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豌豆荚想打“大数据+精品”牌突围?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阿里收豌豆荚想打“大数据+精品”牌突围?

对于阿里来说,没有在移动应用分发领域达到领先地位,是目前的一个遗憾,不过这个遗憾将是短暂的。虽然在市场份额上与第一阵营依旧有一定差距,但阿里的发展势头很猛:在过去,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将PP助手推入安卓市场的第五;而现在,通过一轮收购,阿里将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的豌豆荚收入囊中。在同时拥有了PP助手和豌豆荚的资源后,阿里顺利跻身进入了行业第一梯队。

一家有情怀的公司

除了重塑行业排名,豌豆荚和阿里的整合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因为移动应用分发领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短期的用户排名的高下并不能代表产品和技术的优劣,要想看懂行业的特性,最好的案例就是豌豆荚本身。

豌豆荚的历史,就是安卓在中国兴起的历史。2010年10,豌豆荚以 手机 助手的形态拿到了李开复博士创办的创新工场100万美元的 投资 ;2011年5月,开始做应用搜索,接着在10月份增加了广告系统;2012年率先向“移动”转型,在2月份,用户总数已经突破2500万户,日活跃用户超过100万,要知道,当时全国的安卓用户仅有5000万,可以说占据了整个安卓市场的半壁江山,移动分发领域进入了豌豆荚时代。

豌豆荚通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独角兽公司,很大程度在于从硅谷带来的情怀特质,这一特质决定了豌豆荚能够在产品设计和解决方案上做到极致,简单来说,就是量大质优。 在业内,豌豆荚的应用种类一直以最全著称,收录的应用超过250万,算上安装包则超过1200万,一些刚刚推出又有一点偏门的应用最初往往只能在豌豆荚中找到,3-6个月后才陆续登上了其他分发软件的页面,而这几个月恰好给了豌豆荚一个难得的“窗口期”用来吸引用户。

更难得可贵的是,豌豆荚能在海量的应用中找出最新、最精美的进行推广,事实上,要从千千万万的应用中进行有效的过滤,难度要比收集应用本身更大,更能体现出一家公司的眼光和情怀。豌豆荚在2011年推出了“豌豆荚设计奖”,借此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质的手机应用,比如Line DECO、VSCO Cam、纪念碑谷等。豌豆荚前几年就靠着有情怀有品质的产品坐稳了一把手的交椅。

一个竞争惨烈的市场

然而,情怀所带来的良好用户体验却没有及时变现为市场份额,随着市场主体的大量涌入,野蛮粗暴式的分发方式占据了上风,各家争夺的结果是谁也不能占据绝对优势,呈现了高度碎片化的格局,并且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背后,豌豆荚在活跃用户市场份额上持续下降,屈居第四。那么,有情怀的豌豆荚是如何失守的?

首先来看大环境。 豌豆荚发展最快的几年,恰好也是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几年,由于起步早,品牌大,豌豆荚在扩大市场份额上当仁不让。但是,随着手机保有量的饱和,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退休大妈,基本上快做到了人手一部,手机增量的红利迅速消失,分发软件用户规模的每月环比增长率已经从去年一季度的2.3%迅速下降至今年的0.8%,这个下降趋势给所有分发商都带来了压力,这意味着未来的竞争更多地集中于存量,要从别人手里抢生意。

再来看看竞争对手。 早在豌豆荚迅猛发展的同时,其他应用软件也纷纷抢滩。凭借着360手机安全助手、百度搜索和 微信 的渠道优势,360、百度和应用宝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流量的导入,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华为、小米等硬件生产商也不甘落后,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应用商店并内嵌于手机当中;除此之外,当乐、机锋、安智以及应用汇等应用商店也或多或少地存在于竞争市场当中。

一次互利共赢的合作

和360、百度系、腾讯系相比,豌豆荚不缺产品和技术,也不缺体验和情怀,之所以在市场上缺乏爆发力,只因为缺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 移动矩阵。 在碎片化的竞争格局当中,移动应用分发商要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只能靠移动矩阵来搭建自己的推广渠道,小米、华为等手机应用提供商不说,手机本身内置的软件就是一个渠道,360、百度、腾讯则从软件上进行渠道建设,实现导流。而这恰恰是豌豆荚所不具备的,过于专注产品和技术本身,不注重渠道建设和精准匹配,导致其在市场推广上张力不足。

而阿里的收购,恰好能解决缺乏豌豆荚移动矩阵这一切肤之痛。 目前,阿里通过阿里云、UC浏览器等多个阿里系产品,已经搭建好了移动矩阵和推广渠道,具备了实现全景式精准分发的能力,等到针对开发者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正式上线之后,产品之间的导流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样,在 马云 举全阿里之力打造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无论阿里云还是电商APP或是阿里系的其他产品,都将进一步占据手机版面,届时将构建一个全景式、立体化的移动矩阵,为豌豆荚中海量的内容及数据找到一个新的产品突破口。

反过来,豌豆荚的加盟也将有力地助推阿里“大数据 + ”战略。 移动分发领域之所以笼罩着巨头的身影并使得小型独立企业很难站稳脚跟,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应用分发和用户需求之间存在着错位的问题。最初,阿里巴巴也是以技术起家,数据分析能力十分强大,“大数据+”战略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成果转化。比如,阿里已经成功地给PP助手这一深耕IOS系统的分发商以重生;同时在收购UC之后,也让UC强化了内容和用户需求的匹配能力,并能巧妙地植入广告,推动了UC的新一轮发展,实现用户量超5亿。

收购豌豆荚后,数据的价值将得到更大的体现。作为行业先行者,豌豆荚拥有最全的应用数据库,1200万个应用几乎囊括了想象力范围内的所有产品,但对于这些数据资源,创始人王俊煜却认为“作为这样一个规模的公司,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运用这个数据”。怎么用数据?这恰好是阿里的优势。不过阿里的大数据虽然能够在预测用户需求上屡试不爽,但是分析的前提是要有原始的数据积累,很显然,仅进入市场一年的阿里,并没有搜集到足够的原始数据,包括不同层级的用户对应用的偏好程度、几年来应用推广的行情走向等。此外,更直观的来看,收购豌豆荚之后,阿里便顺势拥有了最庞大、最齐全的应用软件库。所以说,豌豆荚和阿里刚好在数据上实现了互补,豌豆荚为阿里提供了极佳的数据价值。

除了提供海量的应用,以及背后的数据之外,豌豆荚还将给予阿里很重要的内容价值。 其一贯坚持的“小而美”的情怀特质能有力提升阿里在应用品质上的总体得分。比如说,自创立以来,豌豆荚就不走寻常路,创新使用搜索的方式来管理应用,全面打通应用场景,不仅让用户享受到无缝的内容消费体验,更让开发者通过内容直接获得持续的流量和用户,形成开发者、分发商和用户的闭环;再比如,豌豆荚设计奖已经在业内广受赞誉,其调动开发者积极性创造优质产品的动力依旧强劲。这些豌豆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质内容挖掘能力,也将在阿里的系统内得到有效的整合与推广。联想到目前的豌豆荚人事结构与领导架构,相信这些好的做法能够得到坚持。

总而言之,此次的收购,对于阿里和豌豆荚来说都是双赢的选择。豌豆荚有阿里需要的内容价值以及数据价值,阿里能够提供移动矩阵和大数据分析支撑,通过双方的合作,豌豆荚原来所积累的优势资源将得以有效的开发,好的产品,搭配好的渠道,何愁推广不出去?同时也可以预见,移动应用分发的格局将就此出现重大的改变。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阿里宣布收购豌豆荚豌豆荚确认并入阿里阿里云 大数据平台豌豆荚被阿里收购阿里移动 豌豆荚阿里收购豌豆荚豌豆荚并入阿里阿里大数据平台阿里大数据打假阿里收购盛大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