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 IPO 存三大隐忧 产品屡登质检黑榜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我国休闲食品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黄金期,来伊份、盐津铺子等多家休闲食品品牌陆续上市。近日,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良品铺子 ")也在证监会网站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招股书(申报稿)。

《 经济 参考报》记者发现,报告期内(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下同),公司存在毛利率逐年下降、 营销 " 大手笔 " 研发占比轻、产品屡登质检黑榜等三大隐忧。

净利润增幅波动较大

招股书显示,良品铺子创立于 2006 年,是一家主要从事休闲食品的研发、采购、销售和运营业务的外商 投资 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良品铺子 IPO 前夜股权变动较为频繁,今日资本、高瓴资本等知名 PE 潜伏其中,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还担任了公司的董事。

财报显示,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31.49 亿元、42.89 亿元和 54.24 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4535.82 万元、9895.55 万元和 11346.17 万元。从该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来看,2016 年比 2015 年激增 118.16%,2017 年比 2016 年增长 14.66%,净利润增幅波动较大。良品铺子在招股书中对净利润增幅波动较大问题未做进一步说明,重点强调了报告期内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

另外,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良品铺子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却逐年下降。招股书披露,良品铺子 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2.93%、32.88% 和 29.52%,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32.74%、32.73% 和 29.42%,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对此,良品铺子解释称,主要是受到了加盟渠道及线上销售收入占比提升的影响。一方面,加盟模式毛利率低于直营模式。另一方面,随着线上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通过价格手段扩大市场份额,线上业务规模增长迅速,毛利率相对较低。

实际上,与同行上市公司相比,良品铺子的毛利率也不尽如人意。如盐津铺子 2015 年至 2017 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6.17%、49.11% 和 46.86%,来伊份 2015 年至 2017 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6.28%、45.37% 和 43.87%,均高于良品铺子。良品铺子在招股书中称,来伊份主要通过直营渠道销售,盐津铺子主要通过 " 自行生产、直营商超主导、经销跟随 " 的方式销售,与自家全渠道销售模式并不相同。

3 年 7 亿促销 1 亿研发

促销费用持续高位、研发投入占比低,正成为良品铺子的另一大隐忧。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良品铺子花在促销方面的费用逐年提升,分别为 19241.60 万元、23135.40 万元和 31758.12 万元,三年合计超过 7.41 亿元。

对此,良品铺子解释称,公司促销费用主要包括影视作品、电视节目冠名广告以及线上佣金、平台推广费等,目前广告宣传手段丰富,优秀影视作品、电视节目广告稿宣传效果较好,已逐步成为稀缺资源,预期未来价格将进一步提升。基于此,良品铺子称,未来公司的盈利能力将因租金、促销费用等费用的波动而受到不利影响。

与之对应的,记者发现,在广告方面 " 大手笔 " 的良品铺子,在研发上的投入却相当 " 吝啬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良品铺子的研发投入分别为 585.97 万元、5835.35 万元和 4145.90 万元,研发投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0.19%、1.38% 和 0.77%,三年合计总投入约为 1.06 亿元。

良品铺子在招股书中表示,研发投入保障了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具有专业能力较强且运作高效的产品开发和 IT 技术研发团队。记者注意到,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良品铺子的员工总数为 9481 人,专职从事研发人员数量为 130 人,其中专门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员仅为 16 人,其余人员主要从事质量控制及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重促销轻研发,是我国休闲食品企业的一大通病,并直接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现象,各家产品的区别只在产品外观设计或者宣传上,并不在产品口味的多元化上。如何真正重视研发投入,切实提高产品的内在竞争力,实现品牌的良性发展,是休闲食品企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良品铺子还在大手笔买入理财产品。招股书显示,2017 年末,良品铺子为提高资金流动性,购买了 5.8 亿元 "7 天定期存款 " 替代 2016 年年末的理财产品。

报告期内屡登质检黑榜

招股书显示,良品铺子报告期内曾因质量问题遭到有关部门行政处罚。

良品铺子在招股书中称,公司报告期内曾发生食品监督管理相关行政处罚。2017 年 3 月 21 日,因子公司湖北良品铺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委托两家供应商加工生产的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合计 64.28366 万元。良品铺子指出,公司积极配合整改,在选择合作供应商、验收等环节进一步采取了严格、完善的消除风险的措施,完善了公司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2018 年 2 月 12 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具《证明》称,前述两项涉案批次食品货值金额均不足 5 万元,且非情节严重,确认前述行政处罚不属于重大行政处罚。

记者注意到,良品铺子招股书中未提及湖北良品铺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委托的两家供应商及其加工的产品不合格的详细情况。为此,记者发函至良品铺子,未获得相关回复。此外,良品铺子报告期内还多次登上各地发布的质检黑榜以及被有关部门通报,但这些信息也未在招股书中披露。

2016 年底,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通报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该期监督抽检共 2397 批,不合格样品 173 批,样品总体不合格率为 7.22%,其中良品铺子子公司四川良品铺子食品有限公司邛崃临邛东街店销售的金针菇(香辣味)不合格。

2017 年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了 2016 年 " 双 11" 网购商品质量测试报告。报告显示,抽查的 144 款样品中有 34 款样品的相关测试评价指标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良品铺子、百草味、三只松鼠、爱吃日、爱贝思等 5 种食品 " 榜上有名 "。其中,某网络平台标称 " 良品铺子 " 进口零食大礼包的具体情形为,钠元素含量实测值与标签值不符,且超出了允许的误差范围。业内人士指出,良品铺子的行为违反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等相关规定。

2017 年 2 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的《2017 年第 4 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良品铺子子公司湖北良品铺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分装的一款生产日期为 2016 年 1 月 10 日的原生腰果,产品抽检不合格,原因是霉菌超标。根据公告的标准,原生腰果霉菌标准值的范围应小于等于 25cfu/g(cfu 为菌落形成单位),而此批次良品铺子产品的检测结果达到了 40cfu/g,超标了 60%。

不过,良品铺子在招股书中重点揭示食品安全质量风险时称,公司无法完全避免一些不可预见因素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风险,如果公司销售的商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甚至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将会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就良品铺子存在的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致电该公司并将相关书面采访提纲发至其招股书公开披露的电子邮箱,但截至发稿,暂未得到相关回复。

来源:经济参考报

随意打赏

良品铺子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