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投入远多于研发,但做按摩的「倍轻松」就是要上科创板
万万没想到,按摩器具竟然有超百亿的市场。
从 2000 年开始,倍轻松做出头部、眼部、颈部等多种便携按摩产品,并以 " 古法中医 + 现代 科技 " 为卖点,在需求增长的势头中开了 150 多家直营店,营收过亿。去年 12 月,倍轻松首发上会获通过,如无意外,其将在未来登陆科创板,成为 " 智能便携按摩器第一股 "。
在倍轻松的官网,倍轻松董事长马学军称公司使命是 " 做对人类健康有影响力的事 ",愿景颇为宏大。只看概念的话,倍健康同时踩中了健康和科技两个风口,属于当前资本市场热捧的对象。
但这可能只是概念。
倍轻松的主要产品
尽管倍轻松冲刺的是科创板,但其 " 底色 " 更多是传统的消费品企业。 根据招股书,倍轻松主要经营自有品牌 "breo" 与 " 倍轻松 " 系列产品,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 ODM 定制产品。前一项业务为倍轻松贡献了超过 90% 的营业收入,其中眼部、颈部、头部及头皮四大类智能便携按摩器是撑起这块业务的主力。
在 " 卖按摩器 " 这件事上,倍轻松采用委托加工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 " 轻资产 " 模式生产产品,并通过直销、经销渠道把货卖给 C 端。这是个相对简单的 商业 模型,但倍轻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却一点也不少。
倍轻松产品生产以委托加工为主,图源:招股书
增长放缓
从大面上看,倍轻松的增长瓶颈逐渐显露。营收方面,2017 年 -2019 年倍轻松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3.57 亿元、5.08 亿元、6.94 亿元,增速为 42.3% 和 36.6%,放缓趋势明显;扣非净利润则分别为 1969.65 万元、4343.01 万元、5219.93 万元,净利率明显低于 60% 左右的毛利率。
2020 年上半年,倍轻松的营收为 3.3 亿元,扣非净利润为 789.74 万元,净利率下滑明显。只看 2020 年上半年的话,疫情是倍轻松利润压力的主要来源。
倍轻松的销售模式以线下直销为主(2017 年 -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来自线下直营店的收入占公司合并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6.38%、29.89%、30.71% 和 16.37%),由于线下店租、人力成本等固定支出的存在,疫情对倍轻松利润的冲击可想而知。
和许多原本倚重线下的公司一样,倍轻松纾解压力的方式是进一步走向线上。按照理想状态,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线上拓展逐渐走通," 渡劫 " 成功的企业应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但倍轻松并不适用于 " 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 剧本,因为疫情只是其面对的诸多问题之一。
科技成分存疑,销售费用高企
尽管倍轻松的自我定位是 " 高新技术企业 ",但其技术研发投入远不及在销售方面的投入,这让其看上去更像是一个 营销 驱动型公司,而不是靠技术实力形成竞争壁垒。
在财务投入上,2017 年 -2019 年倍轻松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866.14 万元、2557.8 万元、4065.67 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22%、5.04%、5.86%,三年研发费用合计不足亿元。
相较之下,倍轻松在同期的销售费用分别为 1.29 亿元、1.83 亿元、2.87 亿元,合计 5.99 亿元,7 倍于研发支出,且销售费用率呈现出了明显增长趋势。
在人员构成上,截止 2020 年 6 月末,倍轻松的 832 名员工中七成为销售人员,研发人员仅有 70 名。令外界感到费解的是,倍轻松的 " 核心技术人员 " 最高学历是本科,其中马学军本人的学历仅为职高。 根据招股书中的简历信息,马学军此前的职业经历集中在销售领域,未有技术研发方面的经验,这让倍轻松的技术能力很难有充分说服力。
倍轻松的核心技术人员
科技 " 浓度 " 不足导致的问题是产品门槛较低,拥有供应链资源的企业也能做出类似的产品(小米有品、京东京造等均已入局便携按摩器领域)。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突围方式只能是加大营销投入,但花钱越多、开拓的渠道越多,倍轻松的周转压力也会更大。
存货周转趋缓、坏账压力难解
存货周转是判断一个消费品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如何快速把仓库里的产品变成现金,考验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对供需平衡的精准把握,而倍轻松在这方面的表现不算好看。
2017 年 -2019 年以及 2020 年上半年,倍轻松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4700.84 万元、7379.7 万元、1.03 亿元和 1.04 亿元,占报告期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近 30%;其存货周转率为 3.7、3.41、2.94 和 1.28,呈现逐年降低趋势。 这些堆积的存货不仅影响着倍轻松的变现能力,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减值风险。
根据招股书,在报告期各期,存货跌价给倍轻松造成了 34 万元、255 万元、180 万元和 203 万元的损失。与此同时,应收帐款的增加又进一步对倍轻松的现金周转造成压力。
2017 年 -2019 年以及 2020 年上半年,倍轻松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3566.09 万元、5476.00 万元、8529.87 万元和 5340.78 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为 9.98%、10.78%、12.29% 和 16.2%,体量明显增加。对此,倍轻松的说法是 " 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所致 ",这样的解释显然缺乏说服力。
营收增长放缓,应收帐款的占比却在增加,此消彼长反映的是:倍轻松的业绩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赊销的结果。虽然赊销能扩大产品销路,但也会影响现金周转,同时埋下了坏账的风险。
事实上,倍轻松的坏账问题一直都没能解决。2018 年,倍轻松的坏账损失为 632.79 万元,同比大增 199.86%;2019 年,根据新 金融 工具准则,倍轻松将坏账损失列为 " 信用减值损失 ",该年信用减值损失为 255.42 万元,风险依然难以忽视。
总结来看,倍轻松如今面对着这样的局面: 产品未形成强大壁垒,业绩增长更多依靠加码销售能力、出让议价权来实现,但存货和坏账造成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 当有供应链资源,同时 " 自带流量 " 的企业入局便捷按摩器领域,倍轻松未来的增长压力只增不减。IPO 募资究竟是为倍轻松换来 " 第二增长曲线 ",还是只是缓兵之计,一切都有待倍轻松给出答案。
来源:资本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