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OPPO变色黑科技,光羿科技补齐柔性电致变色技术短板
2020年12月24日,OPPO新一代 Reno系列新机,传说中的"超大杯”Reno5 Pro+正式发布。“超大杯”除了搭载与索尼联合开发的IMX766传感器以及骁龙865外,还有另外一项黑 科技 首次面世:全球首款电致变色 手机 。
OPPO Reno5 Pro+ 联合知名艺术家Joshua Vides推出艺术家限定版手机“变色幻境”。该手机 搭载的光羿科技的电致变色技术,除了能够让用户自定义手机后盖颜色,实现千景千色的效果,还能够在电致变色的基础上叠加复合多种技术,有效实现后盖的人机交互功能, 如“咚咚传情”,通过轻轻敲击手机后盖,不仅可以实现本机变色,更能够实现关联手机变色 ,将来电致变色后盖也可实现展现来电、消息通知或健康等功能,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示。
这不仅实现了手机在颜值上的创新性突破,也颠覆了人们对手机后盖的认知。OPPO Reno5 Pro+成为第一款消费级的电致变色产品,意味着电致变色技术从学术走向工业再真实地走到广大消费者当中。
为什么电致变色技术始终没有将触手伸到消费电子领域?
电致变色技术在业内被称之为“EC技术”,其原理为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致变色层的离子会发生注入或者抽出,通过的电荷可以改变玻璃分子的组成,从而生成多种华丽的色彩,由此实现变色的目的。
实际上,电致变色技术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从1969年“氧空位色心”理论提出到现在,电致变色技术在学术界活跃了50余年。
基于其调光、舒适、安全等特性,该技术应用于波音787飞机舷窗变色,也常见于高端建筑外墙、 汽车 后视镜等产品。可当把这项技术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上时,则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挑战,最主要的原因是材料和工艺成本高昂。
电致变色技术使用的材料可被划分为3个类别:紫罗晶类、无机金属氧化物类、光羿科技自研类。每个类别的技术都需通过对应的特殊工艺才能制备。受限于原材料特性,紫罗晶与无机金属氧化物均需以玻璃为基底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单一变色效果。
更重要的是,持续施压以及高驱动电压带来的能源损耗、多层玻璃的复合带来的重量、以及难以弯折的特性均无法满足消费电子行业对EC技术的应用的4个核心关注点:是否省电、是否轻量化、是否支持曲面技术、是否支持多彩色。
如今的智能手机已发展至相对成熟的阶段,近几年来智能手机行业也没有跨越式的发展,但各大厂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创新”理念的追求。电致变色技术也许会是智能手机的下一个潮流。
谁在补齐EC技术的短板?
省电、轻量、量产等EC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短板都一一被解决。
今年年初一加曾发布过一款概念机Concept One,其亮点便是使用压缩电致变色玻璃,且一个小时仅消耗电池2-3mAh。今年年底,OPPO发布量产机Reno5 Pro+搭载了全新柔性电致变色技术。
两家手机厂商合作的电致变色技术公司均为光羿科技。它们采用了光羿科技自主研发的匹配了全新薄膜涂布工艺的电致变色材料。可以看出,该公司在一年内实现了柔性电致变色薄膜产品的量产。
一年实现量产的背后来自于十余年的深耕。光羿科技(Ambilight)成立于2017年,其团队深耕电致变色技术10余年,致力于柔性智能薄膜的研发与生产。目前通过自主研发,该公司掌握全球独家的电致变色材料,全固态电解质,光学薄膜加工和器件制造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90+项相关专利。
光羿科技表示,其全自研的柔性电致变色薄膜产品,除了能够将普通玻璃变为可调光、可变色的智能玻璃外,还具有超低雾度、宽范围变色、1.2V低电压工作、多重稳态-断电记忆、无极调光的特点,并且基于薄膜特性,能够支持任意曲率、多尺寸、多彩色。补起了原先EC技术的短板,使其得以广泛应用于手机。
此外,光羿科技的电致变色技术及产品已在不同行业落地,为其在消费电子行业实现量产提供大量验证数据和经验积累。光羿科技与汽车行业、建筑行业的头部玩家合作,提供了汽车自调光后视镜、天窗及窗户、电致变色滑雪镜、建筑着色玻璃等系列产品。
光羿科技团队称,今年实现了电致变色薄膜量产0到1的突破,迈过了最难的技术攻坚大关。今后除了持续推出终端产品,光羿团队会持续进行底层技术的基础研究,并计划陆续向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进军,将技术应用拓展至更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