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方案临近!张近东:将智慧零售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区域合作步入全面提速的新阶段。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制定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计划在6月底前后印发实施方案。
近日,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提出“七个一”,即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环保一根线、市场一体化、治理一个章、民生一卡通、居民一家亲。毫无疑问,市场一体化是其中的关键。相关分析指出,在此过程中企业要做“急先锋”,政府要做“店小二”。
作为长三角区域最大的民营企业,苏宁的超前布局俨然表明了其已做好了充当“急先锋”的准备,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推进区域 经济 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全球智慧零售发展的领先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苏宁在内的民营企业要抢抓机会积极参与。”他认为,要将苏宁的智慧零售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去。
资源共享 助推 长三角 更高质量一体化
一体化进程持续30多年后,长三角进入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这里面有两个内涵:其一是打造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二是促进长三角内部的协调均衡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看,推动大的城市群尤其是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协同和一体化,更多追求的是新时代总体效率优先的目标,是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大战略。
目前长三角内部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优势无法充分互补的问题:江苏经济体量大、浙江民营经济活、安徽 科技 积累强且人力成本较低、上海综合服务能力强。所以长三角地区能在各展所长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
有鉴于此,张近东认为解决方案在于“共享”。他曾表示:“ 互联网 时代,一个企业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有多少为别人所用。未来的企业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地区间的协同联动亦是如此。
张近东建议,长三角企业在高质量的协同方面不仅要进行资源共享、模式共享、机制共享,还应该要实现机遇和责任的共享;不仅要在传统合作领域巩固已有的成绩,还应该在新经济领域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遇。
实际上,苏宁在这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先例。
据了解,苏宁的数据云、物流云、 金融 云等一系列开放共享的能力,已经累计为数万家合作伙伴提供了管理和技术应用端的数据服务、仓储配送端的物流服务和超过千亿元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长三角区域企业谋求创新共享、协同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企业是 创新发展 主体
创新能力将决定长三角未来的发展潜力。在技术迭代不断加速的时代,区域一体化发展须持续注入创新活力,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科技创新能力的率先落地与普及,加大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科技金融等新产业,全面的提升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与企业的发展竞争力。
业内专家认为,长三角要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应当打造全球卓越的科创中心。目前全国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两个在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也是国家研发平台和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备打造世界一流科创中心的条件和实力。
此外,像华为和苏宁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也在逐渐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体。
2019 年,华为新研发中心正式落户上海,占位青浦区科创走廊建设的发展主轴,总 投资 71 亿元,接近华为东莞总部投资规模,远胜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华为上海研究所。这里也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有望打造成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的研发中心。
而苏宁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零售企业,正在把科技创新应用到助推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苏宁不仅开创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智慧零售模式,更以技术创新为导向,推动了企业乃至整个零售行业的智慧转型升级。
在张近东的主导下,苏宁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当前,苏宁所有产业的总部都落地在长三角,五大研发中心有上万名科研人员,其中两大研发中心位于南京和上海。
在张近东的设想中,苏宁发展的技术不仅仅应用于 商业 层面,他表示,未来三年,苏宁将围绕智慧政务、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智慧商务、智慧交通等领域,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此外,围绕制造企业上云、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搭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信息平台建设等,苏宁也将加大投入和合作力度,实现长三角地区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上的持续领先。
张近东表示,目前苏宁在长三角地区线下智慧零售门店数量达到3200多家,物流网络实现了100%全覆盖,金融业务在绝大多数城市实现了深度落地;未来三年要至少落地2000多家智慧零售门店,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为用户打造新入口、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