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图科技以机器智能助力阿里置业,开启智慧建筑
2017年3月22日,杭州——今日前往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参加由阿里巴巴集团置业部主办的阿里巴巴2017智慧建筑(IB)峰会的嘉宾们一定会对签到环节印象深刻:
与会嘉宾走进入场通道不到1分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会收到短信通知已签到成功;当嘉宾走向通道尽头时,会发现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上面自己的头像已经点亮;而当嘉宾进一步靠近显示屏时,自己的头像又会从头像群中放大出来,仿佛是在欢迎自己。
这是由上海依图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依图科技)提供的人脸识别技术,它为无感知智慧建筑概念提供了一次实践和示范,也打开了人们对智慧建筑的想象空间。
作为合作伙伴,依图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林晨曦也在当天的会议上发表了《机器智能与智慧建筑》的演讲,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机器智能时代的智慧建筑。
机器智能重新定义智慧建筑
在阿里巴巴2017智慧建筑(IB)峰会上,人脸识别技术支持下的刷脸迎宾和车辆识别服务,与会嘉宾完全不需任何操作,避免了传统复杂繁琐的签到流程,但这只是智慧建筑的“冰山一角”。
阿里巴巴提出的智慧建筑在国标定义的智慧建筑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未来智慧建筑的三大典型特征,即:全面感知和永远在线的“生命体”,拥有大脑的自进化智慧平台,人机物深度融合的开放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智慧建筑发起人王建勋在上午的演讲中,还特意演示了此次会议正式召开前彩排的一个场景:在签到现场,机器轻松认出了来访嘉宾并自动发送了签到成功通知,但后续工作人员发放嘉宾证时却跟不上了。“智慧建筑不远,但也挺远,是新的开始。”王建勋说。
作为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博士也谈到“智慧建筑”的新开始,“ 互联网 接入建筑,让建筑具备了智慧的基础;数据的沉淀,用户的加入和他们的使用,让数据的闭环形成,服务流程延伸,建筑从此智能;而建筑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才真正被体现出来,超过了设计者对建筑的了解,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建筑的开始。”
建筑从智能转向智慧
随着IoT、大数据、云计算、开放平台,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建筑开启了从智能向智慧的转变。
理想的智慧建筑将具备感知、交互、自我适应、自我生长的基础生命体特征,继而建筑、人、环境互联互通,建筑在线感知并产生交互,人们与建筑发生亲密的联结,建筑转变成智慧生命体,触达人们全方位的需求。
智慧建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林晨曦在演讲中描述了智慧电梯和智慧停车场景下的两个简单应用:
智慧电梯通过依图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对用户运动轨迹的分析,可以提前判断用户是否需要使用电梯,然后提前将电梯运行到用户的楼层,节约用户等待的时间。
智慧停车则对于困扰路痴们多时的停车场寻车难题也做出了回应——车主在进入和离开停车场时,都能通过依图人脸/车牌识别实现人脸车牌的识别,引导用户到正确的车位,减少寻找的时间。
而所有这一切,对于用户来说都是无感知的,完全不需要用户参与,甚至感觉不到人工智能的介入,人与建筑的和谐交互得到了全面展现。
机器智能早已惠及人们生活
在刚结束的阿里巴巴集团首届技术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 在演讲中说,“最近人工智能很火,那么更应该把机器智能做好。机器应该是帮助人类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那么现在的机器智能已经能够实现哪些功能?事实上,依图的人脸识别技术早已在你周围实现了深度应用。无论是公安安防应用中的人脸识别、医疗中的疾病诊断,还是更加复杂的“城市大脑”,都已经在实践获得了验证。
公安安防中的图像识别是依图人工智能技术“大显神威”的领域之一,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依图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公安系统的身份甄别、合成追逃、侦查破案、服务民生等各个业务中。目前,全国十多个省公安厅都已采用了依图的人脸识别技术,破案率为此得到了大幅提升——在2016年,仅苏州公安局借助人脸识别系统而破获的案件就达到1080起。
依图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能力也应用在了医疗领域,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让患者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在同浙江省第一医院的合作中,依图人工智能技术对于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识别率超过90%,准确率达到95%,性能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甚至可以媲美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
以交通管理为切入口的“城市大脑”则是依图人工智能另一个应用。杭州市在萧山区某主干道上试点了“城市数据大脑”,通过对物理世界精准建模、分析和调优,在试运行测试中,该路段的平均车速提高了近11%。
无论对于智慧建筑,还是人工智能而言,2017年的这个开端都意义非凡。业界将2017年定义为“智慧建筑的元年”,预计在三到四年的时间,构建出一个完善的未来智慧建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