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号湾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新港湾
—— 上海交大国家大学 科技 园闵行园区 与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产业园 双双 揭牌
众所周知,上海东面有浦东张江,西边正在建设桃浦智创城,北面有长阳创谷,而上海南部的科创集聚地当属零号湾,依靠着这一区位优势的零号湾在几年内迅速成长,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6月29日,零号湾全球创新 创业 集聚区“为梦启航”主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此次活动是由上海市闵行区政府主办,来自上海市相关部门、高校和市属企业集团的领导、专家学者、园区和企业代表、创新创业者、 投资 人、各方面的合作伙伴汇聚一堂,以一系列主旨演讲、专家论坛、项目展示、科创赛事、闭门路演、科技园区揭牌等活动,共同描绘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聚集区的未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闵行区委书记朱芝松、闵行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倪耀明、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庞骏、原闵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路加、上海市科创办副主任王鼐、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王伟明、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真荣、闵行区副区长吴斌、闵行区政协副主席王一力等领导出席活动。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地产集团三方合作建立零号湾国家双创基地,在4年多的运作中取得良好的效益。在此基础上,闵行区联合高校、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在闵行南部打造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未来的零号湾,将成为黄浦江上的新外滩、上海城市的新中心、全球创新创业的新港湾。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介绍,上海交大有着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传统,也产生了不少突破性、引领性的创新科技成果,2016年交大入选了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双创基地重要的承载就是零号湾,零号湾对交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上海这座城市创新活力的提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交大将以这次活动作为新起点,努力将创新创业做得更好,把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这张亮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认为,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是上海双创集聚区的优秀代表。近年来,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上海加快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优化创新创业载体、培育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壮大创新创业队伍,创新创业的浪潮在这座城市澎湃激荡,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了新的活力。
闵行区委书记朱芝松表示,闵行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强化政府主动服务、企业精准服务,用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好“创新创业”的加法,为创新创业人才创造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环境。闵行将尽快实现打造百万方级双创集聚区目标,努力把零号湾建设成为国际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硬科技”创业首选地、高品质生活示范地。
闵行区,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闵行区是上海科创中心“四梁八柱”中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是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六大功能集聚区之一。闵行区已获批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正在申报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
近年来,闵行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在此过程中诞生了一批以零号湾为首的,集聚创新活力的科创载体。
朱芝松书记指出,闵行以此为契机,将在推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区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和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区域内高校,以航空、航天、船舶以及主要企业一起,加强合作机制,着力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完善创新孵化体系,打造创新服务平台,以增强创新区域的功能,提升创新的能力。
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重要载体
作为本次活动的环节之一,市科委主任张全、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闵行区区长倪耀明、上海交大副校长王伟明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闵行园区”揭牌。
大学科技园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建设环校区的大学科技园对闵行区服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有着重要作用。2019年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基地的版图扩张至闵行,通过构建“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创业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投平台”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孵化支撑体系,连通学校和产业创新链条,积极建立交大环闵行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园区,充分发挥科技园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孵化经验,高度匹配上海交大的优势学科和周边资源及产业需求,高效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和区域科技产业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互通,使闵行交大科技园建设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的首先承载地,成为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和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平台。
零号湾,打造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科创航母
零号湾最初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地产集团与闵行区人民政府于2015年合作发起的创新创业平台,位于闵行南部的剑川路、沧源路区域,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仅一墙之隔。2016年4月,零号湾入选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重点项目。
诞生至今,零号湾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18年底,零号湾一期入驻项目超过560个、设立企业超过400家、在孵企业超过420家,大部分是上海交大校友、师生创业企业。可以说,零号湾成功开辟了一条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成果转化通道。如今的零号湾已成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闵行科创的一张名片。
6月29日当天,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内又一重要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产业园正式揭牌。2017年,闵行区政府投资2.5亿元,与上海交大合作建设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医疗机器人产业园正是双方合作的产业成果转化平台。
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园区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医疗机器人标志性特色双创基地,国内知名,技术领先,形成极具特色的高端医疗机器人初创企业集聚地,形成集研发、测试和孵化为一体的多功能众创空间。园区可为相关产业提供7300平方米的孵化空间,以及共享洁净室等配套设施。
闵行区滨江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南滨江公司董事长余建源透露,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集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硬科技”创业、产业集群、休闲娱乐、生活安居为一体,目标愿景是提升创新资源的集聚度、创新主体的活跃度、成果转化的通畅度、产业创新的支撑度。未来的零号湾,将成为黄浦江上的新外滩、上海城市的新中心、全球创新创业的新港湾。
如今,在环交大、华师大、紫竹高新区的“T”型区域内,一个开放式双创街区已逐渐成型。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华谊大中华正泰橡胶厂改造项目,闵行颛桥黄二村双创基地项目,佳通、宏润研发总部转型项目等即将建设……一批科创载体陆续揭牌开园,或已画下蓝图。
闵行区副区长、滨江地区管委会主任吴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闵行打造创新载体建设,关键是要能走向产业化,所以在整个产业体系的区域规划上,勾勒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游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下游让加速和孵化的产品推向产业化,同时周边规划产业园区、配套载体建设,可以承载这些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闵行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零号湾承担着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将纸变钱”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这一环节上做好做实,才能打开一条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走向应用研究,未来走向产业化的通道。
将来,闵行“T”型区域的双创集聚效应还将进一步放大。按照上海市黄浦江两岸规划,闵行南段的滨江岸线将以科创和高科技为主题,在交大、华师大为核心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将进一步集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