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的战略耐心与“正道”生长
砺石导言:复盘阿里文学成立三年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其核心战略除了坚持阿里巴巴集团一以贯之的平台逻辑,利用好阿里巴巴集团与大文娱板块的生态资源与优势,最关键的还是保持深耕产业的战略耐心,始终坚持行“正道”,以“正能量、好的世界观与喜闻乐见”为标准打造精品内容,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方法论。
刘学辉 |作者
1
随着企业的竞合发展,中国 互联网 产业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像BAT这样的集团化企业,在这些集团化企业下往往拥有多个业务板块,每个业务板块又由多个垂直领域的子业务组成。
相比只有一个核心业务的单体企业,这些集团化企业中的子业务如何发展,正成为企业界更大的一个难题。因为它们虽然都背靠“富爸爸”,具有强大的资金与资源优势,但“业务定位与发展战略不清晰”“一旦业务进展缓慢而缺乏长期深耕耐性”等缺点同样明显。
阿里巴巴于1999年创建时只是一家以B2B电子商务业务起家的单体企业,但成立近20年后,其已经演变成了一家由电子商务、 互联网金融 、云计算与文化娱乐等四大业务板块组成的集团化企业,在每个业务板块旗下又有多个细分垂直领域的子业务。以电子商务主业为例,在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板块下就有B2B、淘宝、天猫、聚划算、口碑、饿了么、盒马鲜生、菜鸟物流以及收购的银泰、高鑫零售等多达十几个子业务。再比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文化娱乐板块,也包括优酷、UC、阿里文学、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 游戏 、大麦网等众多垂直领域的子业务,这些子业务如何在交易规模近5万亿人民币,市值近3万亿人民币的大阿里生态下健康发展,正引起外界的诸多关注与研究。
2
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诸多子业务中,文化娱乐板块下的阿里文学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 商业 案例,其对破解“大集团企业旗下子业务如何发展”这一课题有着诸多借鉴意义。
研究阿里文学,我们需要先从了解阿里巴巴集团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整体布局开始。
2012年,当淘宝、天猫在实物电商领域站稳脚跟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曾有过一次关于“未来10年,20年中国最需要什么”的主题大讨论。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马云 自问自答,“10年后,中国人最缺什么?Double H!健康(Health)和快乐(Happiness)!”。在这次主题讨论后,阿里巴巴集团决定进军承载“快乐(Happiness)”战略的文化娱乐领域。
2013年收购虾米音乐,2014年成立阿里影业,2015年组建阿里音乐与阿里体育、收购优酷土豆,2017年收购大麦网、升级阿里游戏......通过自建与并购相结合的方式,阿里巴巴集团坚决、迅速的完成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全面布局。
阿里文学就是在阿里巴巴集团进军文化娱乐产业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业务。2015年4月28日,第20届世界读书日当天,阿里文学作为当时阿里巴巴集团移动事业群的一个新业务正式亮相。2015年5月,阿里文学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以移动阅读为突破口,布局网络文学市场。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对文学的重要性高度共识,因为文学是所有IP的重要源头。
2016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将旗下的文化娱乐相关业务全面整合为“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阿里文学便作为专业纵队之一成为“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的核心业务之一。除了阿里文学,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还包括UC、优酷、土豆、阿里影业、阿里游戏、阿里音乐等其他业务。
从2016年4月28日正式亮相算起,阿里文学正式成立还不足三年半的时间,相比阅文集团、掌阅等主要竞争对手,阿里文学在网络文学领域只是一个后来者。但就是在这不足三年半的时间里,阿里文学从一个行业新人已经变成了网络文学行业众所周知的新三家之一,在这过程中,阿里文学具体做了些什么?
3
定位是任何一个业务的前提。阿里文学作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文字内容源头之一,确定正确的战略定位也是其成功的第一关键要素。
对于阿里大文娱业务,外界很多专家认为其距离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主业比较遥远,也有专家认为阿里巴巴的文娱业务只是简单的为阿里巴巴的电商主业导流,这都是片面的理解。其实阿里巴巴文化娱乐业务的商业逻辑与淘宝、天猫是一致的,它们都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只是淘宝、天猫侧重实物商品交易,文化娱乐业务侧重非实体的文化娱乐类商品的交易。例如,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现场娱乐事业群旗下的大麦网,它们也都分别成为电影、演唱会与体育赛事等文化娱乐领域的电子商务领先者。那么,阿里文学的定位应该与淘宝、天猫、淘票票与大麦网等业务之间具有内在的共通性。
阿里巴巴集团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致力于构建服务企业与商家的商业基础设施。所以淘宝、天猫、淘票票与大麦网等产品都是平台逻辑,而非自营逻辑,最终以建设行业基础设施为目标。阿里文学也与阿里巴巴集团大的平台逻辑保持一致,将自己定位为“以阅读平台和IP联动平台为基础的综合型基础设施体系”。围绕这个战略定位,阿里文学的业务布局也非常清晰,都是围绕服务读者、作者及合作伙伴来展开。
在服务读者上,阿里文学先后推出书旗小说、天猫读书与妙读等数字阅读产品,以产品矩阵的形式,涵盖严肃文学、通俗文学及高效知识服务等领域,以助力纸质书电子化,电子书语音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阅读体验。
在服务作者上,阿里文学在内容生产、渠道建设、版权交易、IP衍生及商业化落地等层面建立文学产业的基础设施,打造行业水电煤,协助创作者打造更多爆款IP,实现更多元化的收入。
4
作为集团整体战略框架下的业务布局,阿里文学需要谨记自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文学,是阿里大文娱的阿里文学,这决定了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方面要服从于集团与大文娱板块的整体战略,另外也可以利用集团与大文娱板块的资源加速发展。所以,阿里文学选择了一条具备战略纵深的生态型打法。
首先,阿里巴巴集团为阿里文学提供了淘宝、天猫、支付宝、UC、优酷、阿里云OS等多个入口资源支持。另外,阿里巴巴文娱板块的各个业务协同优势也为阿里文学的原创IP衍生提供了无限空间。
具体来讲,阿里文学可以将其平台上产生的优秀原创IP,借助阿里大文娱的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等业务进行二次开发,在帮助创作者提升收入的同时,也反哺了阿里巴巴的内容生态。阿里文娱CFO、阿里文学CEO宇乾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签约阿里文学就是签约阿里大文娱生态。”这足以证明阿里文学在生态上的差异化发展思路。
目前,阿里文学已经与全产业链超百家深度合作伙伴签约,在过去300天内完成或正在改编100部原创作品,包括漫画、网络电影、剧集、院线电影、游戏与衍生品等种类。其中,以阿里文学IP作为内容源头之一的HAO计划和A计划已经成为网络电影领域和培养青年电影人中的标杆性项目。今年6月,阿里文学还联手敦淇、王平、袁玉梅等知名制片人、导演成立IP影视顾问团,旨在全面提升IP衍生速度与质量以满足用户、产业对优秀IP的诉求。这也是行业内首家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内容辐射影视衍生领域的专业团体。
在阿里巴巴集团与阿里巴巴大文娱板块的资源加持下,生态优势正成为阿里文学快速崛起的助推器。
5
除了坚持与阿里巴巴集团一致的平台定位,借助阿里巴巴集团资源的生态型打法,阿里文学要想取得成功,最关键的还得拥有不只是依赖生态资源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自身造血的能力与优势也正在逐渐显现。
仔细研究阿里文学的业务策略,我们发现其区别于竞争对手最大的差异化,就是对“坚持精品内容的打造”保持着足够的战略耐心。
当下网络文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伪原创”“博眼球”与“蹭流量”等不利于网络文学长远发展的灰色地带,作为网络文学领域的资深读者和阿里文学的掌舵人宇乾深刻的意识到“质量才是网络文学发展的生命线”。2017年,宇乾就提出了好内容的三个标准,“正能量、好的世界观与喜闻乐见”,希望借此引导创作者能以工匠精神打造出能反应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精品佳作,宇乾认为这既是内容创作的责任,也是阿里文学这样的文学平台的担当。
对于与创作者的合作,宇乾旗帜鲜明的表示,“缘分非常的重要,我们的作者一定是与阿里文学志同道合的,所谓志同道合就是认可阿里文学提倡的这些方向。比如说丧文化等等,这些我们是不提倡的,如果作者写这些,我们是不欢迎的。”
2018年9月15日下午,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本次大会上,宇乾还提出了最新观点,“网络文学已经从1.0走向2.0时代”。
宇乾认为,在网络文学1.0时代,读者、作者、作品实现了全面爆发,在网络文学2.0时代,“将符合时代要求、市场需求和人民渴求的精品网络文学作品,通过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营模式打造成爆款IP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传统文学叫好不叫座,收入单一,无法摆脱拿奖、拍电视剧的传统路数;网络文学深受年轻人喜爱,但被资本裹挟,内容不够精品,衍生作品经常挂羊头卖狗肉,这是目前文学产业的困境。
宇乾没有画地为牢,而是跳出狭义的网络文学框架束缚,他认为将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各自在内容和渠道上的优势融合发展才是正确之路。
2017年至今,阿里文学签约的张小娴、林特特、陈汗,他们就属于传统文学作家范畴。未来,阿里文学还将依托互联网手段,加速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的融合发展,以提升网络文学的创作标准,借鉴学习传统文学的创作规律,推进整个文学市场的产业升级。
随着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合发展,文学产业的内容结构将有可能发生根本转变,这种转变也将催生出更多精品内容的涌现。同时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逐步形成优质内容生态,整个文学产业也将完成新一轮的迭代升级。
推进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各自在内容和渠道上的优势融合,这也是阿里文学“坚持精品内容打造”的战略耐心下的重要体现。
6
复盘阿里文学成立三年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其核心战略除了坚持阿里巴巴集团一以贯之的平台逻辑,利用好阿里生态资源与优势,最关键的还是其长期保持战略耐心,始终坚持行“正道”,以“正能量、好的世界观与喜闻乐见”为标准打造精品内容,构建出了自己不完全依赖“富爸爸”的立身之本。
在交易规模近5万亿人民币,市值近3万亿人民币的阿里大生态中,阿里文学的做法为其他垂直领域子业务的发展做了一个不错的示范。
马云曾在内部会议上表示,阿里巴巴集团将给到大文娱业务的时间是11年。阿里文学目前才走过不到三年半的时间,只要继续保持在文学领域的战略耐心与内容创作的行“正道”,阿里文学的未来有理由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