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资本曹芳宁:如何看待新能源赛道投资的热情和冷却?
9 月 21 日 -22 日,36 氪暗涌 · 2023 产业未来大会于深圳顺利召开。本场大会作为 36 氪专注于一级市场的活动 IP-" 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 " 的升级,现场汇聚了产业 投资 领域的关键人群,来自地方政府、引导基金、龙头企业、投资机构、学术界等各界的领袖、专家以及产业核心参与者们齐聚一堂,展开巅峰对谈,观点激烈碰撞,共探产业未来方向。
在中国产业变革挺进深水区的当下,在这场巨大的产业轮转中,还存在诸多的非共识。因此,我们将本场大会的主题命名为 " 暗涌 ",寓意暗流涌动,势能巨大。作为中国产业变革的亲历者和记录者,36 氪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发挥在资本与产业两端的核心影响力,促成产业参与者之间的有效链接,进而发掘产业中尚未被发现的趋势、未被充分识别的机会,以及那些真正在参与和重塑行业变革的人们。
创投市场冷热交迭,浪潮与机遇持续翻涌。在 9 月 21 日进行的 " 科学与产业的十字路口 " 前沿 科技 与专精特新论坛上,多维资本创始合伙人曹芳宁带来一场题为《最热与最冷静》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多维资本团队对新能源赛道的观察和思考。
多维资本创始合伙人曹芳宁
下面是曹芳宁女士演讲实录,经编辑整理:
能源革命、能源安全是世界的主旋律。技术在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新能源项目都来自于技术颠覆性的发展,包括在可控核聚变、氢能源核心的一些信息能源方案上,都出现了一些非常大的变革。
第一,整个新能源赛道是资本市场最值得关注且具有长期耕耘价值的赛道。如果从市场的增速来看,比如说整个光伏的增速,2024 年 -2030 年仍然具有 4 倍以上的增长。在新能源赛道的增速上,可能更乐观,今年新能源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30% 以上,未来 5-8 年,甚至会突破 80% 技术颠覆性变革的空间。我们认为,新能源赛道在未来 5-10 年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投资价值。
第二, 金融 行业的壁垒非常高。能源作为人类的基础设施,在过去百年已经形成非常大的供给,过去 10 年和未来 10 年,这样的供给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有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 商业 运作的团队和企业才有机会在这个行业中突破,所以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和行业壁垒是非常高的。
第三,和半导体产业一样,新能源产业链条从场景端到设备、材料、售后核心零部件是非常长的赛道,整个行业的变化包括下游需求端、上游工艺的支撑、核心材料等等方面。
新能源赛道有五个以上万亿级的方向。比如新能源 汽车 ,过去 3-5 年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知名企业,它们的市值已经超过千亿以上。在锂电领域,大家非常熟悉的宁王和比亚迪,市值突破万亿。光伏领域,过去已经比较成熟的十家以上的光伏企业,在今年的热捧下逆势增长,同时也开始了出海之路。储能和氢能,可能也是未来 3-5 年炙手可热的行业。
整个新能源赛道是仅次于 互联网 之后诞生最多独角兽的赛道,刚才提到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和整个储能,在过去 5-10 年当中已经涌现出了数十家突破千亿的公司,我们也看到在这个路径上已经有上百家股指超百亿的企业,甚至未来 3-5 年,这个数字还会有指数级的上涨。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投资新能源产业链其实是一个回报率比较高且比较容易产生巨大想象空间的赛道。
在今年的环境当中,我们也看到很多投资机构开始思考,由于前几年的不断增长,一些新能源的企业慢慢开始有一些泡沫,不管是下游的储能,还是光伏领域的应用场景,很多企业已经遇到产能的周期,但是我们认为新能源行业刚刚开始,整个储能领域当中,不管是工商业储能,还是用户侧,其实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刚刚打开,有非常多的国企下场获得更多的订单,所以我们认为市场的竞争会在未来 3-5 年出现白热化的发展。
提到整个行业纵深的问题,我们一直有和投资机构做深入地探讨。整个行业的纵深,意味着从下游的运营端往中游的核心组件、上游的一些设备和材料方面一一推进的时候,新能源的场景可投资和选择的项目变得非常多。
在过去的 3-5 年,我们对新能源五大万亿级赛道做了评估,比如光伏下游已经属于红海的状态,但是在上游,荧粉、激光的核心设备领域、核心的 POE 领域,国产替代压力仍然比较大,但同时是市场集中度比较高的赛道。
在这样的赛道中,也蕴含着非常多水下的机会。我们在行研中,发现这些企业的团队有非常低调、注重研发和与大的企业共同推进商业化进程的核心要点。这样的一些机会,从各大领域来看还是有非常多可圈可点之处。
我们看一下储能,储能上游的相关性行业是非常多的,包括今年我们也比较关注能源互联网的方向。我们和很多大的监管层做过深度的交流,包括光充储一体化在园区的利用、在物流产业园的应用、在各大工商业行业的应用,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整个能源互联网才刚刚迈出第一步,未来我们坚信,AI 在能源互联网当中的使用会越来越多地落入实处。
我们刚才也提到,过去的 3 年可能是整个新能源投资突飞猛进的 3 年,可以看到很多投资机构在新能源行业赚得盆满钵满,无论在锂电、新能源汽车,还是光伏的核心设备领域,都是历史上给投资机构带来最大回报的赛道。
但是今年整个市场对新能源的投资热情已经出现比较大的分化,比如锂电领域,投资热情速度冷却得非常快,可能因为巨头的出现,锂电领域对于新兴企业并不是那么友好,所以大家比较担心在红海领域当中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状态。
在光伏领域,整体来看,依然是有不断的企业走向上市的进程,订单和毛利率的提升还是有一定的机会,但是在早期的投资当中,大家对于光伏未来的周期性持一个悲观的态度。
相对来说,今年表现比较好的是储能,上半年储能接近 20 多个企业获得新的融资,但接下来的问题在于,这些储能企业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非常值得大家深度思考的,因为整个储能,尤其是工商业储能,在国内的发展非常依赖于大的政府合作和相关的产业方、产业集群的支持,所以对于很多大的储能公司来说,从选址到商业的设计,整个跑马圈地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整个储能行业也会进入非常艰巨和具有挑战性的斗争当中。
在投资机构,特别是财务投资机构比较迷茫和意见分化的档口上,我们看到了今年的投资主要来自于两波,一波来自于产业资本,过去 10 年在新能源行业诞生了非常多的 " 巨无霸 ",很多企业市值在 500 亿以上,不管是传统的国企和央企,还是新兴的车企和大的电池公司都成立了 CVC,这些 CVC 在整个投资行业当中非常活跃的。由于他们资本比较充沛,包括对产业链布局的想法也比较迫切,所以我们看到整个 CVC 在产业链布局的趋势非常明确。
CVC 在布局的过程当中,通常会选择几个核心的维度去思考,首先是强链补链,对于自身在材料领域、设备领域,或者商业的互补方面,假设是出海的运营,或者是核心卡脖子材料的方面,这些企业非常愿意给订单,同时也给资金。另外一种,和自己技术方向有一些不同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强强联手,这也成为 CVC 比较愿意突破的点。
我们看车企,中国核心的巨头们做什么?除了在新能源汽车本产业链当中对于底盘、智能驾驶、相关零部件的投资之外,他们也开始走向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包括类似于电池的循环、能源的管理,甚至在一些核心的新能源方向上也会做一些核心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些产业巨头会给市场带来非常多新增的资金。
另外一股不容忽视的投资力量来自于政府。中国政府在整个新能源行业的投资,目前来看的话,至少排在前三。根据我们多维资本政府团队的研究,目前各大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也认为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会给本地带来非常多的支持。我们希望多维资本在未来的合作当中,能够给新能源企业带来更多的帮助。
多维资本作为市场上 Top3 的 FA 机构,6 年当中完成了 300 亿美元的融资,我们的核心优势也来自于对国企央企和政府、包括产业方强强联手的合作。过去一年中,我们已经帮助 30 家左右的新能源企业融资成功,也希望未来多维会给全球的企业家带来更多的助力,希望我们共同携手迎接未来的挑战,谢谢大家!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