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云化桎梏 构建开放生态——IBM混合云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摘要】当混合多云成为企业数字化的主航道,那位名为“IBM”的蓝色巨人,似乎又攀上了“灯塔”的顶峰。他身躯伟岸、英气逼人,他蓝色的身躯似乎与那一望无际的“产业蓝海”融为一体。细看时,却是他乘着风浪奋勇向前,为整个行业续写下一代传奇。
IDC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总额也才刚刚达到359.7亿美元。咨询机构Gartner预测,2019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能够突破2000亿美元,这与混合多云的10000亿美元差距悬殊。由此可见,混合多云才是云计算的未来,此中价值将超过1万亿美元。
现阶段,由数据驱动的数字 经济 正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由各种创新技术驱动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全球变革的核心。在此过程中,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并由此推动了存储的技术演进。IBM 商业 价值研究院 (IBV) 调研结果显示,85%的公司已开始在多云环境中运行某些工作负载,到2021年,预计98%的组织将会采用多云架构。可见混合多云的环境,将是未来企业IT架构的常态。很显然,随着企业上云节奏的加快,混合云未来的空间和机遇将是巨大的。
云化过程中的四大挑战
在用户迈向云端的旅途之中。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能力、以敏捷的方式来管理多云环境。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包卓蓝认为,企业在云化的过程主要面临四大挑战:
第一,是令人头痛的多供应商基础设施运维支持。
第二,是混合云环境微服务管理复杂。
第三,是云计算成本增加以及供应商锁定风险。
第四,是缺乏IT技能,无弹性和敏捷性、上市慢。
当用户面临的多厂商环境,这对用户的系统维护以及用户本身要具备的技能水平、基础设施运维支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多供应商基础设施运维支持成为了第一大挑战。
微服务一般以容器技术为体现,然而对于用户而言,必须要考虑容器如何在私有环境中具有便携性。同时用户还需制订策略以更好地管理微服务。面对复杂的混合云环境,如何按照用户的需求实现微服务管理是第二大挑战。
云端消费方式被称为订阅模式,当用户需要更多资源时,随之而来便是更多支出。在私有云的环境之下,用户需要购买服务器、存储类资源。但由于服务的需求量不设上限,故而高额的云计算成本及被供应商锁定的风险成为第三大挑战。
尽管同时搭载多个平台可以为企业或用户带来敏捷性,但现实中的用户缺乏IT技能、弹性和敏捷性,上市速度慢,故而面临更多的复杂性,这便是第四大挑战。
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 包卓蓝
包卓蓝强调,开放不光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是一个必须的选择。绝大部分用户不具备合适的环境,混合多云便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只有这样,用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规模效益和创新增益。
Cloud Paks多方位破解云化桎梏
“在IBM收购红帽之后,我们很快推出了基于OpenShift的企业云转型解决方案Cloud Paks,有了Cloud Paks,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把所有云厂商的价值释放出来。”包卓蓝这样说。
在包卓蓝看来,基于红帽OpenShift的IBM开放式混合云平台是唯一能够实现容器在不同的云平台以及驻地环境中无缝移动的云平台。这个平台所支持的不光是IBM自身的公有云,像AWS、阿里云,也已经获得了在这个平台上的认证。
IBM Cloud Paks 是业界首个企业级全栈式云解决方案,集成了一个容器平台、容器化的 IBM 中间件和开源组件以及用于开发和管理的公共软件服务,可将开发时间缩短84%,并将运营成本降低75%。
在多云管理方面,IBM能够在一系列混合多云管理功能中提供一致的可视性、自动化和治理能力,包括事件管理、基础架构管理、应用管理、多集群管理、边缘管理等功能,并能够与现有工具和流程相集成。
传统系统就很难直接灵活管控外部大容量应用、合作伙伴接口、物联网流量和多云交互等等,这是不利于实现数字转型需求的巨大瓶颈。IBM Cloud Paks 支持所有集成和数字化转型计划所需的速度、灵活性、安全性和规模,并且预先集成了一组功能,包括 API 生命周期、应用和数据集成、消息传递和事件、高速传输和集成安全性。
在自动化处理方面,目前企业都面临人力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模拟或者替代人工,进行重复性、功能性、非决策性的快速处理,这是企业管理者们普遍关心的技术。自动化处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原因带来的错误。
在应用上云方面,IBM 通过利用内置开发者工具和流程,帮助加快构建云原生应用。客户可以在任何云上快速构建应用,而现有 IBM 中间件客户则可获得最直接的现代化途径。
数据挖掘方面,IBM Cloud Paks可以实现统一和简化数据的收集、组织和分析过程。企业可以通过集成的云原生架构将数据转化为洞察。
“跨界混搭”连接各类生态伙伴
现阶段,尽管部分用户客户脱离了对单一厂商的依赖,但仍对不同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表示怀疑。
2020年3月,IBM启动了混合云生态系统计划,目的是帮助GSI(全球系统集成商)和ISV合作伙伴以红帽 OpenShift为核心,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混合和公有云功能。这个计划能够帮助生态伙伴解决具体的问题。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事业部总经理缪可延告诉记者,IBM利用容器化的技术,加速扩大生态圈,打造统一的基于OpenShift的混合云平台。IBM正在不遗余力地集合跨越混合云平台全堆栈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力量,一起全力推进在这个平台上相关的新产品和新的解决方案。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事业部总经理 缪可延
缪可延强调,Cloud Paks自2019年发布以来,IBM在大中华地区的74位用户已经全部采用Cloud Paks走上混合云的转型历程。此外,IBM不仅做混合云技术平台,在与各个行业混搭、协作创新上都有诸多进展。
IBM合伙人,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补充道,微服务时代,需要容器化平台解决复杂的运行场景,只有具备统一的容器化平台,才能够可以实现“一次构建、随处运行”的模式。
IBM合伙人,云应用服务总经理 马勇
构建开放混合云生态
IBM的混合云平台和开放的第三方生态系统,具有无限的扩展和定制能力,可以帮助每一个企业整合和简化所需要的一切,实现智能、弹性和灵活性,在复杂多变的数字商业环境中蓬勃发展。合作伙伴、客户与IBM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当中的“命运共同体”。
在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叶明看来,整个生态体系对平台业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伙伴生态事业部总经理 叶明
叶明透露,IBM将在未来三年内向混合云生态系统 投资 10亿美元,以支持GSI和ISV合作伙伴,赋能每一位客户实现无缝、安全的云转型之旅。在中国,IBM正着力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Cloud Paks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5个Cloud Paks演示中心,促进Cloud Paks成长为一个共赢的平台。目前,IBM在全球有超过4万合作伙伴,大中华区超过2000多家,自蓝星云途第三季度正式发布后,已有超过100家合作伙伴加入到IBM的整体生态圈中。
混合云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疫情期间,全球诸多企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部分企业由于疫情趋向消亡,而有些企业抓住了“黑天鹅”的变化,成长为头部企业。深度探索此类事件时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重塑不再是选择而是必然。企业的数字化重塑正在进入下半场、深水区。
IBM合伙人,云应用服务总经理马勇提到,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局部变化,更多的是商业竞争模式等业态变化,此时企业需要具备体系化思考的能力。混合云和开放云平台,能够很好地结合不同领域技术厂商的独特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才能深度挖掘数据,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洞见,从而进一步发挥数据在企业内部的价值,为业务增长提供价值。这也是所有的企业在数字化时代需要思考的体系化、数字化转型的原因。
曲终奏雅之际,包卓蓝总结道,对于开放式混合多云平台来说,现阶段最重要的 游戏 规则就是开源。IBM希望持续推动混合多云平台的生态,发展更多的合作伙伴。 这一阶段不论对于IBM还是其生态伙伴来说,都是重要的十字路口。(作者:毛烁,中国信息化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