啰出行很难通过大规模的优惠和补贴去撬动市场。

即使像滴滴,不进行大规模补贴,但也会给用户发些小额的优惠券,以此黏住用户。“如果没有补贴,很难打开网约车市场。”上述出租车司机说道。更何况,仅仅以出租车切入,这个“口子”撕得还是过于保守。

而其背后的阿里,却对大出行市场“觊觎已久”。

3月13日,哈啰出行启动全国范围信用免押骑行,只要支付宝芝麻信用650分以上的用户,即可在全国免押金骑行哈啰出行,正式入驻支付宝。

之后,阿里多次投资哈啰,先后在去年12月,蚂蚁金服向哈啰投资3.5亿美元,今年4月,蚂蚁金服再次投资哈啰7亿美元,之后紧接着分别在6月、7月向哈啰出行投资18.9亿人民币和10亿美元。基于此,阿里一跃成为哈啰出行的第一大股东。

而此时,更多人关注的焦点在于,阿里巴巴为什么投资了ofo还要去投哈啰?

投中网就此对出行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他说道,“阿里错过了投资ofo的最佳机会,又必须拿下共享出行的流量入口,实属无奈。”

而阿里与哈啰出行的故事,同样说来话长。

2017年12月3日,永安行公告称,公司关联方上海云鑫 创业 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龄稷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及其他投资人共同对低碳 科技 增资23.0414亿元。其中上海云鑫、上海龄稷分别对低碳科技增资19.8558亿元、2000万元。

同时,永安行拟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持有低碳科技的股权比例将下降至11.93%;上海云鑫将持有低碳科技32.05%股权,成为低碳科技第一大股东。据悉,上海云鑫持有永安行8.33%股权,而蚂蚁金服持有上海云鑫100%股权。

12月4日,哈啰出行与永安行旗下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哈啰出行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

由此,阿里巴巴作为永安低碳的控股股东,自然控制了哈啰出行,哈啰成了阿里忠实的一脉。

该业内人士透露,“其实阿里是不愿意投资ofo的,因为ofo不老实,滴滴跟阿里的逻辑差不多,都是想控股ofo,成为自己的一份子,ofo对滴滴的态度证明了ofo团队的不确定性。”

他继续说道,“所以在阿里投资ofo以后,8个月的时间内,任由ofo自生自灭。2月,ofo终于顶不住压力,被迫倒向了阿里。这个机会对于阿里也是非常合适,困难重重的ofo会开出低价,放阿里进来,得到自救。阿里呢,顺坡下驴,增资和获得ofo车辆抵押,扩大自己在ofo的话语权,并进入董事会。”

而如今,而更具戏剧性的是,近日有 媒体 爆出,哈啰出行正与ofo接洽,商谈收购事宜。

“知情人士称,根据双方洽谈的方案,哈啰出行欲以1:5到1:2.5的折股比例并购ofo。如果顺利实现,哈啰将在‘超过摩拜和ofo总和’的订单量基础上进一步增长,扩大其在共享出行市场的份额。”

对此,投中网向哈啰方面求证。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信息。

写在最后

回溯至两个月前,一些网络平台上,大批用户发起了“卸载滴滴”活动。

然而,滴滴用户曹先生告诉投中网,自己并没有参与。“取缔了滴滴,其他平台也会把业务做起来,所有的司机都会过去。而我们真的能保证那些平台的技术能力及责任心就比得上滴滴吗?”

他无奈地说道,“在我看来,那些平台出事的几率可能比滴滴还会高很多,只是现在体量太小很少有人注意到。一旦滴滴完了其他平台就大了,问题就转移了。到时候,问题没有解决。只是大家骂的不再是滴滴,而是滴嗒、美团、首汽、神州了。”

因此,事情的关键不是取缔滴滴,而是每一位运营者对于安全出行的良知。

如果哈啰可以把战略重心深植与此,这场共享出行背后的资本博弈,倒是值得期待。

【来源: 投中网        作者: 柴佳音

随意打赏

阿里投资独角兽阿里云 独角兽阿里独角兽公司阿里云独角兽阿里系独角兽滴滴 阿里阿里云邮箱阿里独角兽阿里旺旺阿里妈妈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