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企业飞鹤再遭做空 被指利用这三家公司财务造假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奶粉企业飞鹤再遭做空 被指利用这三家公司财务造假

7 月 8 日,针对做空机构 Blue Orca 的做空报告,中国飞鹤 ( 06186.HK ) 在港交所发布澄清公告。

飞鹤方面表示,飞鹤董事会强烈否认该报告中的有关指控,并认为有关指控并不准确、具有误导性。

同时,飞鹤还公布了上半年的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幅超过 40%,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销量的大幅增长。

早在去年 11 月,飞鹤就遭做空机构 GMT Research 做空,距今仅 8 个月。

Blue Orca 发布的这个报告涉及 3 个被认为帮助飞鹤财务造假的公司。

首先是飞鹤宣称的 " 第三方物流供应服务 " 实为飞鹤控制的公司 ,飞鹤将产品交由飞鹤旗下的物流公司时,便确认收入,形成夸大销售的机制。

该物流公司为 " 克东瑞信达物流有限公司 "(以下称 " 瑞信达 ") , Blue Orca 称该公司承担了飞鹤大部分(如果不是所有)的运输。

天眼查显示,瑞信达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为解德河。

奶粉企业飞鹤再遭做空 被指利用这三家公司财务造假 奶粉企业飞鹤再遭做空 被指利用这三家公司财务造假

同时,解德河还是齐齐哈尔锦鹤原生态观光牧场有限公司(曾用名:齐齐哈尔飞鹤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称 " 齐齐哈尔锦鹤 ")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持股 100%。

此外,齐齐哈尔锦鹤的股东则是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称 " 飞鹤 ")。

也就是说,瑞信达实际上是飞鹤内部员工控制的物流公司,而在飞鹤 2019 年的招股书中,飞鹤宣称将所有物流外包给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此部分另一个关键人物为朱天龙。

天眼查显示,朱天龙为齐齐哈尔锦鹤及飞鹤的监事,而飞鹤方面公布的信息显示,朱天龙为飞鹤的股东及员工。

Blue Orca 还表示,朱天龙是飞鹤生产部门的副总经理,而天眼查信息显示,朱天龙为飞鹤的监事。

因此,Blue Orca 认为,飞鹤利用企业内部物流公司,将交付给物流公司的商品计入销量,创造了一个明显的夸大销售机制。

(图源:Blue Orca)

该作空报告牵涉的另一家公司为飞鹤(泰来)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称 " 飞鹤泰来 ")。

天眼查信息显示,飞鹤泰来是飞鹤乳业的全资子公司,最近一次变更前,其经营范围包括生产乳制品、销售、经营对外进出口等业务。

飞鹤泰来是飞鹤新建的工厂,根据飞鹤 2019 年招股书,该工厂计划在 2019 年下半年建设完成。

根据飞鹤泰来的信用报告,飞鹤泰来在 2018 和 2019 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13 亿元和 17 亿元。

飞鹤方面表示,2018 年和 2019 年公司其他收入分别为 5.56 亿和 9.77 亿,来自飞鹤泰来的其他收入占 30% 和 42%。

(图源:Blue Orca)

根据相关报道,今年 2 月 18 日,飞鹤泰来才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也就是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这之前,飞鹤泰来无法生产奶粉。

因此,但 Blue Orca 认为,泰来工厂在尚未竣工投产的情况下,无法产生数亿利润。

此外,飞鹤泰来在建造工厂过程中,固定资本下降,但一般来说,飞鹤泰来在建造其唯一的生产设施时,固定资产应当是增加的。

总的来说,Blue Orca 认为飞鹤泰来在报告期内是一个尚未完工的 " 幽灵公司 ",因此飞鹤的财务数据难以令人信服。

另一个涉及的企业是黑龙江克东瑞信达原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称 " 黑龙江原生态 ")。

早在 2011 年,飞鹤将旗下克东及甘南两个牧场出售给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 HK.01431,以下称 " 原生态 " ) ,自此,飞鹤和原生态的关系备受关注。

飞鹤 2008 年的公告显示,黑龙江原生态的直接控制人是冷友斌。

原生态财报显示,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陈祥庆于 2012 年 12 月加入原生态,在这之前,2003 年 4 月至 2012 年 6 月为飞鹤员工,曾担任会计经理、财务经理及内部控制经理等多个职位。

此外,迈客财富(Max Wealth)官网显示,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的另一个职务为 " 原生态牧业 " 实际控制人。

(图源:Blue Orca)

若冷友斌确实是原生态的实际控制人,则飞鹤和原生态 2011 年的这笔交易相当于是将自己的业务卖给了自己。

根据 Blue Orca 计算的数据,飞鹤是原生态最大的鲜奶购买客户,购买量基本在 80% 以上,能够认为,两者在业绩上有相互依存关系。

(图源:Blue Orca)

但飞鹤和原生态的业绩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根据原生态财报数据,2015 年至 2019 年原生态的收入维持在 10 亿人民币左右,2016 至 2018 年处于亏损状态。

而根据飞鹤的财报数据,近五年飞鹤的收益由 36.2 亿增长至 137 亿,增长了近 280%,利润更是增长了 931%。

飞鹤作为原生态最大的客户,在原生态收入停滞不前的情况下,营收一片向好。

此外,飞鹤和原生态的现金流数据相差也非常大。

根据财报数据,飞鹤的现金流在 2016 年至 2019 年之间疯涨 5100%,而原生态的现金流仍维持在 3 亿元左右。

(图源:Blue Orca)

而据公开数据,近年来,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原生态的盈利能力从第二降至最低。

(图源:Blue Orca)

根据双方一系列的财务数据对比,Blue Orca 认为,有理由怀疑飞鹤正将损失转嫁给相关供应商(原生态)。

来源:ZAKER新闻 黄嘉敏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