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拼了之后,品控能不能得到保障?
虽然 苹果 还没有公布iPhone X的具体预定量和销售份额,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苹果的业绩和市值又同步提升的时候,对于下一个财季的业绩预期也成为苹果笑傲市场的一个基点。对于苹果来说自然需要更多的出货量来保持业绩能够符合预期,尤其是符合华尔街分析师对苹果业绩的预期,于是我们看到苹果对于iPhone X产能需求也更加旺盛了。
近期有市场消息称,苹果希望iPhone X的供应量加大,尤其是要求富士康能够缩短交货时间。据台湾产业链最新报道称,苹果已经要求富士康缩短iPhone X交货时间,而缩短幅度至少是一周,这也是为什么官网iPhone X供货大幅提前的主要原因。据悉,目前富士康郑州都是加班加点的生产iPhone X,工人不但没有周末,甚至那些装配iPhoen 8的产线也被腾出来生产iPhone X,而预计今年全面该机的供货量在4000万部,而之前外界普遍预期是3000万部。
在这样大幅度提升产能的情况下,苹果能做到产品的品控也同步达到要求吗?毕竟之前iPhone8的裂屏事件还历历在目,人们对于iPhone X在密集出货的情况下的品控能力也表示担心。一旦iPhone X也出现一些瑕疵,那对苹果的压力可想而知了。据悉现在的面部识别等方面还是存在着瑕疵的,双胞胎开屏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笑谈,也是对苹果技术的一次嘲讽。
众所周知,圣诞季在即,苹果很希望iPhone X能赶上这个销售旺季,尤其这是iPhone X发布之后的第一个圣诞季,如果产能能够跟上需求,那么对于苹果在圣诞季获得不错的 营销 显然是非常有帮助的。苹果的算盘就是要多生产,打击黄牛的同时,苹果自己多卖货。只是在产能提升的同时,需要更多的保证跟上,包括脸部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案,当一些 科技 达人质疑Face ID的时候,苹果并没有更新的技术保障来释疑。
据悉,Rosenblatt Securities的分析师表示,预计iPhone X在开放预订的前三天内,其预订量已经超过900万-1200万,中国市场中iPhone X的预订量就超过了650万。既然预定量如此之大,那么加大产能供给对于苹果来说就是持续给供应链施压的最佳理由,而富士康的加紧生产也就必不可少了。在快节奏的生产下,产品的品质也非常关键。这是保证的前提,而不能做到足够的充分保证,那么对于品质的市场口碑也会带来影响,不过按照苹果目前的需求来看,显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加大市场的供给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Face ID的瑕疵对于苹果来说还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市场,iPhone X已经破发了。在市场上,有渠道商的报价已经跌破官网价格,银色iPhone X(64GB)报价8150元,低于官网价格150余元,据悉,降价的直接原因就是“供过于求”。当然,对于整个市场而言,iPhone X的预期还是比较稳定的。苹果公司管理层预计,iPhone X的发布将推动该公司迎来有史以来“利润最高的季度”。
据外媒最新消息,截至周日,在美国20座城市的苹果零售店,iPhone X现货已经卖空。其中包括了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丹佛、休斯敦、达拉斯、明尼阿波利斯、圣安东尼奥、奥斯汀、洛杉矶等城市。据报道,许多排队的美国消费者同时购买两部iPhone X,除了自己使用之外,另外一部准备通过转售来牟利,或是送给亲朋好友。可见,“老外”也注意到iPhone X独特的市场定位,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抢购来获得差异收益,进而降低本身购买iPhone X的市场定价。
据悉,在eBay、Craiglist等网站上出现了大量转让现货iPhone X的信息,转让价格从15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按照目前的趋势,iPhone X有望给苹果陷入一年多低迷的 手机 业务带来一次巨大的重振。苹果也预测,四季度的收入将会创造苹果的新纪录。或许四季度在资本市场上,苹果的市值也会冲击万亿美元大关,或将成为率先冲破万亿市值的科技公司,在这方面,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企业或将难以望其项背了。不过,已经步入中年的苹果智能手机,即使有iPhone X的超乎预期,但因为本身的创新都是在竞争对手之前已经拥有的技术上的“缝缝补补”,对于后市的创新能力依然让人看不到苹果的特立独行之处,这是有别于乔布斯时代的创新扛把子能力,当没有一种彻底颠覆的技术出现的时候,苹果想继续保持旺盛的高利润率显然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一旦有新技术能够脱颖而出,或者能够在智能产品上出现可以迭代目前的手机模式时,也或将是苹果彻底被取代的最终宿命。
依照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AI技术的变迁,5G的发展,真正物联网、车联网应用的迭代都或将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运行需求。在这方面,智能手机的被迭代也是大势所趋,未来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越来越朝人工智能的综合应用,以及由此带来的万物互联应用拓展,而在这方面的发展机会,显然需要新兴技术和模式的出现,现有的智能手机厂商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迭代机会或将需要一种真正的打破藩篱的创新者出来。就如同当初诺基亚之于摩托罗拉,苹果之于诺基亚一般,这种迭代在经历了十年周期之时,也到了能够出现的时间窗口了。只是不知道究竟下一个脱颖而出的会是谁?
来源: 小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