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工程师海外变身网红“菜农”,异国创业路上的年轻人都在“玩”些啥
" 北大是我人生上半段的一个标签,现在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加拿大菜农。" 董健毅笑着说道。
这位北大地质系的高材生、曾经的跨国名企工程师,在扎进田间地头苦干了近三年之后,最近,用自己一手搭建的蔬菜大棚在 YouTube 收获了近 30 万粉丝,登上各大本地 媒体 ,摇身一变成为了加拿大农业界的 " 新晋网红 "。
温室大棚,这个早已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技术,在加拿大本地人眼中,却是一个了不得的新鲜事物。即便是在疫情期间,来董健毅温室参观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甚至还邀请他去当地大学做了几场讲座。
" 看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加拿大在蔬菜种植方面的技术已经落后这么多了!" 一名加拿大农业教师对中国的大棚技术惊叹不已。
而在加拿大人眼中的 " 农业大师 " 董健毅,其实在几年前还只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门外汉,他甚至给自己取名叫 " 不懂菜 " 的董菜菜。
" 我只是让更多加拿大人看到了中国智慧。" 他说。
| 北大学子误打误撞的异国种菜之路
在来加拿大之前,董健毅从未在农村生活过,对农业种植更是一窍不通。
2000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并一鼓作气取得了研究生学位。毕业之后,董健毅顺利进入到世界第一大油田服务公司斯伦贝谢公司工作,做过现场工程师和地质勘探师。在普通人眼中,此前他完全就是 " 别人家的孩子 " 过着 " 别人家的生活 "。
图 本科时期北大未名湖畔的董健毅
那时的石油行业还处于最鼎盛的时候,在加拿大一个石油工程师的年薪轻松就能达到 15-20 万加币,于是,跟很多同行一样,董健毅怀揣着大干一场的热血搬到了石油重镇——卡尔加里。
然而,他刚带着妻子登陆加拿大,情况就急转直下。
2014 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迎来了一次历史性大崩盘,从 100 美元/桶一路暴跌到了 26 美元 / 桶,本地石油公司纷纷裁员,董健毅眼看要到手的 offer 也没了。
望着冰天雪地的卡尔加里,处于失业危机中的董健毅陷入了深深的迷茫。此后,他考虑过读博深造,也在本地做过装修、当过学徒,反复折腾也四处碰壁。 但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他发现了一个商机——蔬菜。
说来也奇怪,作为农业种植大国的加拿大,在生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上的机械化程度属于世界一流水平,但在种植瓜果蔬菜作物上的技术却相当落后。特别是在卡尔加里这样比较寒冷的地区,当地人基本没有人种蔬菜,因为要在冰天雪地里养活这些绿色蔬果简直难于登天。
因此,过去在卡尔加里,几乎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本地产的新鲜蔬菜。董健毅一想,有大量需求又没有人做,不就意味着一个没有竞争的蓝海市场吗?要想解决种植环境的问题,温室技术不是早已在中国到处都是了吗?
灵感一来,说干就干。2018 年初,董健毅飞回中国,走访了山东寿光、东北、内蒙等多个代表性的农业地区,从零开始学习如何搭建蔬菜种植大棚。
在国内,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从搭建大棚的材料到施工团队一应俱全,一个百米大棚短短几十天就能搭建好。 但回到加拿大,董健毅傻眼了,不仅各种材料都买不到,当地更没人懂生产和搭建,一切都要靠自己。
那时的董健毅夫妇俩,还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按照自己从国内学来的经验,他们跨国采购了钢材、棉被等一些基础材料,铺开设计图就赤膊上阵。
从 2018 年 6 月开始,夫妻俩就投入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棚搭建工作中。娇小的妻子开上了笨重的拖拉机,曾经北大象牙塔里的骄子成为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 拓荒者 "。
然而,这个看似容易的大棚,自己建起来却是无比地艰难,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完全是一场对体力和智力的双重考验。
比如在加拿大找不到搭建大棚要用的铁架子,他们就得自己动手做一个脚手架,还把拖拉机前边安了两个大钢管改造成了支架,这样妻子操控拖拉机,董健毅就可以爬上脚手架焊架子。
一个简单的往大棚墙中填土问题,在国内用一台专业挖掘机几天就能解决,可在加拿大,由于挖掘机的费用太贵,董健毅不得不自己动手,用吊机和漏斗设计并制作了一台 " 可调节式填土机 "。
"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但精神压力也很大,不知道投入了这么多精力,最后能不能做成。" 回想起当时跟丈夫艰苦地设计、搭建大棚过程,董健毅的妻子也是百感交集。
最难的时候,夫妻俩吃了整整一个月的泡面,期间还经历了冰雹降霜严寒等重重考验。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时一年多后,他们终于建起了第一个长 100 米、宽 10 米、高 6 米、占地 1000 平方米的中式蔬菜大棚,夫妻俩才正式踏上异国种菜之路。
| 卡尔加里的 " 农业新明星 "
在第一个大棚基本成型之后,夫妻俩开通了 社交 账号,用以记录农场的变化。妻子给董健毅取名叫董菜菜,给自己取名叫王果果,寓意着种菜得菜、种果得果,希望辛苦搭建的大棚能带来好收成。
在作物的选择上,董健毅也充分发挥了 " 学霸 " 特质,事先下了一番苦工夫研究。
他翻阅了各种农产品销售资料、甚至去咨询了当地农业大学的教授,把作物种植时间做了详细的安排:春夏秋种需要大量阳光果菜,冬天种要求不那么高的叶菜。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大棚里的迎来了第一波好收成,看着不断茁壮成长的菜苗,董健毅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满眼都是欢喜,他觉得这些小生命 " 很聪明,也很漂亮 "。
一开始,董健毅只是尝试通过 微信 在华人圈里卖自家蔬菜,没想到第一批上货就被一抢而空,很多顾客表示自己已经很久没在加拿大吃过这么新鲜、有味的蔬菜了。一传十、十传百,现在当地华人要想买董健毅家的菜,都得早早地在微信群里排队接龙,很多人根本抢不上。
如今,夫妻俩也在自家农场门前,用中文竖起了一个招牌——悠鲜美地。希望日后能将农场打造成一个集蔬菜种殖、教育科普于一体的 " 世外桃源 "。
随着蔬菜越卖越好,董健毅的大棚也吸引到了很多加拿大本地人的目光。由于加拿大的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在当地种菜基本是靠大型机器进行规模化经营, 像董健毅这样 30 多岁的年轻人,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财力在当地搞农业。
此前,董健毅也去过几个本地温室基地参观,他发现这些温室虽然规模大、产量高,但维护成本也非常惊人。它们普遍使用的是天然气加热的方法,不仅每年的燃气费花销不菲,还需要铺设地下管线、安装锅炉,很多温室要持续经营十多年才能真正实现盈利。
最重要的是,由于使用纯人工保暖,缺少光合作用的蔬果吃起来也有些 " 乏味 "。而董健毅的中式 " 被动 " 大棚,不需要任何燃料,仅仅依靠太阳能就能实现全年种植,而按照目前的生产进度,不到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 这完全是我们中国老祖宗们的智慧。" 董健毅感叹道,他使用了中国传统的建棚原理,充分利用粘土吸热、放热的特点,同时通过使用电机操作棉被,来给温室保温,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冬日,大棚里的温度仍然可以达到 29 度。
如此聪明、高效的建棚方法,让很多加拿大人称奇不已。 当地的农场主、农业大学的教授都纷纷慕名而来,职业学校的老师们还带着一批批学生前来学习实践。
图 很多加拿大人来董健毅大棚参观学习
疫情期间,董健毅已经被邀请做了好几场关于 " 中国式日光温室大棚 " 的线上讲座,很多人认为,这个中国技术将能为解决加拿大以及其他寒冷地区种植蔬果提供新的思路,不但能有助于节能减排,还能帮助当地增收。
网友们都说,董健毅现在就像是中式日光温室的海外推广大使,他的温室大棚,打破了很多外国人对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纯靠人力的固有印象,而从夫妻二人搭建大棚的经历中,他们也看到了中国人的聪明、勤劳与坚毅。
| 走在异国 创业 路上的年轻人们
如今,董健毅已经开始着手搭建第三个大棚了,有了之前的经验,现在他干起来已经是轻车熟路。他盘算着如果之后产量稳定上升,他就与当地供应商合作或者自己搭建一个在线商城。
他们名为 " 董菜菜 " 的社交账号最近也收获了不少粉丝,有人称他是男版 " 李子柒 ",也有人说他说会种菜的 " 北大雷佳音 "。看着大家的鼓励,董健毅心里又多了一份动力,虽然自己也还处于创业的起步期,但他相信只要年轻人愿意琢磨、肯下功夫,也一定能在海外做出一番成绩。
的确,近年来,即便加拿大的创业市场不如国内和美国那么火热,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华裔年轻人的身影。
不久前, 加拿大最大创业孵化器之一的 NEXT 公布了 36 名年度优秀青年创业者名单,其中华裔创业者就占据了 6 个席位。 他们有些还在读大学,有些已经组建团队开发出了完整的产品,创业的领域也是五花八门,生动地展现着华人青年们创造力和执行力。
Cindy Nie 就是其中一位入选者。她在 2019 年末建立了一个名为 One Healing Space(治愈系空间 ")在线心理咨询平台,如今已经链接了 100 多名心理咨询专业志愿者,服务了超过 300 名咨询者。
跟很多独自在外求学的留学生一样,Cindy 刚到加拿大时不得不面对来自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心理上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期。后来她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曾有过跟她一样的感受,甚至还有朋友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 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排解这种情绪,不愿意也不习惯于去看心理医生,加上还拿大诊疗系统本身就比较慢,我当时就想或许可以能够建立一个更轻松、更高效的平台去帮助他们。"Cindy 告诉硅星人。
很快,Cindy 就把想法进行了落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她不仅开通了线上咨询网站,组建了一个拥有 20 多名员工的团队,还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Canada Life 等本地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
在此次疫情期间,他们积极组织了一系列的线上讲座和互助活动,温暖了很多困在加拿大的留学生们,在多伦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联合国心理健康的一位发言人 Judy 博士在了解到这个项目之后觉得非常有意义,还主动和他们一起举办了一场关于心理援助技巧和知识的讲座。
关于未来,Cindy 告诉硅星人,她并不只是将 One Healing Space 定位于一个心理咨询机构, 而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心理健康的社区网络,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让更多人能够打开自己、拥抱生活。
跟 Cindy 一样入选此次 NEXT 36 名单的,还有正在加拿大读大四的庞舜心,别看他大学还没毕业,却是一位已经有过 3 次创业经历的连续创业者了。
如今,他除了跟师兄一起研发着一个智能家居产品外,还发起了一个名为 " 环创者 " 的华人 科技 社区,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交流和服务加拿大本地的青年创业者。
不久前,他们举办了名为 " 炉边谈话 " 的系列活动,邀请到了很多在加拿大的科技从业者以及创业者一起交流行业动向和创业心得。很多在加拿大的年轻人都觉得通过 " 环创者 " 找到了组织,认识到了更多跟自己一样对科技、对创业感兴趣的人。
"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社群让大家感觉到,在海外的华人并不是一盘散沙,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大家都可以互帮互助,并把火种不断传递下去。" 庞舜心向硅星人谈起他的愿景。
其实,无论是半路转行、投身农业的董健毅,还是在 NEXT 孵化营里的这群创业青年, 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创业故事在一点一点重塑着海外华人的形象——他们不再是过去只会照本宣科的 " 中国考神 ",而是一群有远见、有能力、敢于创新的开拓者。
近年来,从 Zoom 到 Doordash,从 Tiktok 到 Shein,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华人青年创办的企业在海外崭露头角,甚至成为外国企业竞相模仿的对象。而我们相信,无论是农业领域、科技领域还是公益领域,未来在各行各业中也都能出现更多华人的身影。
来源:硅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