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国内顾客移动支付习惯,星巴克无奈与微信支付合作
2016年12月8日,星巴克咖啡公司与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微信 支付将自即日起接入星巴克中国内地近2500家门店;同时,在2017年初星巴克还会在微信上开启 社交 礼品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多样化的社交数字化消费体验。
星巴克进入中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支持中国大陆上最流行的两种支付方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随着依托银联进入中国的 Apple Pay、三星智付、以及华为小米等其他 手机 厂商 NFC 支付方式一起得到星巴克支持,这一情况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有分析认为,星巴克迟迟不愿引入国内主流第三方支付手段,主要是害怕自家 App 以及随之绑定的会员系统的使用量下降。这一点在支持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麦当劳和肯德基门店体现得很明显,官方订餐 App 在使用率上远远比不上微信公众号。不过,经过专门开发,两家快餐连锁店的公众号基本上实现了和 App 一样的全功能,同步更新。
此前星巴克一直致力于通过绑定星礼卡、星享卡,打造自己的生态闭环系统,藉此保持客户粘性。这种闭环生态系统,已经让星巴克在美国市场吃尽了甜头。全美星巴克连锁店每周的移动支付金额约700万美元,星巴克堪称“美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商”。
既然在美国有了移动支付的成功范本,那星巴克为什么要让第三方的微信支付“横插一脚”? 自媒体 “咖门”分析认为,迫使星巴克做出改变的,是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崛起。
2015年,全美移动支付总额为87.1亿美元;而在同一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总规模达9.31万亿元(约1.44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65倍。另一个数据,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3.58亿,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已经提升至26.17%,而在北美,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只有18%。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国内顾客的移动支付习惯,被微信和支付宝进行了长期培养。这两个支付工具,也被视作最便捷的支付方式。反观星巴克传统支付,除了要与各大银行协调星礼卡充值,“先充值、再消费”的星礼卡支付,也并不太符合国内顾客的消费习惯。
另外,星巴克近些年一直在强调“第四空间”——数字化和电子商务业务。今年10月王静瑛升任星巴克中国CEO。她除了完成每年500家门店的开店计划外,还要领导创新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包括数字化及电子商务业务拓展。星巴克在12月7日刚公布了一项为期5年的增长计划,该计划将在世界各地开设更多商店,到2021年全球将增加1.2万家店铺。在中国,星巴克新开门店将会超过5000家。
最后别忘了,“倾听消费者声音”是星巴克引以为豪的价值观之一。尤其在“中杯门”的质疑声之后,顺应顾客呼声推出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也让它赢回了一些好感。舒尔茨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作为一个消费品品牌,本土化是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