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造车,未来出行的另一种可能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滴滴造车,未来出行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魏晓

来源|AI蓝媒汇(lanmeih001)

2012年的一场大雪,北京。

程维出门叫车,在风雪中等了15分钟,全身都冻透了,出租车还是没有一辆。

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能把附近的空车调度一辆过来,那就太好了。

于是,便有了滴滴。并且很快,程维就跟团队碰撞出了滴滴的使命“让出行更美好”。

此后八年,在这一使命的驱动下,滴滴一直在快速进化迭代,持续完善出行生态,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也基于此,人们的出行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

相比程维八年前的那个雪天打车,现在的人们可以继续呆在有暖气的屋内,用滴滴叫车,待滴滴完成调度附近闲置车辆后,等待司机到来即可,同时还可对应个人多元化需求,选择专车、快车、拼车等服务类型。

一个事实是,滴滴已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深刻改变了原有的出行生态。10月份的数据显示,每天有超过5000万用户用 互联网 出行服务。

只是面对如此成绩,程维仍不满足。八年后的现在,他有了更大的野心。


未来出行梦

程维,新造了个梦。

11月16日,滴滴出行举办第12场“滴滴开放日”,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

官方表述的这辆车,基于滴滴平台上5.5亿乘客、上千万司机需求、百亿次出行数据,针对网约车出行场景,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多方面进行定制化设计,是第一款为共享出行而生的 汽车 新物种。

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就讲了其中一个细节:

“有一个司机师傅每天要到我的微博里面固定时间下面发一条微博,你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我开滴滴开得屁股疼,你们要帮我解决一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D1)做了透气的座椅,还增加了电动腰托的功能。”

而对于程维而言,D1的意义不止于此,更在于是他一个在未来人们不需要拥有汽车,也能够拥有美好出行生活的梦想起点。

滴滴造车,未来出行的另一种可能

与他身为无证青年有关,更与滴滴“让出行更美好”使命有关。

程维认为,在用户满足了出行服务的需求下,是否拥有一辆车就变得没那么必要。

这多少有些理想化,也稍显激进。毕竟这相当于直接颠覆了过去一百多年的汽车工业发展观。

但逻辑上,确实讲得通。

首先,出行即服务,用户本质上需要的是随时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出行体验,而不是拥有车辆这一工具。

再者,目前滴滴平台上连接了超过3100万台的车辆,在分析了大量的出行场景和数据后发现,部分出行问题需要从交通工具侧的变化来解决才更有效。

尤其是当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断上涨的私家车数量和城市有限道路资源,以及空间资源之间矛盾越发凸显,诸如停车难、打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依然广泛存在。

为了进一步实现“让出行更美好”,程维认为,“共享化是未来出行的最优方案。”

出行即服务的核心是提高使用效率,每个家庭拥有一辆汽车,只有5%的时间被使用,而95%的时间用户需要买一个车位,租一个车位存放它。但是在滴滴上面,目前每一辆汽车每天超过60%的时间在被使用。

这就是共享出行带来的直观变化,能够极大提高有限的道路资源的使用率,让每一个道路上面的车都尽可能的装载更多的用户,从而让整个城市整体更加的通畅,实现绿色出行。

据了解,目前共享出行占据所有出行的比例为3%,滴滴的理想是将其提高至30%。

D1,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根据滴滴方面表述,D1将首先在长沙试运营,陆续推广到全国,让更多用户可以通过滴滴App呼叫D1,真正做到“不买车,也能坐上更舒适的好车”。

不仅如此,在滴滴以D1撬动未来共享出行的愿景中,D1还服务于未来出行的更美好化。

程维希望D1能够快速进化,快速普及,未来十年将会同步优化软件和硬件,快速迭代。

他预测,到2025年,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转型运营商

一个清晰的转变是,成立前八年的滴滴,目光是放在当下,致力于通过盘活社会闲置出行资源,打通供需两端,以最大程度上解决现有的出行难题。

成立八年后的滴滴,目光则是放在未来,希望以共享出行行业引领者的身份探索未来出行,并引导整个行业完成向下一个十年的过渡。

当然在此之前,滴滴是有备而来。

早在2018年4月,滴滴就与31 家汽车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成立「洪流联盟」,旨在联合汽车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角逐共享化、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汽车产业变革。在洪流联盟的成立活动上,滴滴与合作伙伴就探讨了共享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标准制定,联合开发新一代为共享而设计的汽车,并推动大规模运营。

两年后第一批D1面世,背后站着是比亚迪。后者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一,代表着世界一线的汽车制造水平。

滴滴造车,未来出行的另一种可能

同时伴随着D1面世,滴滴本身的角色也悄然完成了切换,不再是外界熟知的单纯的网约车出行平台,而是成为了给用户提供美好出行服务的出行运营商。

换句话说,以前的滴滴更多是打通供需两端的调度平台,但现在的滴滴,在调度平台之外,本身不仅是出行服务的提供者,涵盖单车、专车、公交车等多种出行业态,亦以出行运营商的身份深入到产业链上下游,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出行业态的持续迭代。

以D1为例,D1没有价格,是市场上第一辆不是按照整车付费,而是按照公里付费的汽车。这种思路转变类似于“运营商模式和 手机 的关系”,“给电网付费但你不需要发电机”,是汽车行业运营的新模式。

这是在看到整个出行产业正在快速的往共享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势下滴滴的主动求变,也是滴滴在践行 “让出行更美好”使命的积极出击。

问题在于,无论是程维口中,”D1表面是一台新的汽车,但是背后我们相信新的模式、新的进化速度、新的方向都会给整个出行、整个交通,带来新的变化”,还是他的“在未来,购买服务将替代购买工具,一个人不必拥有一辆车,就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的畅想,这些略带理想主义色彩的行业预测能否实现,都需要后续市场验证。

短时间内,或看不到实质性结果。

但即便如此,滴滴还是愿意敢于创新,不怕试错,一如既往。

这正是互联网精神的体现,亦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

用柳青的话来说便是,这一代年轻人的父辈已经不能告诉我们怎么生活了,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特立独行的、符合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至少D1,至少我们在尝试给大家一种可能性,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柳青说到。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