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信用存刷分漏洞,风险或传导至P2P行业?
近日,一则关于芝麻信用可以刷分的报道让笔者惊呆了。利用芝麻征信体系的漏洞,用户可以相互刷分,变相恶意提升芝麻信用分,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芝麻分的水分会越来越高。而眼下,已经有不少 P2P 平台牵手芝麻信用来做风控,芝麻信用水分背后的风险势必会传导至P2P行业。
芝麻分可以“刷”出来
《证券日报》报道称,在一些社交平台、微博或者论坛上,许多人打出了帮助提高芝麻信用评分的广告,用相互转账的方式刷分。而笔者通过搜索发现,一些qq群里,也有人操起了这种业务。
实际上,刷分过程十分简单:甲给乙转一笔钱,乙收到账款后立即将款项原封不动转回给甲,反复在多个二维关系操作,通过不断的转账增加交易活跃度和监管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得分。这些“刷分党”中的不少人目标都很明确:通过高分数获得在支付宝花呗上的高额信用借款额度。
更可怕的是,相互转账只是“刷分党”的第一招,还有更厉害的。支付宝9.0版本已于日前上线,利用该版本中的新功能——好友借条也能刷分:和相互转账一样,“刷分党”相互“借钱”,然后及时“还钱”,反复操作从而提高芝麻分数。
我们知道,芝麻信用评分系统主要是从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交易活跃度及人脉关系等多个维度来进行评估计算的,其数据来源于阿里旗下各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蚂蚁金服的 互联网 金融 数据,以及合作机构的数据。其中,部分数据和信息,用户可以自主提交让芝麻信用的评分系统获取。
显然,“刷分党”就是利用芝麻信用评分系统的漏洞,通过自主增加交易活跃度、改善人际关系、突出履约能力来提高自己的信用分数。
风险危及 P2P 行业
目前,芝麻信用方面并未就此事作公开说明,更未承诺针对系统漏洞进行技术改善。对于财大气粗的阿里说,或许这只是小事一桩、不足挂齿。然而需要注意到的是,眼下的芝麻信用已经不是阿里一个人的那么简单。
抛开与芝麻信用合作的银行不说,如今的P2P行业中,也有一大波平台与之“牵手”,目的就是相互合作加强风控。笔者注意到,接入芝麻信用的P2P平台,对芝麻信用数据的应用主要在两个层面:以银湖网为代表的平台,按照芝麻信用的评级措施,进行信用评估以及贷后追踪,从而减少借款违约的风险;以信融财富为代表的平台,利用芝麻信用分,开展纯线上、纯信用小额借款业务。
P2P平台牵手芝麻信用的原本初衷是为了降低借款端的风险,但正如笔者曾经刊文所言,参考了诸如社交数据、电商数据等大量没有金融属性、缺乏验证性、弱关联数据的芝麻信用,其可靠性本来就有争议。而眼下,如果评分系统存在漏洞导致用户信用数据水分太高,其可靠性则进一步降低,如此,P2P平台与其合作加强风控的夙愿恐怕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因而,在笔者看来,如果芝麻信用的漏洞继续存在,这种风险势必将会传导至P2P行业,前者对P2P行业的渗透越深,这种风险就越大。
“我们做信贷业务,风控方面是结合芝麻信用数据和我们自己的风控模型数据来综合考量,芝麻分的权重为35%至50%。”谈到风险,信融财富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表示,考虑单方面数据的局限性和不完全可靠性,他们的做法是将第三方征信数据和自己的征信数据相结合。
在笔者看来,在目前国内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P2P平台做分控,依靠单方面的数据远远不行,在运营成本允许的情况,同时接入多方征信数据,多角度参考、衡量或许是应对借款端风险的应急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