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来自印度的蝴蝶效应,如何让这个产业密不可分?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曾表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引用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最终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9 月份以来,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因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交货,而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感恩节、圣诞节销售季节供货不受冲击,也将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

一家位于浙江的印染厂早在国庆前就在内部发文称,10 月 1 日 " 国庆节 "、" 中秋节 " 不放假,上班员工每人补贴 200 元,在当月工资中体现。

中国纺织行业的订单突然迎来新一轮火爆期,订单量不断攀升,同时带动纺织原材料不断涨价,而在资本市场,资金早已盯上了纺织概念股。

闻风而动的纺织概念股  

除了外贸订单增加,纺织概念股的上涨,还来自于来自国内 " 双 11 购物节 " 需求,此外," 拉尼娜 " 气候下冷冬预期也增添了市场对冬装需求的期待。

其中聚杰微纤连续两天涨停,这家来自江苏苏州的上市公司,股价从 25 元直升 44 元,快要接近翻倍。

聚杰微纤在上市之时股价为 23.87 元,市值为 23.74 亿元。聚杰微纤是一家挺特别的公司,这家公司是富二代仲鸿天继承家业,整个公司则由姐夫沈松在打理。

据介绍,聚杰微纤属于纺织行业中的化纤纺织行业,主要为超细纤维纺织细分行业,主要产品为超细纤维制成品、超细纤维仿皮面料、超细纤维功能面料、超细纤维无尘洁净制品。

招股书显示,聚杰微纤 2016 年、2017 年、2018 年营收分别为 4.22 亿元、4.33 亿元、4.62 亿元,2019 年上半年营收为 2.59 亿元。

但聚美微纤产品主要出口客户为法国运动品零售商迪卡侬,对其销售收入占比 70% 左右。

除了聚美微纤,一家来自广州的上市公司稳健医疗,股价也悄然上涨,这周股价从 120 元涨到最高 180 元。

据了解,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棉花为主要原材料的医用敷料和日用消费品的企业。

2013-2019 年,稳健医疗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从 12.7/0.9 亿元增长至 45.7/5.5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 23.8%、35.5%。

受疫情影响,2020 年上半年稳健医疗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产品销售大幅增加,实现营业收入 41.8 亿元,同比增长 98.5%;实现归母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增长 348.9%。

根据稳健医疗招股书数据,2020 年国内医用敷料市场规模约 82 亿元,2014-2020 年的 CAGR 为 13%,市场扩容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增速。而稳健医疗的医用敷料产品已进入国内两千多家医院和近四万家药店。

跟前两者股价一并上涨的还有百隆东方,百隆东方成立于 2004 年,前身是成立于 1993 年的百隆贸易,1998 年公司开始通过横向收购开展纤维染色和棉纺等业务。

目前,百隆东方主要从事色纺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营产品包括纯棉色纺纱、混纺色纺纱等。与传统纺纱 " 先纺纱、再染色 " 不同,色纺纱采用 " 先染色、后混色纺纱 " 的加工方法。

结合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色纺纱约 90% 的产能集中在中国,聚焦国内则是 " 双寡头 " 格局。

顺着纺织板块,我们能发现服装家纺总需要染料上色,有数据显示,疫情以来出口染料订单积压,厂商成本堆叠,导致分散染料价格持续上调,拥有中间体产能产业链完整的染料公司股价迎来上涨。

如今染料板块中市值最高的是浙江龙盛,传化智联、闰土股份也都超过百亿,这些个股也都有自己的产业链。

" 天冷 " 自然要 " 添衣 ",对于 " 多事之秋 " 的纺织人士来说,这波拉尼娜导致的冬季偏冷,让纺织产业变得火热,正所谓印度纺织产业打了一个喷嚏,中国的纺织产业却赚的盆满钵满。

不可忽视的印度纺织业  

尽管印度纺织业受到了打击,但印度纺织业以其廉价劳动力等优势闻名世界。

纺织业是印度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它是印度如今主要出口产品大类之一。纺织服装占印度 GDP 总量的 2%,约占制造业总量的 10%,占工业生产总指数(IIP)的 14%。

1995 年对于印度而言是国内 经济 自由发展的一年,印度政府大力发展制造业,而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从此高歌猛进,直至今日成为拥有第二大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纺织服装业生产总值的变化表现为持续增加的布的总产量。

1995 年,印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布的产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在 2003-2004 年度,布的总产量上升为 192.81 亿米,在 2005 年纺织服装取消出口配额后,

布的产量开始呈现稳定上升使得 2008 年度为 271.96 亿米。

产业政策的创新在 2016 年 11 月,印度政府为刺激工业增长调整了政策。2017 年年初,又通过了被称为是莫迪政府执政以来最重要的法案——商品和服务税(GST)法。

2018 年,印度的 GST 增税效果逐渐显现。印度政府原打算通过统一税赋,促动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这实际上代表着印度的相关产业拥有巨大的增量潜力,印度已成为全球纱线产量最大和最重要的供应国。

不仅在纺纱,印度在织布和纺织加工,如涂层、印染领域也在突飞猛进。

印度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并且这些国家百分之百可以直接 投资 印度的纺织工业,因此印度的纺织工业容量不断扩展并创造出新的生机。

在过去,印度纺织业特色主要是乡村手工纺织业,而今天,印度各地成片成片的纺织工业正在形成以都市为中心的纺织集群。

由于国内需要的增长和健康的出口贸易需求,中产阶层迅速崛起,消费收入不断增加,产品的档次和数量需求迅速增加,这大大改变了印度人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西方的消费方式和时尚迅速流入印度,这也改变了印度纺织业的未来。

据 2016 年印度统计年鉴显示,其纺织服装业的创汇能力达到印度总额的 27%,生产总值为 1340 亿美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14%,对 GDP 的贡献率为 3%。

世界银行中的数据显示,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 12% 以上印度纺织服装产品产量的年均增长为 12%,预计到 2025 年产值将达到 4400 亿美元。

但新冠疫情改变了一切,数据显示,在 2019-20 财年,印度的纺织品出口下降了 5%。此外,根据 Crisil Research 的数据,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印度的服装出口可能会因此减少 30%-35%。

由于印度疫情防控不到位,严重拖累了本可以更上一层楼的纺织业。

竞争激烈的纺织业

过去 40 年,纺织服装业始终都是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的重要一部分。

1995 年中国纺织服装业凭借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至今依然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近年来,中国纺织业有所下滑。

具体行业盈利方面,2016-2019 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整体趋于下降。2019 年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为 24038.1 亿元和 1009 亿元,同比下降 2% 和 11%。

截止至 2020 年 1-6 月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分别为纺织业 9669.4 亿元和 402.1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15.6% 和 5.6%。2020 年行业盈利降幅较大。

纺织行业不仅盈利下降,其投资规模同样缩减,2019 年中国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 ( 不含农户 ) 同比减少 8.9%,截止至 2020 年 1-7 月同比下降 17.4%,降幅明显。

原因一:中国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增速放缓

造成中国纺织品行业盈利与投资降幅明显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为中国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增速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 13517 亿元,同比增长 2.9%,增速较 2018 年放缓 5.1 个百分点。截止至 2020 年 1-7 月中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为 5959 亿元,同比下降 17.5%。

原因二:纺织行业出口形势严峻

中国纺织品行业盈利下降明显除了受到国内纺织品服装内销不畅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纺织品服装出口下降明显的深刻影响。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 年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金额为 2807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增速低于上年 5.3 个百分点。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 7 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 312.94 亿美元,环比增长 7.79%。其中,纺织品 ( 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出口额为 159.769 亿美元,环比下降 1.11%;服装 ( 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 ) 出口额为 153.175 亿美元,环比增长 18.97%。

2020 年 1-7 月,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为 1564.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7%,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额为 900.8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25%;服装累计出口额为 664.0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6.58%。

作为对手,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中印两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以纺织服装业的竞争最为激烈。纱和布作为中印两国主要的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

2007-2015 年,中国国内纱的产量在逐年上升。在 2015 年,印度的产纱量达到 3538 万吨。

相比之下的印度,其同时期下的产纱量要远大于中国,并在 2015 年达到 4138 万吨的产量。

2016 年,中国布的产量为 892.58 亿米,而印度仅为 369.59 亿米,差距较大。

综合以上分析发现:在布的生产上,中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印度在纱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印度每年从中国进口价值 4.6 亿美元的合成纱线和价值 3.6 亿美元的合成面料 ( 尼龙 ) ,以及价值超过 1.4 亿美元的纽扣、拉链、衣架和针等配件,这不包括针织机、花边机、纺纱机等机器。

由于产能有限,印度在合成纤维、某些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方面都依赖中国。

对于中国纺织业而言,中国应该积极借鉴印度纺织服装的出口优势,在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同时,纺织服装产业转移也势在必行,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必须使要素实现最优的配置,重新取得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纺织服装业的转型升级。

来源:财经无忌 韦航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