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坚持!海信真空冰箱公益助学之路脚步不停!
5年,足够让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5年,足以改写成长阶段,点亮无数个梦想和未来。5年,海信真空冰箱·雨辰公益助学步履不停,用心传递温暖。
2017年1月,海信冰箱开启了公益助学的道路,5年来走过了全国10多个省市地区,捐赠物品近万件,线上线下授课近百次,受益群体数万人。海信冰箱坚持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山区儿童能够拥有平等学习的机会,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亮眼且动人的成绩单。
“帽盒”起梦
巍巍哀牢山下,绿树掩映中是一所地处高寒山区的偏远小学,这就是云南玉溪新平县建兴乡的帽盒小学,也是海信公益助学走入的第一个学校。2017年4月,助学团队来到帽盒小学,他们不但为孩子们带来了崭新的储物柜、热水器以及各种学习用品,同时还给孩子们带来科普课和国学欣赏课。
“至今还记得,科普课上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了好奇的双眼和发出的阵阵惊叹声。”帽盒小学原校长蒋绍元表示,海信“老师们”的到来,激起了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此后,2018年至2021年,海信真空冰箱·雨辰助学团队又多次到帽盒小学回访,专门成立了“悦读图书室”、“海信学堂”,新增了兴趣课程、素质拓展等项目,用美育激发创造力。同时,助学团队还邀请心理辅导专家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他们开设的女童保护课,不漏掉一个弱势群体。
蒋绍元称,海信真空冰箱·雨辰助学给学校带来的援助以及“第二课堂”的拓展温暖了三所山区学校1000多名孩子的心。
爱的延续
2008年,一场突至的大地震让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成为重灾区,家园和校舍尽毁。后来,海信来到陈家坝,建成了崭新的陈家坝小学,并定期来看望这里师生,为他们送去关心和爱护。
2017年,刚刚成立的海信冰箱雨辰助学接过了“爱的接力棒”,除了定时与陈家坝的师生展开互动外,每年“六一”儿童节,助学团队都会来到陈家坝海信小学与孩子们一起度过欢乐的节日。他们带来了衣服、文具和图书,更是带了精神上的关爱。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海信助学为陈家坝以及其他助学学校捐赠口罩、体温枪及其他物资,还创新授课方式,开展“五个一”公益课堂项目,采用“一根网线、一块大屏、一间教室、一众老师、一片爱心”,为孩子们带去国学、爱国教育、自然科学等精彩课程,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从2017年开始,海信冰箱助学团队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足迹,从山东出发,沿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地陆续走入近30家学校播撒爱的种子。这是一种以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的持续化的公益举措,让上万师生从中受益。
孩子的憧憬
“当我赤脚踩在沙滩上时,这真的和电视上说的一样,是痒痒的,沙子真的很软。海水不断涌上来将我的脚打湿又赶忙退回去,这一切是这么不真实,我很害怕这是梦,不小心就会醒来,但很幸庆这不是梦!”2021年底,海信真空冰箱·雨辰助学团队收到了一个名叫王江睿小朋友的来信,她在信中写了自己走出大山来到青岛学习参观的美好回忆,整个回忆充满了眷恋和甜蜜。
2019年的夏天,王江睿走出云南大山来到青岛参加海信冰箱举办的“读书看海观世界”活动,几天的学习和参观成为了她童年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读书看海观世界”是海信冰箱发起的“走出去,引进来”助学活动中的重点项目。每年,海信冰箱都会邀请偏远山区的孩子来到青岛,通过一起学习、一起参观、一起互动体验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好好学习努力奋进的信心。
“老师,我们下次还能再来吗?”“老师,冰棍儿要如何才能化的慢呢?”“老师,我长大了也要到青岛上学。”“老师,你们一个个都是魔法师,用手中充满魔法的笔,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了横、竖、撇、捺的写法”......外面的憧憬带给了孩子们以希望,也坚定了他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未来的信心。
王江睿说,我必须努力读书,多出去看那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必须努力读书,也带父母出来看看“井”外的天空。”
公益的路上不独行
刘延珉是半岛都市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多年的记者生涯让他有机会多次踏足南极和北极。他的公益科普课往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借助丰富的图片、视频把孩子们带入到一个奇幻的世界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像刘延珉这样的公益老师其实还很多,北京画院李东红老师不仅身体力行前往山区为孩子们上公益课,还出资建造“海信学堂”,让孩子们有一个集读书、教学、活动等为一体的学习空间;来自青岛理工大学的刘志燕老师和青岛农业大学王海燕老师多次亲临学校,为孩子们带来心理普及课,并针对留守儿童受霸凌、学生心理失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针对性互动......
5年来,跟随海信真空冰箱·雨辰助学脚步的志愿者和各界爱心人士多达数百人。他们与海信一道,主动担当,关爱明天,驰而不息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捐资及助学活动,传递了满满的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