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悦航空创始人赵自超:增程式混动技术助力突破低空经济续航与载重瓶颈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2025年4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低空 经济 产业发展论坛”上,凌悦航空 科技 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凌悦航空”)创始人赵自超围绕“增程式混动eVTOL如何破解低空经济续航与载重难题”发表主题演讲,系统阐述技术创新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作为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凌悦航空通过自主研发的增程式油电混动技术,为行业提供了续航、载重与安全协同突破的解决方案。

凌悦航空创始人赵自超:增程式混动技术助力突破低空经济续航与载重瓶颈

低空经济的核心挑战:续航与载重

赵自超在演讲中指出,当前纯电动eVTOL受限于电池能量密度和充电效率,普遍存在“续航短、载重低、补能慢”的痛点物流场景为例,纯电飞行器满载续航仅20-30分钟,难以满足跨区域运输需求;而载重能力不足则限制了其在应急救援、工业吊装等高价值场景的应用。”他进一步强调,传统纯电方案对地面充电设施的依赖,也制约了低空经济在偏远地区或复杂环境下的快速部署。

为解决这一难题,凌悦航空全自主研发的世界首款油动直驱多旋翼无人机,以安全、长续航、低成本技术,创新推出多系列“增程式混动eVTOL”。以凌悦航空的量产机型为例,天马系列多旋翼eVTOL(已交付超过500台)可以搭载30至120公斤的有效载荷,混动续航可达1小时。HCW系列复合翼机型(交付量超过1000架)则突破了电动飞行器的航程限制,最大航程达到900公里,航时长达600分钟,远远超过了纯电动方案。乘用eVTOL(双座八轴十六桨设计)则实现了60分钟的满载续航,最大起飞重量达700公斤,并且已经获得了7架订单。

凌悦航空创始人赵自超:增程式混动技术助力突破低空经济续航与载重瓶颈

赵自超强调,增程式混动技术不仅减少了对高密度电池的依赖,而且通过冗余设计大大提高了飞行安全,这在紧急救援、物资运输等场景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技术创新: 多场景应用加速 商业 化

赵自超在演讲中深入剖析了凌悦航空的三大技术支柱,展示了公司如何通过创新推动低空经济发展。首先是CAPTAIN高精度飞行控制系统,它融合了厘米级RTK定位技术、调零天线抗干扰技术和全地形雷达感知技术,确保在复杂环境下能够自主避障并进行智能调度。其次,人工智能视觉导航系统通过融合视觉、PAR和光纤惯性导航技术,使得在GNSS信号失效时仍能进行精准导航。最后,凌悦航空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和动力优化技术,结合碳纤维和航空钛合金机架,成功将天马X-3机型的载重大幅提升至120公斤。

凌悦航空创始人赵自超:增程式混动技术助力突破低空经济续航与载重瓶颈

天马X-1机型“电网检修”登陆央视《新闻直播间》

目前,凌悦航空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天马系列商用eVTOL在应急救援、消防喷水和电网吊装等场景中实现快速响应。HCW系列复合翼商用eVTOL也已在山区和海岛等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实现物资投送。与此同时,乘用eVTOL完成了载人试飞,为城市空中交通、短途通勤和观光体验等提供了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政策红利与万亿市场共振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约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中国民航局预估,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凌悦航空,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飞行器研发制造的低空经济企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混动eVTOL技术在城市群交通、跨境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低空经济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生态的竞争。”赵自超总结道,“凌悦航空愿与产业链伙伴共建开放平台,让增程式混动eVTOL成为连接城市、乡村与天空的‘新桥梁’。”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