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牛牛:以技术见长,上线3年屡获融资、为用户赚4亿收益
十年之前,以拍拍贷的成立为标志, 互联网金融 开始在中国萌芽,并拉开了发展序幕。
十年之后, 网贷 、众筹、保险、第三方支付......各类 互联网 新 金融 模式层出不穷,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则在中国遍地开花,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技术能力和极致体验被用户熟知的综合金融 科技 平台——钱牛牛,就是众多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变的优质互联网金融公司之一。
据报道,2017年9月20日,钱牛牛迎来三周岁生日。其官方APP数据显示,截止发稿,平台总成交额已突破180亿,累计 投资 人次达268万+,注册总用户数已接近200万,为用户赚取收益接近4亿人民币!
事实上,作为2014年9月才开始上线运营的平台,相比于陆金所、宜人贷等背景显赫的老牌机构,钱牛牛不仅十分年轻,出身也显得较为平凡。而如今,凭借着实的技术基础和优秀的运营数据,钱牛牛俨然已跻身行业一线平台之列,早已声名远播。
那么,这家出身平凡的企业,是如何从行业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实现完美逆袭的呢?
一、三度受资本垂青,成就不平凡风投系平台
公开资料显示,钱牛牛核心创始团队由来自BAT类互联网公司、国内权威金融机构和大型律师事务所的前高管构成,在IT科技、金融和法律合规等方面均拥有专业的基础和扎实的功底。
“因为我们创始团队成员基本为互联网出身,本就具有很强的科技基因,而我们创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以互联网技术来革新金融效率,拓宽金融发展之路,让金融服务更加多元化、便捷化。所以,我们更希望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来改变中国的金融市场格局。”钱牛牛创始人兼CEO倪抒音说道。
腾讯财付通起家,后加入百度,任百付宝产品运营经理; 再于2010年任大众点评策略总监,管理2亿月流动资金和超过3000人的线下团队发展战略,并将点评团购从不到1亿/年提升至120亿/年。作为创始人,当时8年的互联网从业经验,使倪抒音坚定了以技术改变金融效率的初心和梦想。
或许正是这样的发展初心和技术坚守,使钱牛牛团队成立之初便被资本看好,在发展过程中也屡受资本认可。
2014年9月,平台上线当月就受到了资本垂青,获得由蓝驰创投投出的A轮融资,一时间在业内名声大噪,引来同行企业纷纷侧目。倪抒音将蓝驰的投资原因归为对团队的看好和科技能力的支持。
“毕竟当初团队才刚刚组建,产品也还未成形,对未来的构想只停留在模式和概念阶段。而与决定投我们的蓝驰创投知名投资人吴佳捷仅仅见过2次面,他就决定投我们了。”倪抒音这样回忆。
2015年11月,当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资本寒冬,业内一片哀鸿遍野之时,钱牛牛却再一次从行业崭露头角,获得由元璟资本领投、A轮投资方蓝驰创投跟投的千万美元级B轮融资。
如果说前两次风投机构注资更多的是给予了钱牛牛财务上的支持,那么2017年1月份的京东金融B+轮战略融资,钱牛牛则从资方获得的更多是战略资源方面的支持。
倪抒音透露,在与京东金融的融资合作中,双方达成了共同开发用户、风控、流量等优势资源的战略合作,一齐向金融科技进军。
多轮融资的经历,是钱牛牛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迅速跃升为行业知名风投系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打造“风神”获客模型,使 营销 成本低于9%
显赫的融资背景足以显现出钱牛牛优秀的运营模式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在获客方面,钱牛牛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自主研发了纯线上互联网获客模型,使营销成本低于9%。
2014年平台成立之初,行业正处于“野蛮生长期”,同钱牛牛一样,数千家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致使行业营销成本也一路水涨船高。
倪抒音发现,为争夺流量,各家企业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断“跑马圈地”,而“烧钱营销”则成为各平台快速获客的惯用手段,行业市场几近疯狂。
“当时我们几个联合创始人就在思考,能否避开行业这种模式,以一种更‘科技化’的方式进行获客,最好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使效率提高,效果也能更加精准。”倪抒音说。
于是,这个以技术著称的创始团队,并不跟风随大流以烧钱营销策略招揽客户,而是另辟蹊径,致力于开辟一条以大数据技术为主的获客路线,同时,为坚定“反其道而行”的决心,倪抒音和她的团队在内部立下规矩:只做纯线上获客、不打线下广告,绝不参与烧钱营销!
经过行业调研与市场考察,针对业内普遍存在的“投入多、反馈少、精准低”等广告营销通病,并考虑到市面上没有得心应手的投放追踪模型,钱牛牛决定利用先天的技术优势自己开发一款互联网获客产品。
“立足于后端APP系统、平台产品模式、目标投放渠道和运营策略方案等几个方面,通过我们技术科学家团队共同努力,几个月之后,一套能够根据追踪效果自动进行动态调整,指导优化投放策略的纯线上互联网获客模型——‘风神’就诞生了。”说到风神,倪抒音很自豪。
据介绍,风神模型主要通过对不同渠道的广告投放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长效数字追踪,并对不同来源注册用户的产品使用周期和操作行为偏好进行综合分析与画像,明确用户上网习惯与产品诉求,然后再以追踪结果为导向,不断指导投放渠道和运营策略,达到最为精准的获客营销。
也正是在风神模型的指导优化之下,钱牛牛上线三年以来,不靠砸钱营销,却得以凭借低于行业9%的营销成本成功撬动近200万精准获客,更是创下高达66.7%的用户复投率!
三、坚守合规发展底线,2个月完成银行存管对接
通过梳理钱牛牛的发展历程,笔者发现,该公司不仅科技实力非凡,在合规安全方面的布局也始终具备前瞻意识。
倪抒音表示:“实际上,在我们团队刚刚组建的时候,行业当时还未被纳入监管,我们的法律顾问就提出要主动拥抱监管,要走在政策前面,提前布局合规化战略。”
据介绍,钱牛牛参考相关金融法规,明确了“坚决不设资金池、不触碰法律红线、不自融担保”三大运营原则底线。
2015年12月,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监管要求“网络信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与资金存管机构签订存管协议”。得知消息后钱牛牛第一时间组织团队进行商榷,并在业内同行尚且处于犹豫观望之时决定率先展开银行存管对接事宜。
“通过前期存管银行寻找与洽谈,和一系列资质审核,背景审查与后期两个多月繁琐而细碎的技术对接,2016年5月,我们完成与银行的资金存管对接,成为行业首批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之一。”倪抒音说。
2016年8月,银监会主导制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办法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这意味着大额标的将面临整改,小额则成为趋势。
对于早期就瞄准小额资产并积极引导用户分散投资的钱牛牛来说,其合规优势再次凸显。据了解,钱牛牛平台标的多为10万级以下小额标,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小额”的规定不谋而合。
此外,笔者了解到,在后台系统,钱牛牛也做了许多功课,技术人员通过在后台构建实时清结算模型和支付路由系统,帮助前端用户进行资金分拆匹配,将每笔投资极度打散分派到多个资产标的,助力小额分散和资金安全更上一层。
或许正因为这种主动拥抱监管的前瞻意识和踏实响应政策号召的动作举措,钱牛牛在三年来斩获了来自商界、 媒体 、政府及互联网界的数十项专业奖项和荣誉称号,成为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批会员单位,并于今年6月在商务部发起的企业信用评级中获评A+级单位称号。
也因为对技术的执着、对合规的坚守、对梦想的追逐,使这家出身平凡的企业在市场打磨和历练中逐步获得人们的认可,实现了一次次完美逆袭。
“对于钱牛牛来说,三年很长,足以让我们实现从0到1的蜕变,但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三年很短,作为以技术驱动金融服务效率的金融科技平台来说,钱牛牛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倪抒音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