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猫眼研究院研习社都能学到什么 听听他们怎么说
随着金鸡百花电影节落幕,有关行业前景的话题开始在圈内流传。此次电影节上,成龙曾直言:与其说在洗牌,不如说在洗人。
这一年间,中国的影视市场人口红利消失,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增长越来越需要优秀作品的支撑。通过精耕细作,更加专业和专注开发好内容的时代已经到来。
为此,猫眼研究院研习社在北京开办了首次影视人的专属“课堂”——影视宣发大师课。课程持续三天,讲师团也算得上业内最为顶尖的阵容了,包括联瑞影业CEO蔡元、青春光线总裁曹晓北、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副总经理刘歌、光线彩条屋影业项目事业部总经理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制片人魏芸芸、伯乐 营销 创始人张文伯、春风CEO赵婷6位行业大咖及猫眼娱乐CEO郑志昊、猫眼娱乐COO 康利、猫眼发行总经理郭皓炜、猫眼研究院院长刘鹏。
课堂上,有影视公司的高管,有制片人,有资深的宣发从业者,也有跨界的品牌营销人。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希望不断提升能力,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课后,我们采访了10位学员,分享3天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群勇于破圈的影视人
虽然课程主题是影视宣发,但报名的学员却来自于影视行业各个环节。破圈,是大多学员“秘而不宣”的目的。
嗦搭嘎 传媒 的曹操奔着“宣发”两字而来。他表示:“我自己一直做制片人,前期制作、导演这些工作都有涉足,但宣发是最大短板。”在他看来,懂宣发应是一名合格制片人的必修课。这能让他在制作、 投资 影片时,更驾轻就熟。
此次课程汇集了多位业内营销大咖,如伯乐营销CEO张文伯、青春光线总裁曹晓北、春风CEO赵婷等,他们参与了《失恋33天》《我和我的祖国》《泰囧》《妖猫传》等电影的营销,在多年实战中总结出丰富经验。看到导师团阵容后,曹朝阳当即报名。
“讲师都很专业,分享的内容十分触动我。”课后,曹朝阳表示“没学够”,如果猫眼如果再办第二期、第三期,他还会继续参加。
与曹操相似,环球联影商务总监戴博报名此次课程,也是为了在宣发领域破圈。
一直以来,环球联影的主攻方向都是电影的投资和发行。戴博这次报名上课,是希望在投资发行之外,弥补“宣传”的短板。三天的课程,惊喜大于预期。“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有了明确的抓手,知道要怎么做。”
“不得不说,猫眼的宣发、策划、执行能力特别强。”戴博认为,猫眼本身就是一家值得学习的公司,“猫眼拥有目前电影发行市场最强的理念和执行力。”
戴博格外关注猫眼对电影市场的理解和自我调整。在他看来,猫眼是电影市场中的优等生:“我们都是向市场学习,理解市场,这次课程更多也是学习、理解猫眼的方式 。希望猫眼成为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六大之一’。”
戴博等学员借此完成“领域破圈”,还有不少宣发从业者奔着“自我破圈”而来——他们想突破自我的舒适圈。
学员李锦涛是个宣发老兵。2011年,他迈入宣发行业的大门。彼时移动 互联网 刚刚兴起,线上宣发手段有限。8年过去,线上成了宣发重要的主阵地,从热搜话题到短视频,新的宣发手段层出不穷。
“整个市场都在改变,我也迫切需要改变自己,才能更从容地去面对工作。”紧迫感促使李锦涛求变。
8年来,他从影视大厂到 创业 公司,角色发生变化,技能也需更新,进而实现自我破圈。这正是他报名“影视宣发大师课”的内在驱动力。
三天课程结束后,李锦涛表示,“这次课程听下来,非常有层次感,不仅解答了疑惑,而且让我有深层次的思考。”
学习无止境,李锦涛表示,只要猫眼还有课,他就愿意继续报名。
一场大数据指路的宣发之旅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猫眼的数据基因是课程的最大亮点之一。
猫眼研究院院长刘鹏分享如何应用大数据,进行用户研究与影视宣发。他表示,不管是影视的概念、制作阶段,还是宣发、上映阶段,大数据都能起到指导作用。
对于铁血 科技 的窦善领而言,这是一片全新领域。在此之前,他一直困扰于“影视营销如何技术化、数据化、效果化”。这节课听完,他豁然开朗:“术业有专攻,不得不佩服,原来数据在电影宣发应用中那么广泛了。”
这一感慨,在华谊兄弟数据总监高凤先那里也得到了验证。
对于刘鹏的分享,她不禁感慨,每年电影数据的应用及方法都在更新迭代,只有持续探索,才能满足电影产业链中的数据需求。
她这次参加“影视宣发大师课”,也是想保持对行业新趋势、新技术等新生力量的关注。
令她意外的是,这次课程内容之丰富,超出她的预期:“除了猫眼的数据能力、执行力和技术支撑能力,青春光线和彩条屋的分享让我了解到了影片制作环节宝贵的经验。”在讲师们的分享中,也看到了影视制宣发背后的心酸。她坦言,除了课程内容之外,也为其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在数据之外,窦善领同样在职业规划方面,获得了意外收获。
今年是他从品牌营销转到电影营销的第三年,国庆档期间,他还参与了《中国机长》、《攀登者》两部电影的营销。虽然如此,但他却进入了职业困惑期:后退一步,可以回到品牌营销舒适区,前进一步,却拿捏不准电影行业的发展方向。
上课期间,伯乐营销CEO张文伯分享了对电影营销的10个思考,其中提出一个问题:“营销能干一辈子吗?”这个问题直击窦善领内心,令他感悟颇深:“电影营销人都有对身份界定的模糊感,而我找到答案了,不再困惑‘我是谁’了。”
繁杂的数据图表,指引着电影宣发的方向。而影视人的人生方向,也需要向导。课后,窦善领在笔记中写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才刚上路,只要路对,就不怕路远。”
一个影视圈专属的交流平台
为了上课,来自上影的刘捷特意请假,从上海飞到北京。他所在小组的学员,也是从全国各地特意赶来,身处影视产业链里的各个端口。
刘捷说,整体课程设置十分注重交流和沟通,互动频率比一般的学习班要高得多,还为陌生学员设置了独特破冰环节和课程调整机制,“猫眼的用心程度超出我的预期。”
回归到课程本身,刘捷印象最深的是《哪吒》的制片人及编剧魏芸芸的课程,她在课上分享了一名制片人的心路历程,引起了刘捷的深切共鸣。刘捷说道,制片人需要顾及电影全流程,任何一个环节的“不严谨”,都可能导致一部电影的最终失败。
“在国内电影市场,制片人这个角色模糊。” 刘捷说,以好莱坞体系的制片人标准来看,中国从业者有着清晰的角色定位,但执行过程却相对模糊,行业发展进程导致国内顶级的优秀制片人并不多。
所以,这也是猫眼研究院搭建交流平台的意义之一:通过交流,让中国的制片人更早规避问题,更高效地打造成功作品。
此次课程对于刘捷而言,收获的不只是宣发技能。“这更像是个专业领域的交流平台。”
在平台相互交流的不仅有影视人,还有跨界的营销人。
来自腾讯微视的方言,是一名品牌营销人员。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了电影营销的重要阵地,看到招生信息时,便立刻报了名。
方言也是带着问题来的。作为电影营销方,方言此前操作项目时,会思考电影的目标人群以及情感洞察,还有他们的触媒习惯,最终推导出这部电影裂变传播的专属“公式”。但这终归是品牌营销的思路。
她想弄清楚,“品牌该如何借力营销,实现与影片的双赢?”
而在猫眼研究院研习社,大咖讲师的分享和从业者的交流,让她进一步明白,点映调研及大数据分析,同样是电影营销必不可少的环节,“数据中显示出的正面、感性的反馈,可以在宣传过程中被放大”。
她进而反向思考,“如果品牌有个稀缺曝光资源,是否可以策划一场事件营销,引爆目标客群,同时做到出圈?”
在方言看来,随着品牌的娱乐营销预算收紧,这种非标准的合作模式,可以实现多方共赢,挖掘更多价值。
“看电影需要感性,做电影营销需要投入更多的理性。”课程结束后,方言有了新的目标,“作为娱乐营销从业者,我也在完成转型,希望能沉淀出一些优质案例,以及可复制的合作模式。”
一节“黄埔军校”式的补习班
结课时,丁耀飞等学员跟助教交流,希望猫眼研究院研习社能持续办下去。它不仅是同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正在成为分享实战经验、培养专业人才的平台。
“猫眼研究院做研习社带着使命感。”丁耀飞说,“希望猫眼能够成为先行者,向影视从业者和新兴创业者分享知识与经验。”
学员李延雷,是一名新兴创业者。
近年来,山东青岛不断推出影视行业扶持政策,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其中,李延雷是其中一位。他和朋友在青岛开了一家影视宣传公司。
猫眼研究院研习社的课程设置,让作为行业新人的李延雷,快速而系统性地学到了影视全流程的知识体系,“这里学到的东西,对于我来讲都是新知。”
与李延雷一样,制片人张骥也是“半路出家”。他原处于教育行业,进入电影行业也才两年时间。
这三天课程的内容,超出了张骥的预期,不仅体系完整,而且理论结合实践,为从业者的实战提供了很多经验。
这次课程令他印象最深的两个知识点,数据和发行。刘鹏在课上讲到,电影的数据表现形式是票房,而票房的好坏要以电影内容为参考样本。猫眼娱乐发行总经理郭皓炜,分享院线及网络发行策略和执行,刷新了张骥对于渠道的固有认识。
但张骥也知道,行业正在飞速变化,很多经验适用于当下环境,可能过五年就不再适用,他希望猫眼研究院研习社可以一直办下去。
“这是一次类似于黄埔军校的培训。”张骥说。中国电影行业应该凝聚成一股力量,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人才,“猫眼是可以承担这个重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