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乱象再思考:业务堕落与科技升华
这段时间,现金贷正遭遇全方位封堵——数据采集环节有大数据公司清查、经营环节牌照收紧和 P2P 清退、催收环节严查违规暴力催收,以及资金方、 营销 平台全面提高准入门槛等。
一套组合拳下来,如飓风过境,扫清种种乱象顽疾。可抓归抓、罚归罚,抓罚封堵之后,还要纾解隐藏在冰山之下的病因;清退违规后,还要辩证看待行业本身的功过得失。
打击乱象,需统筹发力
用户深受信息泄露之苦,无不希望隐私保护重拳来得更冷冽无情一些;深受催收骚扰之累,对暴力催收公司被查无不额手称庆;遭受集资跑路损失,对打击骗子硕鼠更是拍手叫好。
关切用户诉求、保护用户权益,我们需要补课,需要补很多课。但 " 事大不可速成,积弊不可顿革 ",事功急就,可能适得其反。
我们则习惯了两步走,先是任其发展,之后毕其功于一役,不出手则已,出手则雷厉风行、直捣黄龙。问题是,在行业实践中,正门不畅才有偏门盛行,若不能协调拆毁和重建,不解决根源问题,堵一偏门更有新偏门,乱象层出不迭,很难毕其功于一役。
举例来说,2017 年末的现金贷新规不可谓不严厉,但从后续情况看,限制利率,行业 " 发明 " 了会员费、捆绑购物等各种变通手段,压制了高利贷,又冒出了 714,暴力催收乱象更是从未根绝。
原因何在?打击乱象需要统筹配合、系统化治理,一纸发文不具有持久威慑力。就近期的数据信息治理和催收严查来讲,各方统筹发力,效果显著,但仍需关注一些深层次问题。
1、数据隐私保护与数据合理使用
数据是 金融 业务的源动力,数据流到哪里,就把活力注入哪里。数据这么重要,成为各类乱象的源头,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次重拳打击数据乱象,深得各方拥护。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数据乱采和灰色交易被叫停了,数据获取的正规渠道足够通畅吗?能满足金融机构正常业务需求吗?
恐怕还不行。时常见诸报端的是,某某银行因为大数据公司暂停服务而下线某贷款产品,或大幅收紧申请门槛。摧毁灰色渠道容易,但正规的数据采集和交易建设非一日之功,以百行征信为例,集中行业力量建设,但还难言可满足行业需求。
堵偏门和开正门缺乏过渡衔接,就会出现数据真空。普惠金融无数据可用,只好诉诸传统风控模式,抵押担保大行其道,融资难卷土重来;金融 科技 无数据可用,孤岛重重缺乏源头活水,也会渐失创新活力。
2、保护逾期借款人权益与打击恶意逃废债
催收是个两难问题,一直都是。催得过紧,侵害借款人权益;催得敷衍,损害出资人利益。那如何把握松紧度的平衡呢?
催收不能以 " 把钱要回来 " 为核心目的,那样必然越界。催收本质上是一种用户服务,意在拯救和改善借款人的征信记录。在此过程中,催收机构要识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制定个性化还款方案,或延长还款期限,或进行债务减免,或直接步入破产程序。
用户逾期后,自有其应当承受的代价——个人征信变差及与征信捆绑的一系列权利受限,而催收公司的骚扰、恐吓、威胁不在此列,自然属于违规行为。
但现在的问题是,国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很多借款人不关心征信是否受损,或者说征信受损对其正常生活影响极其有限,欠债不还,代价有限,导致恶意逃废债盛行。
征信缺位,导致催收越位,放贷机构只好诉诸暴力催收,来维护出资人权益。所以,不解决恶意逃废债问题,也就不可能根治暴力催收问题。打击暴力催收很有必要,但加快诚信社会建设才是治本之策。
堕落史:从 创业 先锋到乱象丛生
在集中整治的铁拳下,人们不仅对 " 大平台 " 出事见怪不怪,还能在官宣之前头头是道地剖析原因,说得有理有据。这说明,一些违规行为已经相当普遍,似乎成了互金平台身上背负的某种原罪,一抓一个准。
当行业里某种违规行为相当普遍时,就不能简单地用 " 坏分子在捣乱 " 一语蔽之,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纵观互金平台发展史,从 媒体 宠儿、创业先锋到恶名傍身、乱象丛生,不过短短数年。在这期间,互金行业究竟经历了什么?不断 " 堕落 " 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第一步: 不断膨胀的平台责任
互联网金融 肇始于 互联网 公司,继承了互联网思维下保姆式服务的模式:对 C 端用户,讲究用户体验至上,要提供一站式、一揽子服务;对 B 端机构,要导流,要科技赋能,要提供一站式零售转型解决方案。
平台责任越来越重,大包大揽下,一些本不合理的做法就成了行业惯例。比如说,用户享受着平台提供的管家式服务,万事不操心,那管家是不是要掌握用户家里钥匙、日常开支以及兴趣爱好、生日纪念日等重要信息呢?不仅如此,尽职尽责的管家们还会要求用户签署全面授权协议,以备不时之需,这种要求是不是也算合理?
事后,我们发现个别管家拿着用户授权谋私利,才开始质疑授权本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实仔细去想,这正是用户享受一站式服务的代价啊。
第二步: 红海,陷入价格战
管家为何要谋私利呢?如果是一个两个,多半是所托非人;如果相当普遍,那大概是管家费给的太低。
行业竞争太激烈了,谁也不敢多收费。良心管家们想收个保本微利费,无奈不少人乐意亏本抢生意,还要比谁对自己最狠、敢亏得更多。这种情况下,好的、坏的,有理想的、没理想的,谁也挣不到钱。
以第三方支付为例,2018 年中国非银行支付交易规模 208 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冠绝全球,却都在微利温饱线上挣扎;再看看活跃在欧美市场的 PayPal,2018 年交易规模区区 4 万亿(人民币),却赚了 141 亿。
钱少事多责任重,怎么办呢?总是要活下去的,风险资本也不能一直做输血的活雷锋。主业不赚钱,不少机构就打起了现金贷的主意。
问题来了,全行业不赚钱,为何能有现金贷这个例外?正因为全行业不赚钱,自然需要一条赚钱的门路养活全行业。
第三步: 失控,劣币驱逐良币
2017 年起,头部 P2P 靠现金贷扭亏为盈;支付机构也通过贷超导流及大数据服务从现金贷行业分杯羹;更有大量的后起之秀,以现金贷为主业,暴富兼爆发式增长,让早几年创业却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互金老鸟们感慨选错了赛道。
现金贷本是拯救互金平台于温饱的副业,在赚钱效应下,副业慢慢成主业。支付机构的补贴大战消停了,支付牌照降温了,互联网资管消失了,P2P 则成了烫手山芋,现金贷一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至此,没人再争相亏本讨好用户,也没人再计较用户体验好不好,一切向暴利的现金贷看齐,有序就慢慢走向失控。
辩证: 乱象很讨厌,但模式不能丢
问题越来越多,却都被高增长的繁荣掩盖。期间的零星问题,如校园贷问题、催收问题、高利贷问题,相继被校园贷新规、现金贷新规压制,但压制不解决根本问题,违规催收、套路贷、高利贷还是变着花样涌现出来。与此同时,租房分期、教育分期等场景贷乱象也开始显露。
在高增长的大环境下,这些一度被视作增长的副作用。2018 年下半年以来,消费金融进入增长拐点,各方为追求逆势增长,用力过猛,各类问题便呈现全面暴露之势。
比如,为追求逆势增长,各方纷纷向数据要竞争力,压力传导至上游,加剧了各类大数据公司的数据采集和交易乱象;下行周期不良率普升,为控制不良压力,各种违规催收故态复萌;而消费贷款机构自身,也在周期压力下加速分化,退出与跑路不绝于耳。
其实,抛开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的集中暴露,是消费金融行业周期调整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只有经历分化洗牌,行业才能充分消化前期高增长中积累的种种问题,继而找到新的支撑点重新出发。
现在的问题是,乱象频发,已经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各方对互联网金融模式本身的质疑。除了乱象治理,其他方面也开始全面收紧。
如 P2P, 清理退出成为大趋势,各方也默认 P2P 的命运只能如此。但结合国际经验来看,也有其他选择。如英国要求 P2P 平台区分有经验出借人和受限制出借人,受限制出借人 投资 比例不得超过个人净投资额的 10%,高净值用户和有经验出借人则不受限制,以此实现消费者保护和行业发展的平衡。
如大数据风控, 在网传版本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试行办法》明确要求," 除了依法设立的征信机构之外,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处理工作,以及对外提供个人征信业务。" 无牌不得对外提供个人征信服务,这一点容易理解,但严禁机构收集处理个人金融信息,数据风控和精准营销该从何做起呢?
如网络小贷, 分级管理成为大趋势,多数机构将失去跨省经营权。始于 2015 年的小贷公司跨区域热潮,可能要回归起点。
……
其实,抛开种种乱象,要看到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整个金融行业带来的深刻改变; 更要看到在全球竞技的舞台上,我们在金融科技层面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其实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人工智能、 区块链 、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风控等在金融业的深化应用,还离不开全行业共同努力。
金融与科技,合则两利。金融科技的探索,离不开传统金融机构,更离不开金融科技公司和新金融机构。
反思与展望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步入收尾阶段,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也迎来了各自的转折点。回首过去五年,强监管、治乱象是行业主旋律;展望未来五年,金融加速对外开放、科技登上全球竞争舞台,分化清理后的金融行业,也将踏上新的征途。
只是,互联网金融会何去何从呢?主导下一个十年的模式创新,又将是什么呢?时光匆匆,行业从未停下进化的脚步,有一点可以明确,科技与创新,依旧是左右行业未来趋势的主角。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