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再出新规,中国电视剧还有救么?
孙佳山 中国艺术研究院
在实行“一剧两星”政策之前,是2004年开始的著名的“4+X”政策,广电总局正是想通过“同一部电视剧在每晚黄金时段联播的卫视综合频道不得超过两家,同一部电视剧在卫视综合频道每晚黄金时段的播出不得超过两集”的“一剧两星”政策,来调控“4+X”政策年代所造成的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的根源何在?
这就要追溯到世纪之交。在1999年,全部省级电视台都实现了卫视“上星”的转型后,由于“上星”的高昂费用所带来的沉重 经济 负担,使得所有的卫视台都分外重视和广告收入绑定的收视率,而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则始终都是电视台收视率的最有力保证,其中电视剧更是首当其冲。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早在2000年,中国电视剧的总量就超过了一万集,到了2007年中国电视剧更是拿下了生产数量世界第一、播出数量世界第一、观众数量世界第一,三个世界第一。在这个时期,为了照顾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平衡发展,既保障更多的剧集能够得以播出,又照顾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发展不均衡的现状,“4+X”政策应运而生:四家省级卫视和X家地面电视台包括地级市的电视台,可以集资购买同一部电视剧,并同时首轮播放。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视剧具有典型的自由竞争性的阶段特征,从新世纪初开始,中国电视剧的自由竞争年代差不多一直延续到2012年,到了2012年中国电视剧的产量也开始见顶,达到了17000集。当然,这个周期并不是到2012年才彻底终结,从2007年开始,时空斗转的端倪就已经开始显现,从2007年到2012年,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的自由竞争周期,就已经开始触及到了它自身的天花板,也就是所谓“增长的极限”,产能过剩的问题在那时就已开始出现,在2012年的历史大顶之后,这两年的剧集产量则一直在回落。
“1.5轮跟播”出现后的“一剧两星”,能改变电视剧流通现状吗?
而“一剧两星”政策,其实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有实无名”地出现了,传统的“4+X”政策在2013年就已事实性的消亡。2013年在所有卫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首播的新剧为266部,独家首播的就有174部,占65%;也就是说从2013年开始,实际状况都不是“一剧两星”,而是早已实现了65%的“一剧一星”。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因为独播最能保证收视率,在2013年和2014年收视前十的大剧中,独播剧都占据了半壁江山,确实仅仅通过市场行为,在2013年,传统的“4+X”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便是这种事实上的“一剧一星”都没有改变电视剧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的现状,更何谈“一剧两星”?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比如,在对2014年国产电视剧状况的官方描述中,全国电视剧产量是“总体平稳”,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剧目有429部15938集,和2013年大致相当;但实际情况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每年能够真正播出的电视剧却只有8000集左右。比如已经出现“一剧一星”的2013年,共播出616部电视剧,其中首播新剧仅为266部,只占黄金段播出总量的43%。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格局下,大部分年份都会有一半左右甚至更多的电视剧会被束之高阁,而且这种渠道格局所产生的结果还在进一步恶化。
在2013年收视率突破0.1%的卫视台有18家,2014年则下降到15家,到了2015年一月只剩下11家。我国现有1179 家电 视台,其中有100家是“上星”的卫视,在这100家的卫视台当中,真正能够有实力去为了一个晚上的收视率,做到百万一集大手笔的土豪电视台也还是屈指可数的极少数。
那么,为了保证稳定的收视率,二三线卫视只能选择二三轮播放大制作的剧集,《武媚娘传奇》在已经了首轮和“1.5轮跟播”的情况下,仍依然有七家卫视购买了二三轮的播放权。即便是“1.5轮跟播”这种事实上在首轮播放一半左右再由另一家卫视重新加工后播出,属于打政策“擦边球”的播出方式,也只有少数一二线电视台才有财力触及。
因此,总局本欲通过“一剧两星”释放“4+X”播出模式下的海量电视剧库存,但在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绑定的纯市场体制下,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现实告诉我们,直接关乎广告收入的黄金时段的电视剧播出数量不可能有显著增长,尤其是随着“1.5轮跟播”的出现,恐怕“一剧两星”只会更加杯水车薪,这与当初的美好初衷自然背道而驰。
可见,当下中国电视剧生产和播出格局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不可能单纯地通过“一剧X星”这种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方式就能解决。
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绑定的现行广电体制,导致中国电视剧行业两级分化
当今中国电视剧行业所面对的,是由新世纪以来充分地市场自由竞争所导致的两级分化问题,这种两级分化深刻地体现在电视剧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在这种两极分化的格局下,所有电视剧制作单位都将面临残酷的市场洗牌,每年只有半数左右的新剧播出量,意味着除了财大气粗的大公司,中小规模的制作公司将不再具有生存的土壤,这无疑会降低整合行业的活力,危害整个行业的有机生态。
而由于只有一、二线明星参与的大制作剧集才会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中小成本剧集的生存空间也将会被进一步压缩,出现能够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精品剧集的可能性也因此大大降低。尽管广电总局一再下发文件,限制一线演员的过高薪酬,但在这种行业样态下,必将沦为一纸空文,一线演员甚至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获得实际是 投资 方身份的更大额度回报,新人出头的概率将越来越小。
同样,在这种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绑定的现行广电体制下,一二三线卫视台的两级分化现象也还将更加严重,最后只会剩下6到8家有实力播出大制作剧集的卫视台,其他弱势卫视在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裹挟下,将最终沦为大制作剧集的二三轮播放平台。
行业危机倒逼现行广电体制调整
所以,如果不能在未来十年左右,在文化产业整体上扬的利好窗口期内完成自身的结构调整,中国电视剧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势必将会从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为通货紧缩,中国电视剧行业将灾难性的极具反讽意味的在文化市场的一片欣欣繁荣中凋敝衰败。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电视剧行业及其背后的制播体制,迫切地需要重新调整顶层设计,仅仅在现行广电体制内通过“一剧X星”的方式拓宽流通渠道无疑不可能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能否通过有效的政策杠杆扶持二三线卫视真正后顾无忧地消化海量的库存剧集,乃至根据自身需要生产符合自身实际状况和区域特点的剧集?
能否海纳百川地将移动 互联网 时代的全新播放渠道吸纳为中国电视剧的有效出口,乃至允许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制作的剧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入到主流卫视?
能否充分对韩剧、美剧、英剧进行取长补短,真正提升中国电视剧的内在品质,不仅愉悦国内观众,乃至在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逻辑下,在海外市场也占据一席之地?
这些来自时代的严峻拷问,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看似一片繁荣的中国电视剧行业。而对于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管理者而言,能否整合、调节新世纪以来,现行广电体制“上星”后十余年所沉积的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可以贯穿到“十三五”乃至更远将来的历史命题。
来源:媒介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