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如何解锁“最高境界”的共享经济?
如你所知,在O2O+C2C领域,被共享 经济 之风率先拂过,逐渐嵌入到城市生活流程之中的是诸如生活服务等标准化的“人力”共享,但大概去年伊始, 互联网 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开始惠及人类最欲求无限的器官:大脑,专业知识技能的共享在中国渐次开花。
某种意义上,分享“大脑”——以具体的人为信息载体,利用认知盈余为他人提供个性化知识技能服务,让整个社会的专业人士成为每个人的私人智库,可谓现阶段共享经济的高阶产物,这也暗合了技术发展将每个人的每项活动都变成一种合作的大势所趋。
所以你当然可以感叹“在行”诞生的时运。上线一年整,这款脱胎于果壳网的产品交出成绩单:用户超百万,近万名行家,开通九座城市,且以稳定频率保持高曝光,被央视《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和《新闻联播》这种似乎离互联网很远的 媒体 三次重点报道。
嗯,在其他O2O领域试图如细菌般席卷市场的背景之下,虽早已是行业领跑者,但“在行”跑得并不疯狂,很好理解, “以人为本”的平台属性使其必须控制甚至自断扩张的脚步 ,正如姬十三所言,“ 商业 模式创新的项目本来就需要教育用户,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长期工作。‘在行’是一个提供知识服务的社区,如果快速爆发式扩张反而有问题。”
事实上,以合理的节奏把控知识交易的质量,维护以不确定性的“人”为核心的交易平台,理顺供需两端的关系,是“在行”以及“在行模式”发展的全部要义。
就像其他领域O2O平台之间的战略重心倾向于商家一端,“在行”从诞生那刻起即是如此。在上线之后的冷启动阶段,迅速聚拢高质量行家,构筑资源壁垒,是之后所有相遇故事的开始。而作为一个非标准化,且颇具社会学实验意味的对接平台,前期用户口碑远胜平台交易频次,这要求行家异常高企的准入门槛,行家通过率15%左右,事实上,“在行”成立早期首批邀请行家几乎都是创始人和高管级别,而当行家数量与品类逐渐完成自我更新,“在行”亦是严控供给,以尽看门者之责。
更重要的是对行家的悉心维护。举个例子,不同于生活服务类O2O平台对商家线上店面的格式化装扮,当“商品”本身变成具体的人,这种线上装扮无疑更“重”也更值得(要知道,早期Airbnb为房屋拍照令其受益良多),“让行家自己上传,太乱,大量职业人士没有一张拿得出手的好照片,所以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照片这件事情上,怎么样让不同城市不同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风格比较接近,怎么控制每张照片的成本,怎么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拍出来的照片和谐,怎么让那些会拍照和不会拍照的人看起来和谐。”姬十三说。而这种非标场景下的“标准化”优化,在无形之中平添了用户信任同时,也在潜意识中撩拨着行家的隐匿荣耀。
另一方面,当行家渐次到位,仍旧由于商品的不确定性,保持行家黏性与保持行家扩张同等甚至更为重要。平台一方所要做的即是调动行家积极性,换句话说,调动人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收益递增原则和商品的可复制性能让电商平台的头部商家长久占据头部,但因行家时间具备稀缺性,“在行”选择用动态平衡算法去调节流量,让每个月活跃行家的比例相对平稳,从而避免行家生态中的“强者恒强”。
当然了,人性幽深,哪怕遇见不同的学员会有不同的故事,但刺激适应机制让不喜重复成为人类本能,一岁的“在行”也要面临资深行家新鲜度下降的可能。对此“在行”也在尝试新举:比如线上(电话)咨询,毫无疑问,这一更为碎片化的远程服务能完善交易效率(开通线上功能的行家有更高的准入门槛,如接过 10 单以上);再比如对行家更具挑战性的组团授课,可以想象,这种小而美的授课形式更能刺激行家的表现欲和活跃度,也为学员之间提供了极佳的 社交 资源。此外,“在行”还推出了一项“行家导师计划”,将那些前辈行家组团,向新行家传授当行家的经验。
而谈及学员,类似淘宝的评价体系,良善的反馈机制与评分系统(譬如行家分数是三次学员评分再计算一次平均分)也保证了在行生态的 游戏 规则,从而进一步让双方供需两欢。
而切换观察视角,如你所知,人们习惯于将低频视作O2O领域不尽人意的一面,当一年前“在行”上线时,评论者直觉上将其视作低频应用,但梳理“在行”发展路径,我们发现,它正向中高频次完成跃迁——这就好比,买鞋是低频次,但逛淘宝不是。
“在行”的起步有定位精准的落足点:着力打磨互联网和职场——这两个聚集更多早期尝鲜者的话题,“如何拿到融资”和“产品经理如何转型”等话题颇为惹眼。但常识是,人们总愿将时间花费在与狭义上的“工作”之外,于是更多诸如穿衣,美食,减肥等生活服务类话题逐渐上线,这意味着,与产品逻辑异常简单,品类却极为丰富的淘宝类似,“在行”也愈发接近一个交易知识,经验和技能的个体聚集起来的淘宝。
事实上,“在行模式”与电商有着极为相似的发展路径:与电商兴起时扎堆涌现的各领域垂直电商一样,“在行”也已被近百个 创业 公司模仿并复制到垂直领域,但经过由分散到整合,今日电商格局依旧是综合平台的天下,在我看来,知识技能交易市场或许会复制这样的路径。
嗯,无论如何,在一个自由连接的时代,人们已愈加想要分身于这个精彩斑斓的世界,多重职业的趋势不可违,而更重要的是,当几乎一切标准化服务被互联网渐次满足,非标无疑将成为新机,它需要野心,更需要耐心,好在这两样“在行”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