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 融资迷局:滴滴、阿里、戴威的三角博弈
ofo 仍在努力续命。
9 月 5 日,据多家 媒体 报道,ofo 将完成 E2-2 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元,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据说融资消息是从 ofo 内部传出来的。
全天候 科技 就此向多个相关方求证,ofo 公关回复 " 好像是,具体细节不清楚 ",滴滴方面 " 不予置评 ",蚂蚁金服也 " 不予置评 "。
关键相关方的模糊回应令这轮融资消息真假难辨。全天候科技就此询问多位接近 ofo 和蚂蚁金服的 投资 人士,他们均表示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 关于 ofo 的消息太多了,也许是不实消息。",一位投资人说;也有投资人表示,"ofo 这轮融资即便是真的,也是为解决短期问题,9 月发工资的时间快到了,不太可能是战略投资。"
这个夏天,ofo 已经多次传出将被滴滴全资收购的消息,收购金额一再降低,ofo 联合创始人于信也多次出面否认。但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无论收购金额如何,ofo 难逃卖身结局。
尽管处境艰难,到目前为止,CEO 戴威一直在坚持,他也在鼓励 ofo 员工,希望他们对 ofo 保持信心。
但从近期爆出的种种消息看,ofo 已经不堪一击。9 月 5 日,就在 ofo 融资消息传出的当天,《南方都市报》报道,用户反映 ofo 退款困难,拨打客服电话无人应答。这条新闻还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更多人互相询问退押金的问题。
不久前,ofo 还被曝出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8 月 31 日,上海凤凰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已起诉东峡大通(ofo 共享单车运营方)。公告指出,2017 年,凤凰自行车与东峡大通签订了《自行车采购框架协议》后,凤凰自行车与东峡大通签订了多份采购合同。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货款 6815.11 万元。
此外,据财经网报道,ofo 还拖欠了云鸟、德邦等多家物流供应商数亿元人民币的欠款。同时,从 7 月份开始,ofo 也相继撤出或暂停在澳大利亚、印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部分业务。
对于 ofo 最终的结局,接近 ofo 管理团队的人士张希告诉全天候科技," 最可能的结局是被滴滴收购,只是早一步晚一步的问题,卖身阿里或阿里系也不是 100% 没可能 ",他称," 这需要大家坐下来好好聊聊,没那么简单 "。至于最新曝出的 E2-2 轮融,在张希看来,很可能是阿里、滴滴的权宜之计," 两边都不想便宜对方,又不想 ofo 死掉,9 月需要先发工资吧 "。
滴滴的 " 执念 "
过去这段时间,滴滴收购 ofo 的传闻几乎被炒成了 "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 的热门话题。
7 月 30 日,36 氪报道称,ofo 和滴滴谈判已经接近尾声,程维对 ofo 的预期收购价格只有美团收购摩拜的一半— 15 亿美金左右。8 月 3 日,凤凰科技报道称,ofo 相关的收购谈判已接近尾声,滴滴与蚂蚁金服联合出资收购,作价 14 亿美元,同时还将承担 ofo 2 亿美元的债务。8 月 22 日,极客公园消息称,ofo 最终 " 卖身 " 滴滴的协议已经达成,公司作价 20 亿美元左右;另外,ofo 的众多小股东正在陆续收到需要确认签字的文件。戴威暂时保留董事局职位,而 ofo 的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出局。
对于这些报道,ofo 官方或其联合创始人于信多次予以否认,指其为假新闻,而滴滴方面一直 " 不予置评 "。
今年以来,双方已被曝进行过多轮收购相关的谈判,但最终无果。
" 外界会问戴威为什么不卖,实际上外界不知道情况,关键在于谁出了什么价格,这背后有什么条款,而不是在于出了价戴威为什么不接受 ",张希说," 我知道(滴滴)至少有 2 次出价,都是非常没有诚意的价格 "。
梳理 ofo 的成长脉络可以发现,滴滴在 ofo 的重要节点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 " 控盘 "ofo 也是志在必得。
2016 年,当 ofo 的经营范围还在大学校园时,戴威就拿到金沙江创投的 A 轮融资。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包括朱啸虎在内的投资方曾经多次希望戴威和团队进入城市,但戴威认为时机还未成熟。直到 2016 年 10 月,滴滴领投 ofo 的 C 轮,并成为 ofo 除创始团队之外的第一大股东后,ofo 正式开启城市战略。之后,滴滴继续参与了 ofo 的 D 轮、E 轮融资。
滴滴入股后,ofo 飞速发展,一度从一天 100 多万单增长到最高一天 3000 多万单。2017 年 5 月,比达咨询数据发布的《2017 年 Q1 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 ,ofo 的市场占有率达 51.9%, 摩拜市场占有率为 40.7%。
同年,QuestMobile 的数据显示,在骑行 " 旺季 "10 月,ofo 日订单一度突破 3200 万。到 2017 年 12 月份,ofo 从日活到用户增长率,各项数据均超过摩拜,稳居第一。
" 这个体量是非常可怕的 ",张希说," 人的心态是会变的,他(程维)看着生出来一个东西,突然长到可能比自己的体量都大,有一段时间,滴滴的心态是非常急躁的。"
张希透露,早在 2016 年初,滴滴就曾试图收购 ofo,但当时 ofo 体量尚小,还有很多可能,戴威没有同意。
2017 年底,媒体报道称,滴滴派驻 ofo 的高管集体休假;滴滴与 ofo 就后者是否扩展四轮业务等问题上也出现分歧,双方关系破裂。之后,滴滴推出自己的单车品牌——青桔,而 ofo 也转而向阿里寻求更多资金支持。
今天来看,滴滴始终有收购 ofo 的 " 执念 "。共享单车行业资深人士陈舟告诉全天候科技,程维要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单车是 " 最后三公里 " 的必备环节,滴滴自己的单车品牌青桔并没有形成气候;在这个环节上,美团有摩拜、阿里有哈罗,他们都在争夺 互联网 生活服务领域的流量入口;于滴滴而言,即便 ofo 危机频发,经营羸弱,但依然是单车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可收购资产。
从 ofo 的体量来看,即便到了 2018 年 5 月,在公司传出裁员、资金链断裂等不利消息,相关统计显示,ofo 的月活跃用户规模依然有 2937.7 万,高于摩拜单车的 2526.6 万,占据第一的位置,依然是制衡摩拜的重要力量。
媒体报道称,滴滴酝酿今年第四季度低价接盘 ofo,冬天是单车骑行的淡季,ofo 的资金链紧张问题持续得不到缓解的话,利于滴滴抄底。
在张希看来,滴滴在收购 ofo 这件事上的 " 死穴 " 就是低价抄底," 如果不是低价抄底,而是市场价抄底,那不是它(滴滴)干的事 ",他说。
不过,对于 " 低价抄底 " 的说法,滴滴表示 " 不予置评 "。
阿里系的 " 暧昧 "
就阿里系来说,目前对于 ofo 的态度,尚不清晰。
9 月 2 日,《每日 经济 新闻》的报道称,滴滴收购 ofo 一度马上要尘埃落定,但在 8 月中旬又出现了反复,据说是阿里系和滴滴方面很难达成一致。对于 ofo 曝出的新一轮数亿美元 E2-2 轮融资,无论阿里还是蚂蚁金服,都三缄其口," 不予置评 "
曾经,出于制衡腾讯的考虑,阿里需要在单车市场掌握更多主动权,不惜重金扶持哈罗,加码 ofo。
今年 3 月,ofo 宣布完成 8.66 亿美元 E2-1 轮融资,阿里领投,蚂蚁金服等机构跟投。ofo 这轮融资采用了股权加债权的方式;此前的 2 月份,ofo 先后两次将其共享单车作为抵押物,向阿里共计借款 17.66 亿元。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17 年朱啸虎清空 ofo 股份时,阿里接盘了大部分额度,之后在 ofo 的持股比例达 10% 左右,并在 ofo 董事会获得一个席位,拥有一票否决权。ofo 今年 3 月完成 E2-1 轮融资后,阿里对 ofo 的掌控力度进一步提升。
不过,今年 6 月份,蚂蚁金服的一位投资人对全天候科技透露,ofo 对蚂蚁金服的价值已经不大,毕竟支付宝目前要拓展的是下沉市场,而 ofo 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 可能大佬们哪天一起喝个茶就把 ofo 的结局给定了 ",这位投资人说。
从目前阿里系对 ofo 的态度看,是否会收购 ofo,以及是否会让 ofo 跟哈罗合并,都还存在不确定性。
一位 PE 投资人近期对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蚂蚁金服 IPO 时间推迟,说明还没准备好,单车业务在其布局中的位置还没有定论,阿里系对 ofo 的态度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都还需要谈。
戴威的底线
戴威没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让 ofo 与摩拜或者滴滴合并;但也没有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迅速把 ofo 做死,他仍在坚持。他曾经激励自己说,Facebook 也曾经差点卖掉,他觉得只要留着最后一口气,也许就能把握下一个机会。
" 戴威这个人,从骨子里,只要是能让他走到终局的(方案),他一切都能接受 ",张希表示," 但有一点他(戴威)不能接受——他不能接受方向被别人把控。"
去年底, ofo、摩拜的投资人公开表态,希望双方合并,尤其是 ofo 的早期投资人朱啸虎,他去年曾在 4 个月内 3 次呼吁 ofo、摩拜 " 合二为一 "。
去年 12 月 18 日,戴威在一个公开活动上演讲,并回应了外界对 ofo、摩拜合并的期待。" 非常感谢资本 ",他说," 但资本也要理解 创业 者的理想和决心,创业者应该与投资人良性互动 "。
2018 年 3 月 13 日,ofo 投资方经纬中国的官方 微信 发布了一篇经纬合伙人张颖与戴威的对话文章,据说这个对话的发生时间与文章发布时间间隔了 3 个月。在那场对话里,戴威告诉张颖:" 我觉得共享单车行业合并的概率小,合并的动机没有那么大。"
到了 2018 年 3 月 26 日,戴威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改口称," 跟摩拜高层聊过多次,最新结果是有合并可能但还没确定 "。
今年上半年,在摩拜寻求接盘者时,ofo 曾有机会参与竞购。但李斌对接盘方更看重的是背后的资本和资源,而不是现金。显然,与美团相比,无论资金实力还是资源,ofo 都缺少竞争力。
戴威为何改变了态度,愿意接受 ofo 与摩拜合并?" 他(戴威)觉得这就是公平竞争,谁有能力控盘谁就成为最后的主导者,这事他能接受 ",张希认为," 或者,也许他很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最后的主导者。"
" 如果 ofo 跟摩拜并,他(戴威)一直是 ok 的,甚至最终由摩拜主导他也 ok,但是不能滴滴主导,这是他的底线。" 张希称,在戴威的逻辑里,如果最终由摩拜主导,至少大家做的还是共享单车,由滴滴主导就完全不是了。
90 后的戴威希望别人称呼他为 " 老戴 ",处女座的他被员工评价为 " 自己焦虑型 " 的 CEO,就是 " 会焦虑,但不会表现出来的 "。而在 ofo 被滴滴并购这件事上,他的底线一度是不能碰的,即便是最熟悉他的联合创始人,也没人能说服他。
今年 5 月时,戴威还在 ofo 的一场内部会议中把 ofo 当时的现状和电影《至暗时刻》中的丘吉尔、战时英国相提并论,认为 ofo 正处于 " 至暗时刻 "。戴威向当时参会的团队成员表示," 如果不愿意战斗到最后,现在就可以退出 ",他还强调,公司未来将保持独立发展。
体量庞大但造血能力不足的 ofo 已经在戴威的坚持下苦撑几个月,这在一些人看来," 已经非常棒 "。ofo 的一个投资方评价戴威是 " 一个纯粹的创业者 "。而普世价值观认为,识时务者为俊杰。ofo 的一位离职高管认为,他们手里曾经有一副好牌,没打好,但也没办法,都是自己打出去的。
ofo 走到今天,戴威应该是心有不甘的,但也只能说,梦想依然丰满,但现实已经很骨感甚至残酷。今天对于戴威来说,剩下的选项不多了。
来源:全天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