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容器软件市场份额TOP5出炉,本土厂商占据绝对优势
近期,国际权威数据公司 IDC 发布了《PRC SDC Market Overview and Analysis, 2020H2》报告。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9 %。其中,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的规模达到了1.9亿美元。
近年来,各类竞争企业纷纷在容器技术上进行投入,动作频频,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推动容器云行业的深入发展。容器的 商业 化市场逐渐进入了规模化发展阶段。
IDC在报告中指出,在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收入排名中,前五的厂商中有三家是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厂商(计入的主要是其软件收入,非公有云收入,因为公有云上容器服务本身基本都是免费的),分别是华为、阿里巴巴和腾讯。IBM/红帽收入在该市场位列第三。BoCloud博云作为起步较早,行业经验也比较丰富的创新型厂商,在 金融 领域有着不错的客户积累,其收入在该市场位列第五。
在中国容器市场份额TOP5中:
■ 综合云服务商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不断以技术能力和资本手段布局容器私有云市场;
■ IBM收购红帽,凭借红帽的影响力,加紧布局混合云市场;
■ 国内本土私有云厂商BoCloud博云持续发力容器PaaS市场,整合容器、微服务和DevOps能力,做深做厚PaaS平台。
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名中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和博云这四家都是国内本土企业,意味着在中国容器市场中本土厂商已占有绝对优势,采用本土厂商提供的容器产品及服务已趋向主流。
相对于华为云、阿里云和腾讯云,博云是进入前五的本土厂商中唯一专注在私有云领域的厂商,这也可以看出博云与国内其他私有云容器领域创新型厂商已经拉开了距离。
从 互联网 向传统行业渗透,私有云容器市场高速发展
2020年是云原生理念和技术在中国广泛被企业接受和实现落地的一年,云原生在传统企业开始实现从理念到落地的变革。
容器发展之初,使用者大都集中在互联网企业,大多数传统企业还处于探索和评估阶段,或者借助开源版本尝试小范围部署容器。
近年来,kubernetes+容器技术正在成为云原生架构下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敏捷架构和创新的需求,使得容器技术也从互联网向更多传统行业渗透,包括金融、政府、电信、制造及能源等行业,并且在这些传统行业的头部企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最佳实践。
在这些传统行业中,由于对数据的高度敏感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私有云搭建依然是主流。IDC预测到2025年,在中国有1/4的IT基础架构都用来搭建私有云。而在私有云市场,容器云也已成为企业用户搭建私有云平台的重要基础架构。私有云容器云平台具备更高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可实现自定义云环境下特性业务场景需求的支持。
企业数字化与云化步伐加速,企业对于建设敏捷性IT架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容器技术以敏捷、轻量和高兼容性成为云原生生态中的核心一环,容器技术在企业云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云原生环境下容器云平台发展趋势
从功能演进角度来看,kubernetes正在成为云原生架构下的操作系统。众所周知,k8s
在行业内容一直被认为是docker容器的编排工具,但是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仔细观察云计算平台的架构,会发现kubernetes其实已经成为了云原生领域事实上的“操作系统(OperationSystem),kubernetes正在编排一切。
近两年,kubernetes社区开发者也在不断对k8s在底层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等方便进行改进和增强。企业客户对于kubernetes底层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容器网络、负载均衡、多集群管理等能力,这需要厂商在kubernetes技术上具备深度积累和自主研发能力,这样对云原生架构才能实现整体掌控能力。
另外,容器技术是支撑微服务架构的最有效的方式,微服务架构已与容器技术密不可分。容器+微服务的组合除了可以支持应用发布和管理平台这一场景,也将在边缘计算等领域有更多发展潜力与空间。
IDC预测,未来五年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将以超过40%的复合增长率爆发式增长。混合云/多云的趋势,适合部署在容器上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场景比如边缘计算、 区块链 、云原生的快速发展,以及云平台的建设从基础架构阶段进入平台建设阶段等需求都将是这个市场增长的巨大动力。
因此,到2025年,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收入将与虚拟化软件市场、云系统软件市场齐平,成为近几年促使软件定义计算市场增长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