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断言滴滴收购Uber中国不会构成垄断?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为何断言滴滴收购Uber中国不会构成垄断?

 

传闻成真。8月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收购Uber中国,滴滴将向优步 投资 10亿美元,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

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 经济 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估值将高达350亿美元。

这是两家出行公司历经三年血战之后一次历史性的握手。根据多家第三方数据报告,滴滴占据超过80%的专车份额,而Uber中国之前也对外宣布拥有30%的专车市场份额,如今两者合并之后在市场份额上无疑会出现一个新的巨无霸。

与此同时,有关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会构成垄断的声音也随之出现。外界担心,出行市场会被滴滴和Uber中国垄断,导致不正当竞争和乱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出现。

据笔者观察,有关滴滴和Uber中国涉嫌垄断的声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滴滴和Uber中国在出行市场的份额将大幅增加,根据易观千帆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滴滴专车、Uber分别以85.6%、15.4%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两名。

另外,根据一些第三方数据报告,滴滴称其在专车市场份额超过80%,而优步此前也主动宣称自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30%。所以,即便去掉市场重叠的部分,滴滴和Uber中国合在一起也会在网约车市场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2 滴滴和Uber中国在一起后,业内对于构成垄断的一个猜测是,二者可能会停止巨额补贴,抬升网约车单价。

过去三年,两家公司为争夺用户合计投入数十亿美金,二者合并意味着补贴大战彻底终结,同时对用户的优惠力度可能也会骤降。

3 来自竞争对手的担心。中国出行市场还剩下易到、神州、首汽约车等玩家,上述企业势必会担心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后达到领导市场地位,进而会利用规模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

基于这三点我们针对性的讨论一下滴滴和Uber中国是否会构成垄断。

1 有关市场份额的说法,由于滴滴和优步都未出具过明确的市场份额数据报告,所以外界并不知晓真实的市场份额。现阶段的市场份额数据来自于易观、CNNIC等数据研究中心,理论上来说第三方数据并不具备百分百的可信度,但偏差应该不会太大。所以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后市场份额理论上应该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但即便是行业领先地位,合并后滴滴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太过离谱。按照罗兰贝格《中国专车市场分析报告》的数据,滴滴专车、神州专车、Uber分别以46.6%、39.9%、7.2%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三位。

有关市场份额之说也有值得怀疑之处,根据艾瑞MUT数据显示,2016年6月中国专车市场,易到用车月度覆盖人数672.93万,超过Uber月度覆盖人数504.8万跃居行业第二。而在月度总使用次数的维度上,易到用车同样以4171.66万次赶超Uber的3860.59万次位居第二。

易到用车其实已经成为专车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二名,稳坐国内专车市场第二把交椅。

不过,上述数据是基于专车或者网约车市场,只是出行市场中的一个方面。滴滴总裁柳青此前曾透露,中国专车市场的渗透率只有1%,而洛杉矶却高达15%。也就是说,在出行市场,网约车或专车仍有大量市场空间。尤其在租车、 汽车 后市场、汽车 金融 等方面,整体的出行市场仍是蓝海。

2 关于停止补贴的问题,笔者注意到今天滴滴向 媒体 发出的新闻通稿中明确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滴滴仍将以最大限度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为业务方向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将继续发放。

其实如果不看官宣,我们也能理性的分析一下补贴是否会停止。首先,影响用户使用网约车服务的最大原因在于价格,过去半年易到和神州都进行了优惠充反活动,导致订单量猛增。在网约车服务层面,用户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会用脚投票,哪家便宜使用哪家。

滴滴和Uber中国不可能结束补贴,今年来程维曾多次表示,补贴是一种教育用户的手段,教育用户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未来补贴还会长期存在。对于Uber来说,其在中国的推广也和补贴密不可分。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张旭也认为,就已经渗透的市场来说,这也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除了滴滴和优步中国两家,尚有易到、神州专车、首汽等多个玩家“虎视眈眈”,各地也都跃跃欲试建立地方的网约车平台。

事实上,对于网约车价格,不仅仅是由出行平台决定,监管层面也有很大的话语权。7月28日发布的国家层面的网约车管理条例要求,网约车应保持高品质、差异化运营,其中“高品质”一词或许对将来各家的定价策略有加大影响。

3 对于竞争对手的担心可能更实在一些,因为这其中涉及到滴滴和Uber中国是否涉嫌构成垄断的根本利益问题。此前,滴滴和快的合并后,易到就曾向发改委举报称二者涉嫌垄断。不过,最终举报不了了之,事后也证明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也没有形成垄断局面。

有关行业垄断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垄断企业通过其行业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或者乱用市场支配地位。以高通作为参考,高通利用其行业领导地位进行有违正常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才造成了其被发改委处罚。所以,其关键点在于不正当竞争,而非垄断。

在中国, 互联网 企业中不乏存在领导市场份额的公司,如BAT三家,或者过去几年合并的互联网公司美团-大众点评、58赶集、优酷土豆、携程去哪儿等。事实上,尽管上述企业自身或者通过合并获取市场领导地位,但《反垄断法》在意的是企业是否通过领导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以过去经验看,多数合并都被允许就意味着并不存在不正当竞争。

这个观点也适用今天的滴滴和Uber中国,目前我们没有任何证据确定未来它们会进行不正当竞争。

对于滴滴和Uber中国不会构成垄断,我们还有一个观点可以佐证。滴滴今天在回复媒体相关问题时曾明确表态,目前滴滴和优步中国均未实现盈利,且优步中国在上一个会计年度营业额没有达到申报标准。

滴滴的表态确有相关法律依据。2008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中规定,若参与集中所有经营者上一年度在中国境内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至少两者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需要进行反垄断申报。或者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亦需要进行申报。

经营者集中是否需要反垄断申报,其参考的标准正是并购上一会计年的年度数据。从目前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二者合并还未达到反垄断法的审批标准。

滴滴方面:滴滴2015年在华净收入超过60亿元人民币,超过所有经营者在华收入的申报标准20亿元;

优步方面:Uber中国2015年会计年度净收入却不足4亿元。根据一份2015年7月传出的有关Uber中国的财务报表显示,该公司2016年预计净收入为2.56亿美元,但2015年预计净收入为负数。

很明显滴滴与Uber中国的合并案还不构成申报反垄断审查。

甚至我们可以反向推导,如果滴滴和Uber中国构成垄断,那么就意味着要面临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和严厉处罚。在国外,一些已经达到市场垄断地位的公司并不会迫切希望形成垄断,比如芯片行业的英特尔和AMD,正因为有AMD的存在英特尔才可以避免造成垄断。

所以,在笔者看来,滴滴和Uber中国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后,不会乱用市场地位或者刻意进行不正当竞争。易到、神州、首汽约车等企业反而会迎来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李安嶙,互联网观察者,知名专栏作者, 自媒体 。

他是阅读量超过1亿的专栏作者,文章见百度百家、新浪 科技 、网易科技、搜狐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虎嗅、钛媒体、界面新闻、蓝鲸TMT、艾瑞等国内数十家顶级专栏,文章转载与商务合作加个人 微信 号:lianlin8866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砍柴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滴滴司机和uber司机uber打车与滴滴打车易到 滴滴 uberuber 滴滴合并uber和滴滴合并uber中国战略滴滴收购uber滴滴uber合并uber滴滴车uber 滴滴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