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困局的背后:“断奶”是表象,实际上是在股市上的折戟沉沙
引子
也许是印象太过深刻,前短时间,上市公司坚瑞沃能(300116)发生的雷爆一幕依然历历在目:资金链断裂,20亿债务还不起,被供应商拉横幅讨债。
受此影响,坚瑞沃能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股价暴跌50%!
4月10日,锐眼哥在原创文章《刚刚,又一家上市公司雷爆了:20亿债务还不起,股价暴跌不止!》中针对此事在文末写到:
沃特玛(暨坚瑞沃能)目前遭遇的现金流问题和债务危机,是新能源 汽车 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行业竞争白热化和和国家补贴退潮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必然会迎惨烈洗牌,那些空喊宏伟愿景但又高度依赖补贴的公司,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原形毕露。
巴菲特说过,只有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样如此,只有补贴退去时,才知道哪家公司在裸泳!
产业的更迭,政策的演变,让新能源汽车进入到了大洗牌时代。除了坚瑞沃能之外,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还会不会有别的公司曝出“黑天鹅”事件,我们拭目以待!
一
通过沃玛特的债务危机,锐眼哥当时已经隐隐之中感觉到2018年还会有别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会出问题,所以写下了上面这几段话。
当时的话还言犹在耳,仅仅过了半个多月,就又有一家知名新能源车企业绩出现了严重下滑:
4月27日晚,比亚迪(002594)披露了2018年一季报,其中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滑83%;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同比下降90%;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2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46亿元。
此外,比亚迪预计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亿至5亿元,同比减少70.98%至82.59%。对于净利润大幅减少的原因,比亚迪认为是由于受补贴退坡的影响。
受净利润暴跌的影响,5月2号开盘,A股的比亚迪(代码:002594)低开低走,全天股价大跌7.01%。
在更早的4月28日,港股市场的比亚迪(代码:01211)也以下跌5%收盘。
自2017年11月23号股价见顶以来,A股的比亚迪最近5个多月累计跌幅已经超过30%,市值蒸发近700亿;港股的比亚迪股份最近半年以来,累计跌幅也达到了30%。
在技术形态上,A股比亚迪已经跌破了250周均线。
无论是从跌幅还是技术形态上来说,比亚迪的股价都进入到了熊市区域。
比亚迪作为明星股,如此气势汹汹的下跌,自然引来了各大机构的关注。
美银美林发表报告,下调对比亚迪股份的 投资 评级,由原来“买入”降至“中性”,因预计其2018年及2019年毛利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基于综合方式作估值,同时将目标价由74港元降至59.3港元。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将比亚迪股份的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目标价由77.9元下调21%至61元。
光大发布证券报告,鉴于近期汽车行业政策波动/长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或变导致估值中枢下移,下调比亚迪股份目标价至66.42港元,下调至“增持”评级。
各大券商纷纷下调评级,让已经步入熊途的比亚迪股价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
前文说过,对于净利润大幅减少的原因,比亚迪认为是由于受补贴退坡的影响。
那么,这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到底是怎样的呢?
2009年起,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
新能源汽车比传统能源汽车更为环保,国家对其进行大规模补贴,本意是好的,但由于缺乏监管,引发了一大弊端——骗补!
2016年9月8日,新能源汽车行业传来超级大新闻,财政部曝光了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意图骗补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个别企业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辆车的造车成本仅需6万元,而国家政策补10万元,企业只要把车造出来,再卖给关联公司,即便把车全部销毁掉,也能赚取4万元差价。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此暴利的机会,不骗补岂不就是傻子?
《 经济 观察报》曾经报道过,某大型主机厂的两位员工,辞职去了江苏某地级市做电动车改装公司,一台车国家补贴10几万,一年就挣了几个亿。
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企业打起了骗补的歪主意,它们有的在生产环节造假,粗制滥造、生产不合格汽车;有的在销售环节作假,一手建厂,一手成立汽车租赁公司,随后转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更有甚者还拆下电池循环利用,反复骗补。
车企骗补之风盛行,让大笔国家资金流入了私人腰包,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越造越多,再大规模补贴,财政根本吃不消......
于是,补贴退坡成为了必然趋势。
2017年,国家新的补贴标准位为:对于乘用车的补贴按照2016年的补贴标准退坡20%,对于客车的补贴标准普遍在2016年的标准上退坡40%,对于快充类纯电动客车按2016年补贴标准降低60%。
进入2018年之后,新能源补贴政策进一步调整。2018年年初财政部、工信部、 科技 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规定在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的过渡期内,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只能拿到2017年补贴标准的70%,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仅能拿到2017年补贴标准的40%,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补贴大幅度退坡,对所有的新能源车企来说,无异于一场“系统性风险”。
三
净利润骤降,股价大跌,这仅仅是补贴退坡造成的吗?看了以下数据之后,相信你会有不同的看法。
通过上图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2108年一季度,比亚迪营收247亿,比2017年一季度的210亿增长了17%以上。
营收明明是增长的,但是净利润为何却同比下滑高达83%呢?来看下面的数据。
通过上图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一季度,比亚迪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140.39亿元,较上期的98.74亿增长了超过40亿,增幅高达42%。这反映比亚迪发行了大量短期融资债券。
2018年一季度,比亚迪的财务费用为8.13亿,较上期的3.80亿大增114%。这反映了发债导致利息支出大增。
所以,利息支出的大幅增加,也是引发比亚迪净利润大跌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数据不得不说,2018年一季度,比亚迪收到的政府补助约为6.4亿,这相当于去年全年12.75亿补贴的一半。
在一季度补贴仍然不错的情况下,比亚迪净利润还如此暴跌,比亚迪更应该反思一下自身的问题了。
不过,比亚迪2018年一季报并非全是利空,当期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的-24.18亿缩小为-2.17亿,反映了公司现金流能力在明显改善。
我们应当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2018年一季度没有政府的6.4亿补贴,比亚迪的亏损将超过5亿。
不仅仅是比亚迪一家公司,A股的其他新能源汽车公司业绩也很惨:
中通客车(000957)2018年一季度净利119万,同比下降97%;
安凯客车(000868)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8197.84万元,同比下降252.39%;
江淮汽车(600418)2018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55亿,同比下降181.7%。
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完全断奶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就已经很难看了,当国家全面退出补贴的时候,这些企业该怎么办呢?
尾声
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当中,多年来一直采用“市场换技术”的办法,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市场上的主流汽车品牌要么是德日韩美这种进口车,要么是中外合资厂商的汽车,严重缺乏优秀的自主汽车生产商。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大力扶持,环保是一方面,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领域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没想到,这反而让一些企业养成了高度依赖补贴甚至是骗补的习惯。
从美国封杀中兴通讯一事不难看出,制造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遏制中国的一大利器。而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板块,相关公司却普遍缺乏自我造血能力,对国家的输血极为依赖,补贴政策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严重影响这些公司的业绩。
今年,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将大幅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这意味着,中国车企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将大大增加。
内有补贴政策退坡,外有外国汽车杀入,中国汽车市场大洗牌的日子到来了!
Via 投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